一、补缴个人养老金可以不交吗?
关于养老金的补缴问题,不见得所有人都能够补缴,所以养老金的补缴分为以下两种情况。国家规定可以补缴养老金的情形1、经县级以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办理正式招工手续,后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或因为工作调动落空,中断劳动关系等的原固定工、劳动合同制工人(含计划内长期临时工、城镇户籍的临时工)未参保或中断缴费的;
2、职工因自动离职、开除、除名、刑满释放后无公职等原因未参保或中断缴费的;
3、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办理新参保手续的;
4、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中断缴费以及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后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
5、企业职工按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
6、参保人员办理转移接续手续时,以前年度缴费基数达不到全省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的60%的。不能补缴养老金的情形2010年1月1日后,凡城镇户口,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申请参保或接续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必须出具营业执照、收入证明、户籍证明、解除劳动关系文件等资料,经审核符合条件后办理参保登记并建立参保缴费档案。从参保之日起缴费并计算缴费年限,一律不得通过追缴以前年度缴费的方式延长实际缴费年限,对中断缴费不超过12个月的,在个人自愿的基础上,可申请补缴中断期间的缴费,超过12个月的不再补缴。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后,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允许延长缴费至15年再办理正式退休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农村户口在城镇居住的人员在政策没有规定之前暂不允许以城镇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综上所述,提醒大家注意,国家规定补缴养老金的情形有6种。养老金的补缴方式也分为6种情形。
二、"养老金补缴能吗?"
【问题解析】
养老金是可以补缴的。如果劳动者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断缴养老保险,可以在找到新单位后申请补缴或者未找到新单位的,以个人名义去补缴。如果劳动者已经达到退休年龄,但缴费不满十五年的,还可以一次性补缴至满十五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第二十七条
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退休后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未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可以缴费至国家规定年限。
【点击快速获取专业回答】
如果您还想了解其他法律问题,听律网网还提供了专业的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再次进行法律咨询。
听律网引用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六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七条
三、个人可以补缴养老保险吗?
对于补缴养老保险,个人可以补缴吗?这个问题,我在听律网的解答如下你好,关于养老保险可以补缴吗的我在听律网的解答如下曾经,有关部门禁止个人补缴养老保险,无论何种原因中断,除非单位给予扑缴,个人是无论如何不予办理。由此社会上衍生了一些代理机构,帮助那些因种种原因而中止或停缴社会保险的人。他们通过伪造劳动合同书、工资单等“原始材料”,满足众多人的需求。只是他们会按每月收取80元至100元的一笔不菲的手续费。终于,政策出台了。《关于职工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社养发【2010】239号),参保人员因各种原因未缴纳养老保险费或有缴费中断情况的,其在国家规定的劳动年龄内(男60周岁内,女50周岁内,不包括已领取养老保险待遇人员)可以申请补缴。以下几种情况不允许补缴
1、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期间;
2、被判刑劳教或收监执行期间;
3、办理外埠户籍进京之前;
4、办理本市户籍农转非之前;
5、国家及我市规定的不允许补缴的其他情形。如果以上没有解决您的问题,欢迎到听律网网咨询,为您提供专业的律师服务。
四、养老金补缴问题解答
可以补交,只要总交费年限达到15年就可以的。当然,如果你间断时间长,没有补缴,到时领取的退休金肯定没有正常缴费的人高。五、养老金补缴合法吗?
可以。如果当事人已经达到了法定退休年龄,并符合相关规定的,可以一次性补缴;否则,就不能一次性补缴1、由于用人单位原因应缴未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用人单位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书面补缴申请,并提交申请补缴期间与劳动者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以及工资收入凭证,经确认后,可以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
2、员工到达退休年龄,没有养老保险的,可以一次性交满15年的养老保险,然后享受每月领取养老保险金的待遇。
七、养老金补缴退休后还能补缴吗?
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法律意见】 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费?(社会保险)的计算方法是上年底止个人帐户累计储蓄存额(1本年记帐利率)个人帐户本年记帐金额(1本年记帐利率1.
08312),其中1.083是为使年度计算法的计算在相同条件下与月积数法计算一致而设置的调节系数。 一、职工工资收入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00的,以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职工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60的,以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职工工资在30060之间的,按实申报。职工工资收入无法确定时,其缴费基数按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公布的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工资确定。 二、社保的缴费基数是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为缴纳基数,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资收入为缴费基数。
八、一次性补缴养老金能行吗?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2017年很多地方可以一次性补缴15年的社保,到时候就可以领取养老金,不过一次性补缴社保取消,所以还未补缴的抓紧最后的机会了。一次性补缴社保取消这个补缴政策还是挺好的,但是不是每个地方都能补缴的,大家可以咨询当地的社保局,天津的是自2015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止,对相关参保缴费政策实行“三年”过渡期,一是过渡期内年满60周岁且未参保缴费的居民,仍可申领老年人生活补助;二是过渡期内年满45岁周岁不满60周岁且未参保缴费的居民,仍可一次性补缴15年的养老保险费。以上两项政策将于1月1日停止执行,即1月1日以后达到60周岁且未参保缴费的居民,不再发放老年人生活补助,年满45岁周岁不满60周岁且未参保缴费的居民,不再允许一次性补缴15年的养老保险费。
九、养老保险能补缴吗?
你好,能够到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要求单位补缴。
十、养老保险可以补缴吗?最低缴纳年限是多少年?补缴需不需要缴纳费用?
养老保险断交了,一般养老保险可以选择补,或者不补均可,只要交足最低15年即可。一、养老保险最低交纳年限为180个月即15年时间,可以多交,到时就可以多领取。同时,养老保险可以累计计算交纳年限,即断断续续交纳是允许的。医疗保险至少需要交纳25/30年,达到退休年龄就可以申请享受养老金待遇和医疗报销(只要续费平时也是可以的)。二、一般补交养老保险存在滞纳金的收取,为千分之2每天计算,而且还有利息的收取。
十一、农村社保缴纳五险一金可以在单位补缴吗?
不能同时交农村社保及城镇社保就算在异地,由于目前没有全国联网因此从操作层面来说可以同时交,但是以后退休时你也只能领一份养老金,要退其中一份重复缴费部分。交哪一个,主要个人的经济能力来定。新农保缴费水平低,相应的待遇也低,本来针对的就是未就业未参保的农村居民;后者在单位交的话,缴费水平高,享受的待遇也多些、高些,包括很重要的医保待遇。至于一金,很多地方不是强制农村户籍职工缴纳,可交可不交。至于待遇领取地的确认,不是简单的说一定要回到户籍地领取。如果你说的城镇跟你的老家属于同一个城市,那么养老金计发办法就一样,不分农村或城镇。如果你说的城镇跟你的老家不属于同一个城市,那么如果到龄时你的养老保险还在该城市,并且在该城市累计缴费至少满10年,其他地方交的在该城市交的养老保险累计至少满15年,你就在该城市退休;如果你在外地交的养老保险都不满10年,就要转回老家,然后在老家办理退休手续。
十二、养老保险一次性缴纳可以吗?如何补缴?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解答如下, 一次性补缴是参保人户籍所在地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时年龄超过46周岁,按年缴费至60周岁时其个人账户储存额本息不多,缴费和领取待遇之间的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关系,政策允许参保人自愿选择是否一次性补缴,并享受政府补贴,政策规定允许补缴的年限为15-[61-(参保人户籍所在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年份-参保人出生年份)];中断性补缴是参保人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以后,因个人原因没有按年缴费而进行的补缴,中断性补缴不享受政府补贴。社会养老保险如何补交社会养老保险补交问题失业补贴可以进行申请,自解除劳动合同之日起60天内办理。手续包括解除劳动合同书,失业证,交纳失业保险证明,身份证,申请书等到当地社保局办理即可。
以上这些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养老金缴纳后可以补缴吗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
社会保险费纠纷属于劳动争议,产生社会保险纠纷可以采取三种处理方式,即行政处理的方式、司法救济的方式、社会参与和监督的方式。
社会保险费纠纷属于劳动争议,产生社会保险纠纷可以采取三种处理方式,即行政处理的方式、司法救济的方式、社会参与和监督的方式。
社会保险费纠纷属于劳动争议,产生社会保险纠纷可以采取三种处理方式,即行政处理的方式、司法救济的方式、社会参与和监督的方式。
社会保险费纠纷属于劳动争议,产生社会保险纠纷可以采取三种处理方式,即行政处理的方式、司法救济的方式、社会参与和监督的方式。
社会保险费纠纷属于劳动争议,产生社会保险纠纷可以采取三种处理方式,即行政处理的方式、司法救济的方式、社会参与和监督的方式。
社会保险费纠纷属于劳动争议,产生社会保险纠纷可以采取三种处理方式,即行政处理的方式、司法救济的方式、社会参与和监督的方式。
社会保险费纠纷属于劳动争议,产生社会保险纠纷可以采取三种处理方式,即行政处理的方式、司法救济的方式、社会参与和监督的方式。
社会保险费纠纷属于劳动争议,产生社会保险纠纷可以采取三种处理方式,即行政处理的方式、司法救济的方式、社会参与和监督的方式。
社会保险费纠纷属于劳动争议,产生社会保险纠纷可以采取三种处理方式,即行政处理的方式、司法救济的方式、社会参与和监督的方式。
社会保险费纠纷属于劳动争议,产生社会保险纠纷可以采取三种处理方式,即行政处理的方式、司法救济的方式、社会参与和监督的方式。
社会保险费纠纷属于劳动争议,产生社会保险纠纷可以采取三种处理方式,即行政处理的方式、司法救济的方式、社会参与和监督的方式。
社会保险费纠纷属于劳动争议,产生社会保险纠纷可以采取三种处理方式,即行政处理的方式、司法救济的方式、社会参与和监督的方式。
社会保险费纠纷属于劳动争议,产生社会保险纠纷可以采取三种处理方式,即行政处理的方式、司法救济的方式、社会参与和监督的方式。
社会保险费纠纷属于劳动争议,产生社会保险纠纷可以采取三种处理方式,即行政处理的方式、司法救济的方式、社会参与和监督的方式。
社会保险费纠纷属于劳动争议,产生社会保险纠纷可以采取三种处理方式,即行政处理的方式、司法救济的方式、社会参与和监督的方式。
社会保险费纠纷属于劳动争议,产生社会保险纠纷可以采取三种处理方式,即行政处理的方式、司法救济的方式、社会参与和监督的方式。
社会保险费纠纷属于劳动争议,产生社会保险纠纷可以采取三种处理方式,即行政处理的方式、司法救济的方式、社会参与和监督的方式。
社会保险费纠纷属于劳动争议,产生社会保险纠纷可以采取三种处理方式,即行政处理的方式、司法救济的方式、社会参与和监督的方式。
社会保险费纠纷属于劳动争议,产生社会保险纠纷可以采取三种处理方式,即行政处理的方式、司法救济的方式、社会参与和监督的方式。
社会保险费纠纷属于劳动争议,产生社会保险纠纷可以采取三种处理方式,即行政处理的方式、司法救济的方式、社会参与和监督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