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位犯罪是共同犯罪嗎?
单位犯罪是共同犯罪吗?不是,两者区别很大,体现在七个地方。时间、方式、种类、主体、动机、意图、组织都不同。单位犯罪的单位是固定的企业和团体,其中有一人或数人为组织人员;而共同犯罪可以是无关联的人员集结在一起犯罪。两种的意图和行为也不同。
二、"单位犯罪是否属于共同犯罪"
1、单位犯罪不是共同犯罪,二者是不同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是单位犯罪。共同犯罪只能以自然人为主体。
2、法律依据《刑法》
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第三十条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 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听律网引用法规
[1]《刑法》 第二十五条
[2]《刑法》 第三十条
[3]《刑法》 第三十一条
三、单位犯罪是否为共同犯罪?
两者是不一样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
听律网引用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五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五条
四、单位犯罪不一定是共同犯罪嗎?
不一定,单位犯罪符合共同犯罪成立条件时才是单位共同犯罪。1)两个以上符合法定条件的主体中至少有一个是单位,要么是两个以上的单位共同犯罪,要么是一个或数个单位与该单位以外的一个或数个自然人共同犯罪。
(
2)共同实施了犯罪行为,而且该犯罪行为必须是单位可以成为犯罪主体的犯罪行为。
五、单位犯罪是否属于共同犯罪?
不算。单位犯罪与共同犯罪的区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生犯意的时间不完全相同
单位犯罪中,犯意只能产生于犯罪行为实施以前。这是因为,单位犯罪总是在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单位负责人决定之后才去实施,因而必然是在犯意产生之后才去实施。共同犯罪中,犯意产生的时间是较为随意的,既可以是在实施犯罪以前,也可以在实施犯罪过程中。
(
2)犯意的种类不同
单位犯罪中的行为人在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共同犯罪的行为人在主观上既可以都表现为直接故意,也可以有的表现为直接故意,有的表现为间接故意,还可以都表现为间接故意。
六、单位犯罪是否构成共犯
单位犯罪不构成共犯。《刑法》相关规定和我国司法实践,两者具体阐述如下1.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2.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单位谋取利益,由单位决策机构或者负责人决定实施的,法律规定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危害社会的行为。
3.二者定义可看出单位犯罪不构成共犯。因为定义不同、构成要件不同。《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刑法》第二十六条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听律网引用法规
[1]《刑法》 第二十五条
[1]《刑法》 第二十六条
七、是否参与单位犯罪的犯罪行为是共同犯罪?
法律分析单位共同行为,虽然也可能有很多单位成员参与,但是此时是作为一个法律主体出现的,不认为是共同犯罪。因此,对于一个单位共同行为主体有数个责任人承担单位共同行为刑事责任的,只需要个人的罪责承担刑事责任。单位共同行为属于共同犯罪的情形可能有:1、二人以上的单位共同犯罪;
2、一个单位和一个自然人共同行为。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条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友情提示以上是为大家整理的“单位犯罪中是不是存在共同犯罪的情况?”相关。需要进一步了解相关情况,请点击页面咨询按钮,与律师一对一沟通,获取解决方案。相关补充1刑事案件如何聘请律师1、要到律师事务所找一个有律师执业证的律师。
2、犯罪嫌疑人被采取强制措施后,他的近亲属可以为其聘请律师。
3、聘请律师应交纳委托费用(律师费),这需要您与聘请的律师协商,一般来讲,刑事案件是分阶段收费的,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和审判阶段,审判阶段又分为一审阶段和二审阶段。也可以与律师协商一次交纳几个阶段的费用。对于到外地办案的,还应该交纳一定的差旅费用。切记,律师费要交给律师事务所财务室,由财务人员出具票据。
4、律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后应与你签订一个委托合同,并由您签署委托书,作为律师接受委托的依据。您应该随时与律师保持联系,了解办案进程。相关补充2刑事律师收费标准刑事律师收费标准是按照相关律师事务所的收费情况确定。一般来说刑事案件收费按照各办案阶段分别计件确定收费标准。
1.侦查阶段,每件收费2000—10000元。
2.审查起诉阶段,每件收费2000—10000元。
3.一审阶段,每件收费4000—30000元。
4.上述收费标准下浮不限。二审、死刑复核、再审、申诉案件以及刑事自诉案件按照一审阶段的收费标准收取律师服务费。一个律师事务所代理一个案件的多个阶段,自第二阶段起酌减收费。被害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按照民事诉讼案件收费标准收取律师服务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同时涉及几个罪名或者数起犯罪事实的,可按照所涉罪名或犯罪事实分别计件收取。
听律网引用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十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五条
八、单位犯罪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1、犯罪主体不同。单位犯罪的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共同犯罪可以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嫌疑人,也可以是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就是犯罪集团。
2、犯罪动机不同。单位犯罪必须是在单位主体的意志支配下实施的;团体犯罪中,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3、两罪适用刑罚不同单位经济犯罪的刑罚适用采取双罚制原则,当单位实施经济犯罪时,既对单位适用刑罚,也对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代理人适用刑罚而共同经济犯罪的刑罚适用,则是各个犯罪主体在共同经济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其刑罚。
九、"单位犯罪和共同犯罪的区别"
(一)产生犯意的时间不完全相同 单位犯罪中,犯意只能产生于犯罪行为实施以前。这是因为,单位犯罪总是在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单位负责人决定之后才去实施,因而必然是在犯意产生之后才去实施。共同犯罪中,犯意产生的时间是较为随意的,既可以是在实施犯罪以前,也可以在实施犯罪过程中。 (二)产生犯意的方式不完全相同 单位犯罪中,犯意只能以两种方式产生,即由单位集体研究然后产生犯意,或者是由负责人员直接决定产生犯意。共同犯罪中,犯意产生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是几个人聚在一起不分主次地进行商议然后产生共同犯意,也可以是由明显的首要分子在产生犯意后再将其犯意传达给其他人从而形成共同犯意,还可以是一个有犯意者唆使一个或几个无犯意者产生犯意从而形成共同犯意。 (三)犯意的种类不同 单位犯罪中的行为人在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共同犯罪的行为人在主观上既可以都表现为直接故意,也可以有的表现为直接故意,有的表现为间接故意,还可以都表现为间接故意。 (四)承载犯意的最终主体不同 单位犯罪中,除了存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犯意外,还存在一个单位犯意,并且最终是以单位整体犯意来追究的,即在单位犯罪中,犯罪活动是以单位的名义实施的,个人意志要通过单位的意志表现出来。共同犯罪中,除了各个共同犯罪人的犯意外,不存在其他犯意,犯罪活动一般就是以犯罪分子的名义实施的,不存在以另一个单位的名义实施犯罪的情况,即使是以另一个单位的名义实施的,也不能代表该单位的意志。这是区分单位犯罪和共同犯罪的一个重要标准。 (五)犯罪动机不同 单位犯罪中,各犯罪人实施犯罪活动的动机是为了实现单位利益。共同犯罪中,各共同犯罪人实施犯罪活动的动机是为了实现个人目的。这是区分单位犯罪和共同犯罪的另一个重要标准。当某些犯罪分子利用单位的名义实施犯罪时,究竟是按照单位犯罪处理,还是按照共同犯罪处理,就必须考查是为了个人利益还是为了单位利益。 (六)意图和行为 单位犯罪的情况下,单位成员并非都有犯罪意图和犯罪行为,共同犯罪尤其犯罪集团的参加人都有犯罪意图和相应的犯罪行为。 (七)单位组织与共同犯罪中组织不同 在单位犯罪的情况下,单位都是合法组织。共同犯罪中组织即犯罪集团是为了犯罪而建立起来的非法组织。在某些情况下,建立非法组织的行为本身就构成犯罪的既遂。多数情况下,建立犯罪集团是犯罪的预备行为。 单位犯罪并非共同犯罪,由一领导带领的团体,在商讨后蓄意进行犯罪,目的是整个团体的利益,此为单位犯罪;多人凑在一处每个人都为各自的利益而犯罪属于共同犯罪。从意识产生到实施犯罪整个过程中两种犯罪有很多区别。十、组织共同犯罪罪的构成要件及如何认定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解答如下,1.所谓片面共犯是指参与同一犯罪的人中,一方认识到故意在同他人共同犯罪,而另一方则没有认识到他人和自己共同犯罪的情形,即单方面、片面地存在共同犯罪的故意。
2.间接正犯问题1、间接正犯概念间接正犯是指利用不具有犯罪主体资格的人或者不发生共犯关系的第三人来实行犯罪。从刑法理论上讲,间接正犯是客观主义的共犯理论为弥补其共犯从属性说的不足以及借鉴主观主义共犯理论所推衍出来的一个范畴。因为按照主观主义的共犯理论,只要有共同犯罪行为,即使是一方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或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也不妨碍共同犯罪的成立,即所谓的共犯性说。
2、间接正犯的显著特征在于犯罪实行的间接性,从而区别于直接正犯。①主观上,间接正犯具有利用他人犯罪的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被利用者没有刑事责任能力或者没有特定的犯罪故意而加以利用,希望或放任通过被利用者的行为达到其所预想的犯罪,因此间接正犯与被利用者之间不存在共同的犯罪故意。所以,我国刑法理论上一般认为对此不应作为共犯论。②客观上,间接正犯具有利用他人犯罪的行为,即行为人不是亲手犯罪,而是以他人作为犯罪工具而实施犯罪。
3、间接正犯主要类型包括①利用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实施犯罪②利用精神病人实施犯罪③利用他人无罪过行为实施犯罪(如利用他人的反射性动作或者睡眠中的动作)④利用他人合法行为实施犯罪(如利用他人的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行为实行自己的犯罪目的)⑤利用他人过失行为实施犯罪(如前述医生利用护士的疏忽大意给患者注射毒药的行为)⑥利用有故意的工具实施犯罪。
3.共同犯罪的停止形态问题共同犯罪中停止形态的认定要结合前面所讲的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理论,但不能简单等同。对于共同犯罪的既遂而言,“部分实行全部责任”,即只要部分共犯人的行为导致法定而出现既遂状态,则对其他共犯人均以既遂论处共同停止形态问题的核心主要在于犯罪中止的认定,简单地说,对于直接实行犯而言,因其行为能够直接造成法定的犯罪、危险状态等的发生,对其可以比照单独犯罪的停止形态处理,即自动放弃正在实施的犯罪行为并能有效防止的发生,可以认定为中止而对于直接实行犯之外的外围者,即组织者、帮助者和教唆者而言,因其组织行为或帮助行为或教唆行为已经对直接实行者产生了相应的作用力,此时其简单地自动放弃并不能有效地阻止犯罪或危险状态的出现,是不能作为中止的,而应实行者将该共犯行为实施到什么程度来认定。这表明,在共同犯罪中,如果一人既遂,则整体或全部既遂如果共同犯罪没有完成即属于未完成形态,则可能有的共犯人是未遂犯或预备犯,有的共犯人是中止犯,当然也有可能均是未遂犯或预备犯或中止犯。
以上这些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单位犯罪是共同犯罪吗?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
所谓公司犯罪就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所犯的罪,系个人犯罪的对称。在公司犯罪中,违法行为的实施者也是犯罪的主体,应当受到刑法的处罚。
所谓公司犯罪就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所犯的罪,系个人犯罪的对称。在公司犯罪中,违法行为的实施者也是犯罪的主体,应当受到刑法的处罚。
所谓公司犯罪就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所犯的罪,系个人犯罪的对称。在公司犯罪中,违法行为的实施者也是犯罪的主体,应当受到刑法的处罚。
所谓公司犯罪就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所犯的罪,系个人犯罪的对称。在公司犯罪中,违法行为的实施者也是犯罪的主体,应当受到刑法的处罚。
所谓公司犯罪就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所犯的罪,系个人犯罪的对称。在公司犯罪中,违法行为的实施者也是犯罪的主体,应当受到刑法的处罚。
所谓公司犯罪就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所犯的罪,系个人犯罪的对称。在公司犯罪中,违法行为的实施者也是犯罪的主体,应当受到刑法的处罚。
所谓公司犯罪就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所犯的罪,系个人犯罪的对称。在公司犯罪中,违法行为的实施者也是犯罪的主体,应当受到刑法的处罚。
所谓公司犯罪就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所犯的罪,系个人犯罪的对称。在公司犯罪中,违法行为的实施者也是犯罪的主体,应当受到刑法的处罚。
所谓公司犯罪就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所犯的罪,系个人犯罪的对称。在公司犯罪中,违法行为的实施者也是犯罪的主体,应当受到刑法的处罚。
所谓公司犯罪就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所犯的罪,系个人犯罪的对称。在公司犯罪中,违法行为的实施者也是犯罪的主体,应当受到刑法的处罚。
所谓公司犯罪就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所犯的罪,系个人犯罪的对称。在公司犯罪中,违法行为的实施者也是犯罪的主体,应当受到刑法的处罚。
所谓公司犯罪就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所犯的罪,系个人犯罪的对称。在公司犯罪中,违法行为的实施者也是犯罪的主体,应当受到刑法的处罚。
所谓公司犯罪就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所犯的罪,系个人犯罪的对称。在公司犯罪中,违法行为的实施者也是犯罪的主体,应当受到刑法的处罚。
所谓公司犯罪就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所犯的罪,系个人犯罪的对称。在公司犯罪中,违法行为的实施者也是犯罪的主体,应当受到刑法的处罚。
所谓公司犯罪就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所犯的罪,系个人犯罪的对称。在公司犯罪中,违法行为的实施者也是犯罪的主体,应当受到刑法的处罚。
所谓公司犯罪就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所犯的罪,系个人犯罪的对称。在公司犯罪中,违法行为的实施者也是犯罪的主体,应当受到刑法的处罚。
所谓公司犯罪就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所犯的罪,系个人犯罪的对称。在公司犯罪中,违法行为的实施者也是犯罪的主体,应当受到刑法的处罚。
所谓公司犯罪就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所犯的罪,系个人犯罪的对称。在公司犯罪中,违法行为的实施者也是犯罪的主体,应当受到刑法的处罚。
所谓公司犯罪就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所犯的罪,系个人犯罪的对称。在公司犯罪中,违法行为的实施者也是犯罪的主体,应当受到刑法的处罚。
所谓公司犯罪就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所犯的罪,系个人犯罪的对称。在公司犯罪中,违法行为的实施者也是犯罪的主体,应当受到刑法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