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职务类犯罪辩护 > 精准扶贫领域职务犯罪的特点有哪些

精准扶贫领域职务犯罪的特点有哪些

来源:法否网 2025-01-01 18:32:11 5 人看过
立即咨询 咨询助手 当前在线

建议继续咨询我并更详细描述自身情况,以获得更多律师解答,24小时在线。

精准扶贫领域职务犯罪的特点有哪些
精准扶贫领域职务犯罪的特点有哪些

一、精准扶贫领域职务犯罪特点

精准扶贫领域职务犯罪特点是

1、犯罪主体多为乡村组织成员;

2、犯罪多为共同犯罪;

3、作案手段多为虚报、冒领;

4、案件涉及多种项目补贴。
【法律依据】《刑法》第383条,对犯贪污、受贿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
人民法院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引用法规
[1]《刑法》 第383条

二、扶贫资金职务犯罪的特点是什么?

1、共同犯罪突出,社会影响恶劣。该县涉农惠民领域发生的职务犯罪案件大多属于共同犯罪,行为人利用职务之便,相互勾结、合伙作案,使国家涉农资金遭受重大损失,严重影响了党和国家涉农惠民政策的落实和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健康发展,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2、涉案主体多元化。涉案主体涉及的部门及人员比较分散,其中有管理涉农项目资金的县直部门负责人、工程项目具体经办人、村基层组织的人员等。县直部门负责人往往在涉农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利用职务之便收受投标方贿赂,或与相关人员共谋,通过多样化的犯罪手段贪污涉农资金,给国家和群众造成了巨大损失;而项目经办人及基层组织人员,虽然职位不高、权力不大,但他们负责具体工作的落实,熟悉涉农资金的适用流程,因此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经常以权谋私、中饱私囊,与施工方共谋,贪污涉农工程项目资金。

3、犯罪手段比较隐蔽。由于涉农资金的特殊性,对其管理和使用的部门、人员比较多,如民政部门、财政部门、农业水利部门、扶贫开发部门、村委会等。行为人作案的手段多样化,其中既有签订虚假工程合同虚报冒领涉农资金,又有在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中收受他人贿赂等方式,犯罪手段都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不易暴露。

4、涉案领域、犯罪罪名较为集中。职务犯罪主要发生在涉农工程项目招投标、涉农工程项目建设和执法监管环节,涉案罪名主要是贪污、受贿、玩忽职守。
第一,工程款管理、工程招投标过程中贪污、受贿等职务犯罪现象高发,主要原因是在涉农资金运转过程中缺乏有力监督,在涉农工程项目中没有严格的执行招投标,涉案人员通常利用手中的职权,在涉农工程项目建设中虚报支出套取工程款,或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非法收受投标方的贿赂;
第二,执法监管环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情况严重,从检察机关所查办的惠民扶贫领域职务犯罪案件来看,贪污涉农资金犯罪的背后,往往存在监管领导的渎职失职犯罪行为。

三、精准扶贫四类人员是哪些

1、低保户,是指因家庭成员存在重度残疾或疾病丧失劳动力,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家庭;

2、五保户,是指没有儿女赡养,没有生活来源,没有劳动力的人;

3、家庭经济困难并且有大学生的;

4、当年出现重大灾情或疾病的,比如发生了泥石流、洪灾等灾害的。

5、严格按照有关财务制度拨付捐赠款物。资金的拨付原则上都要通过银行汇款;物资出库须办理相关手续,核实物资的种类和数量,保证记录进出一致。严格执行财政部关于抗震救灾物资采购管理办法,确保采购的物资保质保量。

四、精准扶贫户有哪些补助

1、农村精准扶贫户享受无息贷款,国家给精准扶贫户大力扶持,鼓励规模化经营,以至于脱贫致富,所以在银行贷款方面有3年无息贷款。

2、精准扶贫户农民在惠农补贴方面更优越,像小编这边,一些老板来发展种植蔬菜,正常每户农民补贴一两百,精准扶贫户是三四百。

3、优先危房改造,现在全国都在搞人居环境改造,像精准扶贫户农民要优先搞,在改成程度远远大于普通农户。

4、学生补贴,对于精准扶贫户家庭如果有子女在度大学,每年会有几千元的补贴。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延伸阅读:
劳动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用人单位怎么办
题目玩忽职守罪如何规定玩忽职责罪的量刑是多少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的行为没有造成公共财产的重大损失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是否构成玩忽职责罪
玩忽职守的主观表现有哪些?

以上这些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准扶贫领域职务犯罪的特点有哪些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