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类 > 行政诉讼 > 行政诉讼时效如何规定有哪些法律规定

行政诉讼时效如何规定有哪些法律规定

来源:法否网 2025-01-10 18:59:02 14 人看过
立即咨询 咨询助手 当前在线

建议继续咨询我并更详细描述自身情况,以获得更多律师解答,24小时在线。

行政诉讼时效如何规定有哪些法律规定
行政诉讼时效如何规定有哪些法律规定

一、行政诉讼的时效如何规定的?有哪些法律规定?

律师解答
跟大家明确一下,行政诉讼中并没有时效的概念,准确的应当是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现将行政诉讼起诉期限归纳如下
第一、一般起诉期限六个月,期限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
第二、特殊期限

1、不服行政复议决定起诉的期限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

2、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时未告知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政行为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3、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的,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4、对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提起诉讼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温馨提示】遇到法律问题,有81%的当事人第一时间通过与学习基本法律知识来了解问题的可能风险殊不知背后的法律纠纷,遇到法律问题及时找专业的律师咨询,点击咨询按钮快速找到最合适、可靠的律师,能够降低该问题上存在的95%以上的常见法律风险。

二、"处理涉外民事诉讼法律关系诉讼时效和诉讼管辖的规范"

涉外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诉讼时效是在我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当事人的上诉期、被上诉人的答辩期也都是30天,并且经法院准许还可以延长。
诉讼管辖的规定有

1、被告在我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合同纠纷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案件的管辖。

2、涉外合同或者涉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由当事人协议选择管辖法院。

3、应诉管辖。

4、专属管辖。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247条在我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当事人的上诉期、被上诉人的答辩期也都是30天,并且经法院准许还可以延长。

三、"民事诉讼诉讼时效的规定"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二)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四)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四、民法典规定的诉讼时效规定

《民法典》规定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当事人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不过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法院不予保护,对于有特殊情况的,法院可以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五、行政诉讼时效规定

律师解答
行政诉讼中并没有时效的概念,准确的应当是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为方便表述,我将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分为一般起诉期限和特殊起诉期限,归纳如下
一般起诉期限为六个月,期限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
特殊期限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不服行政复议决定起诉的期限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

2、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时未告知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政行为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3、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的,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不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不超过五年。

4、对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提起诉讼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温馨提示】遇到法律问题,有81%的当事人第一时间通过与学习基本法律知识来了解问题的可能风险殊不知背后的法律纠纷,遇到法律问题及时找专业的律师咨询,点击咨询按钮快速找到最合适、可靠的律师,能够降低该问题上存在的95%以上的常见法律风险。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延伸阅读:
税收保全属于行政强制执行吗
行政强制执行的原则和法律依据
申请行政执法证人员回避规定是什么该如何规定的
行政强制措施和强制执行有什么区别?
在行政强制执行中不动产是重要的强制执行对象因此本文将对

以上这些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行政诉讼时效如何规定有哪些法律规定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