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类 > 行政诉讼 > 行政诉讼判决的种类有哪些?法律怎样规定?

行政诉讼判决的种类有哪些?法律怎样规定?

来源:法否网 2025-08-07 17:56:51 19 人看过
立即咨询 咨询助手 当前在线

建议继续咨询我并更详细描述自身情况,以获得更多律师解答,24小时在线。

行政诉讼判决的种类有哪些?法律怎样规定?
行政诉讼判决的种类有哪些?法律怎样规定?

一、行政诉讼判决的种类及其法律规定

律师解答
现行法律规定,本人就行政诉讼判决的种类归纳如下
第一、具体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判决维持。
第二、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决撤消或者部分撤消,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具体行政行为

1、主要证据不足的;

2、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

3、违反法定程序的;

4、超越职权的;

5、滥用职权的。
第三、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判决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变更。

1、人民法院认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但不适宜判决维持或者驳回诉讼请求的,可以作出确认其合法或者有效的判决。

2、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法院应当作出确认被诉行为违法或者无效的判决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但判决责令其履行法定职责已无实际意义的;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但不具有可撤消的;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依法不成立或者无效的。

【温馨提示】遇到法律问题,建议尽快找专业律师咨询,听律网网作为您身边的法律服务平台,凝聚全国各地27万+高效率、服务评价好的专业律师团队,直接在线咨询我们,省时省心!

二、行政诉讼法定种类

行政诉讼一般有以下类型行政撤销诉讼、行政给付诉讼与行政确认诉讼。而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与维护客观社会秩序的需要,还可以诉讼标的的不同,进一步区分出若干亚类型。例如,撤销诉讼可以再分为原行政行为撤销之诉和行政复议行为撤销之诉。
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听律网引用法规
[1]《行政诉讼法》 第二条

三、行政诉讼的一审判决种类

1、驳回请求判决。当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正确,且符合法定程序时,法院会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2、撤销判决。行政行为符合《行政诉讼法》规定的撤销情形时,法院会判决撤销行政行为,并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

3、履行判决。法院查明被告不履行行政行为的,判决被告在一定期限内履行。

4、一般给付判决。法院判决被告履行给付义务。

5、确认判决。包括确认行政行为违法、确认行政行为无效。

6、变更判决。当行政处罚明显不当,或款额的认定有错误的,法院可以判决变更行政行为。

四、行政诉讼判决的类型

撤销之诉、确认之诉、变更之诉、赔偿之诉、履行之诉等几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受理范围,即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并结合我国的判决形式,将我国行政诉讼的种类划分为撤销之诉、确认之诉、变更之诉、赔偿之诉、履行之诉等几类。

听律网引用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十一条

五、行政诉讼判决的种类行政诉讼裁决的种类

行政判决是指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为解决具体的行政争议,就实体问题所作的判决。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就不同情况可以作出如下判决

1、判决维持。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后,认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就应判决维持具体行政行为。

2、判决撤销或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后,认为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作此类判决①主要证据不足;②适用法律、法规错误;③违反法定程序;④超越职权;⑤滥用职权。

3、判决被告限期履行法定职责。被告行政机关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人民法院可判决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

4、判决变更行政处罚。此类判决只适用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罚。

六、行政诉讼的一审判决种类包括哪些类型?

维持判决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撤销判决1.主要证据不足;

2.适用法律、法规错误;

3.违反法定程序;

4.超越职权;

5.滥用职权限期履行判决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变更判决行政处罚显失公正驳回原告诉讼请求的判决1.起诉被告不作为理由不能成立;

2.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但存在合理性问题;

3.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但因法律、政策变化需要变更或者废止;

4.被告在一审期间改变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原告不撤诉,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原具体行政行为合法;

5.其他应当判决驳回诉讼请求的情形(不适宜适用前四种判决时)确认判决合法或者有效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但不适宜判决维持或者驳回诉讼请求违法或者无效1.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但判决责令其履行法定职责已无实际意义;

2.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但不具有可撤销的;

3.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依法不成立或者无效的;

4.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但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将会给国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失;

5.被告在一审期间改变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原告不撤诉,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原具体行政行为违法(补充性判决不适宜适用撤销判决、限期履行判决、变更判决时)

七、行政诉讼的判决类型不同类型的判决

1.驳回诉讼请求判决。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或者原告申请被告履行法定职责或者给付义务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驳回诉讼请求判决也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被诉具体行政行合法但存在合理性问题的。

2、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但因法律、政策变化需要变更或者废止的。此时,法院至多只能以思凡建议的形式,建议行政机关调整被诉的行政行为。

3、其他应当判决驳回诉讼请求的情形。

2.撤销判决。撤销判决分为判决全部撤销、判决部分撤销及判决撤销并责成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三种情况。

3.限期履行判决。即人民法院经过对行政案件的审理,认定被告具有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情形,作出的要求被告在一定期限内履行其法定职责的判决。

4.变更判决。即在行政处罚显失公正时,人民法院作出的改变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法院判决变更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实施行政处罚的具体行政行为;二是行政处罚显失公正。所谓“显失公正”,是指具有通常法律和道德认识水准的人均可以发现和确认该处罚明显地失去了法律的公正性。

5.确认判决。即人民法院通过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确认相应行为合法或者违法。

6.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判决《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1条规定“被告对平等主体之间民事争议所作出的裁决违法,民事争议当事人要求人民法院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的,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审理。”这是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判决的法律基础。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判决,以行政诉讼为主,附带一并解决民事争议,以减少当事人的诉累。此类判决形式仍在试点工作阶段。对于行政诉讼的判决处理,应当由司法机关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进行审查认定,并结合提交的相关证据,以及司法机关的调查取证来认定,特别是对于行政诉讼的过程中还附带民事诉讼的,应当按照法律规定来区分判决情况。

听律网引用法规
[1]《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61条

八、行政诉讼判决类型行政判决、民事判决、刑事判决、经济判决、司法判决等。

行政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一审和二审可以不同情况作出不同的判决,现分述如下第一、一审判决类型。

1、维持行政行为判决,适用条件是行政行为合法、适当。

2、撤销或部分撤销判决,并可判决重新作出行政行为,适用条件是行政行为不合法,或不适当。

3、判决在一定期限内履行,适用于不履行或拖延履行情形。

4、判决变更,适用于显失公正情形。

5、判决有效或合法,适用于行政行为合法,但不适宜维持或驳回诉讼请求情形。

6、判决违法,适用于所有可撤销的行为,或不具有撤销、或撤销会损害公共利益情形。

7、判决无效,适用于未成立或重大违法情形。第二、二审判决类型。

1、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2、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

3、查清事实后改判,同时对被诉行政行为作出判决。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延伸阅读:
行政复议机关是否具有强制执行权?法律能否保障?
行政处罚申请强制执行后能否撤回法律依据是什么
我国民事诉讼规定起诉的条件包括哪些法律有什么规定?
民事诉讼赔偿律师的收费标准是多少?
行政诉讼上诉状的范例

以上这些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行政诉讼判决的种类有哪些?法律怎样规定?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