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土地承包 > 土地承包合同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土地承包合同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来源:法否网 2024-12-17 22:43:46 53 人看过
立即咨询 咨询助手 当前在线

建议继续咨询我并更详细描述自身情况,以获得更多律师解答,24小时在线。

土地承包合同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土地承包合同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一、土地承包合同必须要满足哪些条件

1.程序合法原则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23以上成员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承包工作小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拟订并公布承包方案,召开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承包方案,公开组织实施承包方案,签订承包合同。

2.明确具体双方权利义务土地承包合同千万别漏了下面这些条款或者填错相关条款

1“承包方代表姓名”要与身份证一致

2“承包土地人口”为农户现有人口

3“土地承包经营权共有人”与“承包方代表关系”要明确

4“承包期限”起始日期为签订合同的现时日期

5“承包方签章”如无私章的,应由承包方签名并按手印确认

6“承包土地地块情况”长、宽可以不填,面积一定要填,地块“田界”必须准确具体,台账登记不准确具体的应予纠正

7“地块地类”只分水田、旱地两类

8“承包地附着物情况”要实事求是,不能漏填错填为了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一定要认真读土地承包的相关条款。

二、土地承包未经法定程序,合同是否有效,法律有哪些规定

农村土地承包应当依照法定程序进行方能有效。农村土地承包有五个法定步骤选举产生承包工作小组、拟订并公布承包方案、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承包方案、公开组织实施承包方案、签订承包合同。
土地承包工作涉及全村农民的切身利益,必须经过一个比较完善的程序才能顺利开展土地承包工作。为防止农村土地承包过程中的随意性,从程序上确保土地承包的公平、公开、公正,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不受侵害,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0条规定,土地承包应当依照以下程序进行。
第一,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选举产生承包工作小组。
第二,承包工作小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拟订并公布承包方案。
第三,依法召开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承包方案。
第四,公开组织实施承包方案。这一阶段直接关系到承包方案的能否落到实处。承包方案依法经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公开组织实施承包方案,将承包方案的落实。
第五,签订承包合同。这是土地承包的最后阶段。这一阶段,发包方和承包方应当依照公开组织实施的承包方案和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签订承包合同。在签订承包合同过程中,承包方与发包方的地位是平等的,发包方不得拒绝与承包方签订合同,也不得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强迫承包方接受一些不公平的条款,例如,不得通过合同限制承包方的权利或增加承包方的费用负担。在实践中,土地的家庭承包合同一般由地方人民政府有关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管理部门拟定。《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1条的规定,承包合同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1、发包方、承包方的名称,发包方负责人和承包方代表的姓名、住所;

2、承包土地的名称、坐落、面积、质量等级;

3、承包期限和起止日期;

4、承包土地的用途;

5、发包方和承包方的权利和义务;

6、违约责任。承包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承包方自承包合同生效时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条,土地承包应当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选举产生承包工作小组;
(二)承包工作小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拟订并公布承包方案;
(三)依法召开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承包方案;
(四)公开组织实施承包方案;
(五)签订承包合同。

引用法规
[1《农村土地承包法》 第21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第二十条

三、土地承包合同应当包括哪些条款的

发包方应当与承包方签订书面承包合同。承包合同应当包括以下条款

1、发包方、承包方的名称,发包方负责人和承包方代表的姓名、住所。

2、承包土地的名称、坐落、面积、质量等级。

3、承包期限和起止日期。

4、承包土土的用途。

5、发包方与承包方的权利和义务。

6、违约责任。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承包合同是明确发包方、承包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并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是承包方依法承包集体所有的土地的合法依据,是约定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的重要凭证,土地承包到户后,一定要签订书面合同,采取口头合同的形式,一旦出现争议,双方口说无凭,难以收集证据,分清责任。签订书面承包合同,便于当事人认真履行合同,互相监督,也有利于解决可能出现的纠纷。

四、承包方长期不耕种土地,发包方有权收回土地吗,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承包期内,进城务工人员对承包的土地只要没有发生连续两年弃耕抛荒的情形,发包方就无权收回承包地。
由于我国农村人多地少,大部分地区经济比较落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仍不够发达。很多农民难以完全实现非农就业,对土地的依赖性比较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土地仍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和主要的生活来源。因此,必须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不得随意收回和调整农民的承包地。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7条和第28条是就能否收回和调整承包地的具体规定。该法第27条第1款规定“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这一规定对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的规定,承包期内,只有存在“村民连续二年弃耕抛荒”“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已婚妇女在婆家和娘家都取得承包地”“承包方自愿交回承包地”等情形时,发包方才有权收回承包地。换言之,在承包期内,除了法律对承包地的收回有特别规定外,无论承包方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如承包方家庭中一人或者数人死亡,子女升学,参军或者在城市就业,承包方在农村从事各种非农生产,进城务工等,只要作为承包方的家庭还存在,并继续进行农业经营,发包方就不得收回其承包的土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七条 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
国家保护进城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农户进城落户的条件。
承包期内,承包农户进城落户的,引导支持其按照自愿有偿原则依法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将承包地交回发包方,也可以鼓励其流转土地经营权。
承包期内,承包方交回承包地或者发包方依法收回承包地时,承包方对其在承包地上投入而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的,有权获得相应的补偿。

引用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第二十七条

五、我国规定哪些属于土地承包合同无效的范围

土地承包合同的无效情形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土地承包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

2、恶意串通,损害国爱、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

5、违反了不得收回、调整承包地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引用法规
[1《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延伸阅读:
土地租赁合同50年有效吗,有没有法律规定
有法律依据但收费高
土地使用证有效期几年有没有法律规定?
重庆找律师诉讼费一般怎么收标准是什么重庆律师诉
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纠纷打官司委托律师如何收费

以上这些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土地承包合同必须满足哪些条件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