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司法文书 > 哪些语言是国家通用语言

哪些语言是国家通用语言

来源:法否网 2025-07-14 22:27:57 4 人看过
立即咨询 咨询助手 当前在线

建议继续咨询我并更详细描述自身情况,以获得更多律师解答,24小时在线。

哪些语言是国家通用语言
哪些语言是国家通用语言

一、我国法律明确了哪些语言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我国法律确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通用语言文字的地位。
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条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二条,本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第四条,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条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

听律网引用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第二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第四条

二、"国家通用语言规范和标准制定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共同推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国家通用语言的规范和标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四条,
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条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

听律网引用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第四条

三、谣言的法律法规

一、法律意见我国对于谣言管控十分严格,出台了多部法律予以规制,一般谣言对社会影响程度划分责任轻重。如果散布的谣言,对社会秩序影响较大可训诫或拘留。若社会影响十分恶劣比如说地震时谎报震级诱导他人产生恐慌情绪则可以处刑事处罚。
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听律网引用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五条

四、表见代理一种代理关系,具有多重法律特征

一、表见代理,是指虽然行为人事实上无代理权,但相对人有理由认为行为人有代理权而与其进行法律行为,其行为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的代理。
二、表见代理的法律特征

1、行为人实施无权代理行为,即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

2、相对人依据一定事实,相信或认为行为人具有代理权,在此认识基础上与行为人签订合同。

3、相对人主观上善意、无过失。既然属于一种无权代理,本应由无权代理人自食其果方为允当。

五、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汉字,拼音,英文,数字和标点符号等。

第九条 国家机关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公务用语用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十条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汉语文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使用的汉语文教材,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第十一条 汉语文出版物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汉语文出版物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文字的,应当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必要的注释。第十二条 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为播音用语的,须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批准。第十三条 公共服务行业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服务用字。因公共服务需要,招牌、广告、告示、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规范汉字。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第十四条 下列情形,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一)广播、电影、电视用语用字;(二)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三)招牌、广告用字;(四)企业事业组织名称;(五)在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说明。第十五条 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的规范和标准。第十六条 本章有关规定中,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使用方言(一)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时确需使用的;(二)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的播音用语;(三)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中需要使用的;(四)出版、教学、研究中确需使用的。第十七条 本章有关规定中,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一)文物古迹;(二)姓氏中的异体字;(三)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四)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五)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六)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第十八条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初等教育应当进行汉语拼音教学。第十九条 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影视话剧演员、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对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的,分别情况进行培训。第二十条 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听律网引用法规
[1]《汉语拼音方案》 第十九条
[2]《汉语拼音方案》 第二十条

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全文第十八条是什么?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全文第十八条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初等教育应当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七条规定了哪些"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全文第七条 国家奖励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

八、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全文第十六条国家通用的汉字、拼音、数字等语言规范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全文第十六条 本章有关规定中,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使用方言(一)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时确需使用的;(二)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的播音用语;(三)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中需要使用的;(四)出版、教学、研究中确需使用的。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延伸阅读:
被告人被上诉状不可以写吗?
行政诉讼法的起诉条件是什么?
国际技术许可有几种类型法律上的标准是什么
哪些语言是国家通用语言
按照原则性规定的免责事由有哪些

以上这些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哪些语言是国家通用语言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

  • 行政诉讼法的起诉条件是什么?

    2025-07-155 人看过

    司法文书主要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如判决书、裁定书等;也包括不直接发生法律效力,但对执行法律有切实保证作用的文书。

  • 国际技术许可有几种类型法律上的标准是什么

    2025-07-159 人看过

    司法文书主要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如判决书、裁定书等;也包括不直接发生法律效力,但对执行法律有切实保证作用的文书。

  • 按照原则性规定的免责事由有哪些

    2025-07-156 人看过

    司法文书主要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如判决书、裁定书等;也包括不直接发生法律效力,但对执行法律有切实保证作用的文书。

  • 哪些语言是国家通用语言

    2025-07-144 人看过

    司法文书主要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如判决书、裁定书等;也包括不直接发生法律效力,但对执行法律有切实保证作用的文书。

  • 被告人被上诉状不可以写吗?

    2025-07-1453 人看过

    司法文书主要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如判决书、裁定书等;也包括不直接发生法律效力,但对执行法律有切实保证作用的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