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的界定和等级标准。
1、工伤保险部门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开出“收件回执”。如材料不齐的,当场或15个工作日内开出“补齐材料通知书”。
2、材料基本收齐后,工伤保险部门向用人单位发出“事故处理通知书”,核对有关情况。
3、收到用人单位书面回复后,工伤保险部门进行调查、核实。对符合受理条件的予以受理,开出“受理告知书”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开出“不予受理通知书”。
4、申请人提交的材料齐全并核实后,工伤保险部门在正式受理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并于20个工作日内通知到申请人和用人单位。
职工工伤后,劳动鉴定委员会必须对工伤致残人员定期进行复查,残情若有变化,等级应作相应变更。工伤致残人员若要求进行鉴定,劳动鉴定委员会应随时给予鉴定。
二、职工因工伤致残的等级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的衡量标准
1.依据相关法律,劳动者工伤或职业病导致劳动能力受损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伤残等级由重到轻一共分为一到十级。不同级别的伤残所能够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不同。例如一到四级伤残的工伤职工可以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伤残津贴。五级六级伤残的可以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与单位保留劳动关系但是无法另外安排工作的,才可以享受伤残津贴。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听律网引用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五条
三、致人伤残多少级又什么罪的法律具体规定
致人伤残如果达到了十级那么就属于轻伤通常是定故意伤害罪。而故意伤害罪具体怎样量刑是看当事人给别人造成的具体来确定的,如果是给别人造成了轻伤,那么通常都会在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最轻的处罚也会是管制,同时要进行赔偿。
四、劳动能力鉴定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的划分
劳动能力鉴定的伤残等级一共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
听律网引用法规
[1]《工伤保险条例》 第二十二条
五、上班期间犯病是否属于工伤?
上班期间犯病一般不算工伤,除非劳动者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其实原则上在上班期间犯病并不属于工伤的范围,但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法律规定了在特殊的情形下,有些情形可以视为工伤。
六、工伤职业病等级认定标准及意义
职业病伤残等级鉴定标准的判断依据是怎样的1、一级工伤与职业病鉴定标准以下12种情况之一者可认定为一级工伤或职业病;1极重度智能减退2面部重度毁容,同时伴有表B2中二级伤残之一者3双眼无光感或仅有光感但光定位不准者4四肢瘫肌力3极或三肢瘫肌力2级5重度运动障碍(非肢体瘫)6全身重度瘢痕形成,脊柱及四肢大关节部分功能丧失7双肘关节以上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8双下肢高位缺失及一上肢高位缺失9双下肢及一上肢瘢痕畸形,功能丧失10小肠切除90%以上11肝节除后原位肝移植12双侧肾切除或孤立肾切除术后,用透析维持或同种肾移植术后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2、二级工伤与职业病鉴定标准以下33种情况之一者可认定为二级工伤或职业病1重度智能减退2精神病性症状致使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者3一眼有或无光感,另眼矫正视力<=
0.
02,或视野<=
8%(半径<=
5()4双侧上颌骨完全性缺损5双侧下颌骨完全性缺损6一侧上颌骨及对侧下颌骨完全缺损,并伴有颜面软组织缺损30平方厘米7静止状态下或仅轻微活动即有呼吸困难8三肢瘫肌力3级或截瘫、偏瘫肌力2级9双侧前臂缺失或双手功能完全丧失10双下肢高位缺失11双下肢瘢痕畸形,功能完全丧失12双膝双踝僵直于非功能位13双膝以上缺失,不能装假肢14双膝、踝关节功能完全丧失15同侧上、下肢瘢痕畸形,功能完全丧失16四肢大关节(肩、髋、膝、肘)中四个以上关节功能完全丧失者17心功能不全三级18一侧全肺切除并胸改术,呼吸困难3级19肺功能重度损伤20呼吸困难4级或PaO24.
1~8kPa或PaCO27.
9~6kPa;
21、尘肺Ⅲ期,伴肺功能中度损伤或呼吸困难3级21放射性肺炎后,两叶以上肺纤维化,伴肺功能中度损伤或呼吸困难3级22肝功除3/
4,并有常规肝功能重度损害23肝外伤后发生门脉高压三联症或发生Budd-chiari综合症24慢性重度中毒性肝病25胆道损伤致重度肚功能损害26全胰切除27全胰切除胰腺移植术后28急性白血病29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ⅠⅡ型)30食管闭锁或切除后,摄食依赖胃造瘘者31小肠切除>
3/
4,未施行逆蠕动物吻合术32孤肾部分切除后,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33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3、三级工伤与职业病鉴定标准以下38种情况之一者可认定为三级工伤或职业病。1精神病性症状表现为危险或冲动行为者2面部重度毁容3一眼有或无光感,另眼矫正视力<=
0.05或视lt;=
16%(半径<=
10()4双眼矫正视力<
0.05或视野<=
16%(或半径<=
10()5一侧眼球摘除或眶剜出,另眼矫正视力<
0.1或视野<=
24%(或半径<=
15)6同侧上、下颌骨完全性缺损7一侧上颌骨完全性缺损,伴颜面部软组织缺损>30平方厘米8一侧下颌骨完全性缺损,伴颜面部软组织缺损>30平方厘米9呼吸完全依赖气管套管或造口10截瘫肌力3级11偏瘫肌力3级12双手全肌瘫肌力3级13完全感觉性或混合性失语14一手缺失,另一手拇指缺失15双手拇、食指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16静止状态下或仅轻微活动即有呼吸困难17三肢瘫肌力3级或截瘫、偏瘫肌力2级18双侧前臂缺失或双手功能完全丧失19双下肢高位缺失20双下肢瘢痕畸形,功能完全丧失21双膝双踝僵直于非功能位22双膝以上缺失,不能装假肢23双膝、踝关节功能完全丧失24同侧上、下肢瘢痕畸形,功能完全丧失25四肢大关节(肩、髋、膝、肘)中四个以上关节功能完全丧失者26心功能不全三级27一侧全肺切除并胸改术,呼吸困难3级28肺功能重度损伤29呼吸困难4级或PaO24.
1~8kPa或PaCO27.
9~6kPa30尘肺Ⅲ期,伴肺功能中度损伤或呼吸困难3级31放射性肺炎后,两叶以上肺纤维化,伴肺功能中度损伤或呼吸困难3级32肝功除3/
4,并有常规肝功能重度损害33肝外伤后发生门脉高压三联症或发生Budd-chiari综合症34慢性重度中毒性肝病35胆道损伤致重度肚功能损害36全胰切除37全胰切除胰腺移植术后38急性白血病
七、"职业病致残等级标准由主机工商和实际工伤规定"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5.9九级5.
9.1定级原则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轻度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或者存在一般医疗依赖,无生活自理障碍。
5.10十级5.
10.1定级原则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无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或者存在一般医疗依赖,无生活自理障碍。
5.
10.2十级条款系列凡符合5.
10.1或下列条款之一者均为工伤十级。
12)身体各部位骨折愈合后无功能障碍或轻度功能障碍者;
九、"劳动能力鉴定-职工伤残与职业病致残等级"
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7个月本人工资。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工伤职工经过劳动能力鉴定为十级伤残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7个月本人工资。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计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听律网引用法规
[1]《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七条
十、劳动鉴定委员会研究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的评残标准和工伤待遇规定
各级劳动鉴定委员会按国家制定的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国家标准GB/T16180-1996)(以下简称评残标准),对因工负伤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伤残后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和护理依赖程度进行等级鉴定。符合评残标准一级至四级为全部丧失劳动能力;五级至六级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七级至十级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伤残待遇的确定和工伤职工的安置以评定的伤残等级为主要依据。
以上这些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家关于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的等级规定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
工伤纠纷是由于在劳动关系中拟定为工伤所引起的纠纷行为。产生工伤纠纷时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处理即劳动争议仲裁、民事诉讼或协商解决。
工伤纠纷是由于在劳动关系中拟定为工伤所引起的纠纷行为。产生工伤纠纷时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处理即劳动争议仲裁、民事诉讼或协商解决。
工伤纠纷是由于在劳动关系中拟定为工伤所引起的纠纷行为。产生工伤纠纷时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处理即劳动争议仲裁、民事诉讼或协商解决。
工伤纠纷是由于在劳动关系中拟定为工伤所引起的纠纷行为。产生工伤纠纷时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处理即劳动争议仲裁、民事诉讼或协商解决。
工伤纠纷是由于在劳动关系中拟定为工伤所引起的纠纷行为。产生工伤纠纷时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处理即劳动争议仲裁、民事诉讼或协商解决。
工伤纠纷是由于在劳动关系中拟定为工伤所引起的纠纷行为。产生工伤纠纷时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处理即劳动争议仲裁、民事诉讼或协商解决。
工伤纠纷是由于在劳动关系中拟定为工伤所引起的纠纷行为。产生工伤纠纷时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处理即劳动争议仲裁、民事诉讼或协商解决。
工伤纠纷是由于在劳动关系中拟定为工伤所引起的纠纷行为。产生工伤纠纷时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处理即劳动争议仲裁、民事诉讼或协商解决。
工伤纠纷是由于在劳动关系中拟定为工伤所引起的纠纷行为。产生工伤纠纷时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处理即劳动争议仲裁、民事诉讼或协商解决。
工伤纠纷是由于在劳动关系中拟定为工伤所引起的纠纷行为。产生工伤纠纷时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处理即劳动争议仲裁、民事诉讼或协商解决。
工伤纠纷是由于在劳动关系中拟定为工伤所引起的纠纷行为。产生工伤纠纷时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处理即劳动争议仲裁、民事诉讼或协商解决。
工伤纠纷是由于在劳动关系中拟定为工伤所引起的纠纷行为。产生工伤纠纷时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处理即劳动争议仲裁、民事诉讼或协商解决。
工伤纠纷是由于在劳动关系中拟定为工伤所引起的纠纷行为。产生工伤纠纷时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处理即劳动争议仲裁、民事诉讼或协商解决。
工伤纠纷是由于在劳动关系中拟定为工伤所引起的纠纷行为。产生工伤纠纷时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处理即劳动争议仲裁、民事诉讼或协商解决。
工伤纠纷是由于在劳动关系中拟定为工伤所引起的纠纷行为。产生工伤纠纷时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处理即劳动争议仲裁、民事诉讼或协商解决。
工伤纠纷是由于在劳动关系中拟定为工伤所引起的纠纷行为。产生工伤纠纷时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处理即劳动争议仲裁、民事诉讼或协商解决。
工伤纠纷是由于在劳动关系中拟定为工伤所引起的纠纷行为。产生工伤纠纷时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处理即劳动争议仲裁、民事诉讼或协商解决。
工伤纠纷是由于在劳动关系中拟定为工伤所引起的纠纷行为。产生工伤纠纷时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处理即劳动争议仲裁、民事诉讼或协商解决。
工伤纠纷是由于在劳动关系中拟定为工伤所引起的纠纷行为。产生工伤纠纷时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处理即劳动争议仲裁、民事诉讼或协商解决。
工伤纠纷是由于在劳动关系中拟定为工伤所引起的纠纷行为。产生工伤纠纷时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处理即劳动争议仲裁、民事诉讼或协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