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类 > 行政诉讼 > 行政处罚法中的强制执行条例是什么?

行政处罚法中的强制执行条例是什么?

来源:法否网 2025-01-12 12:19:22 5 人看过
立即咨询 咨询助手 当前在线

建议继续咨询我并更详细描述自身情况,以获得更多律师解答,24小时在线。

行政处罚法中的强制执行条例是什么?
行政处罚法中的强制执行条例是什么?

一、行政处罚法中,强制执行条例是什么?

拍卖查封、扣押的财物或者划拨冻结的存款、查封,是指行政机关用封条将被处罚人的财物就地封存,不准任何人转移和处理。扣押,是把被处罚人的财物转移至另外场所,加以扣留,防止被处罚人占有、使用和处分。行政机关在作出处罚决定之后,如果当事人在规定的期限内拒不履行其义务,如交纳罚款等,行政机关可以将查封、扣押的当事人的财物予以拍卖,以拍卖所得款来抵缴罚款。如果被处罚的当事人在银行或信用合作社设有存款帐户,在当事人逾期不履行交纳罚款义务的情况下,行政机关还可以采取划拨冻结存款的执行措施。冻结是针对被处罚人的存款采取的一种执行措施,是指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冻结被处罚人的存款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由有关的银行或者信用合作社冻结被处罚人的财产,不准其提取和转移。在当事人逾期不交纳罚款时,行政机关可以通知银行或信用合作社从当事人的账户内划拨支付。必须指出,实施这一措施,必须要有法律依据,即执行主体要有法律明确规定的行政机关才可以实施,执行条件和程序也要依法进行。以上就是行政处罚法强制执行的答案了。

四、行政处罚后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时效是怎么去规定的,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应当自被执行人的法定起诉期限之日起180日内提出。逾期申请的,除有正当理由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法院受理强制执行申请后,应在10日内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要求被执行人在执行通知指定的期限内履行裁决书上确定的义务,如果被执行人超过执行通知上指定的时间仍然不履行,法院就开始强制执行措施。
【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第九十五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拒绝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的,行政机关或者第三人可以向第一审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或者由行政机关依法强制执行。

引用法规
[1《行政诉讼法》 第九十五条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延伸阅读:
行政强制执行可以诉讼吗
申请行政执法证人员回避规定是什么该如何规定的
行政强制执行的原则和法律依据
税收保全属于行政强制执行吗
涉外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诉讼时效是多久诉讼管辖有哪些规定

以上这些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行政处罚法中的强制执行条例是什么?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