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产纠纷 > 房屋租赁 > 外籍家庭如何申请公租房?

外籍家庭如何申请公租房?

来源:法否网 2025-09-14 00:01:10 8 人看过
立即咨询 咨询助手 当前在线

建议继续咨询我并更详细描述自身情况,以获得更多律师解答,24小时在线。

外籍家庭如何申请公租房?
外籍家庭如何申请公租房?

一、家庭只有一人在申请公租房时,能否获得住房保障?

1、可以申请公租房,但是需要满足公租房的申请条件。

2、公租房申请条件
申请人应年满18周岁,在主城区有稳定工作和收入来源,具有租金支付能力,符合政府规定收入限制的无住房人员、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3平方米的住房困难家庭、大中专院校及职校毕业后就业和进城务工及外地来主城区工作的无住房人员。但直系亲属在主城区具有住房资助能力的除外。

二、外地人如何申请公租房,有没有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
外地人申请公租房如下

1、填报申请表,提交户籍证明或居住证、身份证、劳动或工作合同、住房状况等资料;

2、住房保障部门受理申请,进行资格审核;

3、经过终审,符合条件的纳入轮候区。
法律依据
《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第九条
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经审核,对符合申请条件的申请人,应当予以公示,经公示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登记为公共租赁住房轮候对象,并向社会公开;对不符合申请条件的申请人,应当书面通知并说明理由。申请人对审核有异议,可以向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申请复核。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复核,并在15个工作日内将复核书面告知申请人。

听律网引用法规
[1]《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 第九条

三、"申请公租房需考虑的因素父母是否有房?"

你好,关于父母有房可以申请公租房吗这个问题,需要满足公租房申请条件  申请人应年满18周岁,在主城区有稳定工作和收入来源,具有租金支付能力,符合政府规定收入限制的无住房人员、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3平方米的住房困难家庭、大中专院校及职校毕业后就业和进城务工及外地来主城区工作的无住房人员。但直系亲属在主城区具有住房资助能力的除外。

四、外地人如何申请公租房

外地人申请公租房一、外地人申请公租房条件申请人都要出示每个人的户口本、身份证、暂住证、住房合同、(工作)劳动合同。有稳定工作(在工作半年以上)。二、收入标准限制单身人士月收入不高于2000元,

2人家庭月收入不高于3000元,超过2人的家庭人均月收入不高于1500元。三、无住房,申请人和共同申请人在主城区无私有产权住房、住房困难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3平方米的本市家庭(住房资助能力,申请人父母、子女或申请人配偶的父母在主城区拥有2套以上住房,且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5平方米以上)。

五、非京籍人员可申请公租房吗?

我不知道你哪个朋友告诉你的,但你听我的,对非京籍可申请公租房吗,是可以申请的,只要符合公租房的条件即可。公租房申请条件申请人应年满18周岁,在主城区有稳定工作和收入来源,具有租金支付能力,符合政府规定收入限制的无住房人员、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3平方米的住房困难家庭、大中专院校及职校毕业后就业和进城务工及外地来主城区工作的无住房人员。但直系亲属在主城区具有住房资助能力的除外。

六、外来务工人员如何申请公租房?条件是什么?

1、外来打工人员申请公租房要履行如下相关手续:

1、申请人应当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的规定,提交申请材料。

2、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经审核,对符合申请条件的申请人,应当予以公示,经公示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登记为公共租赁住房轮候对象,并向社会公开。

3、对登记为轮候对象的申请人,应当在轮候期内安排公共租赁住房。轮候期一般不超过5年。

4、公共租赁住房房源确定后,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应当制订配租方案并向社会公布。

5、配租方案公布后,轮候对象可以按照配租方案,到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进行意向登记。

6、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在15个工作日内对意向登记的轮候对象进行复审。

7、对复审通过的轮候对象,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可以采取综合评分、随机摇号等方式,确定配租对象与配租排序。

8、配租对象与配租排序确定后应当予以公示。公示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配租对象按照配租排序选择公共租赁住房。

9、配租对象选择公共租赁住房后,公共租赁住房所有权人或者其委托的运营单位与配租对象应当签订书面租赁合同。

10、公共租赁住房租赁期限一般不超过5年。拓展资料施行的《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下称《办法》)规定,本地及外来人员均可申请公共租赁住房,但申请人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应在本地稳定就业达到规定年限。

2、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在本地无住房或者住房面积低于规定标准
(二)收入、财产低于规定标准
(三)申请人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在本地稳定就业达到规定年限。具体条件由直辖市和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向社会公布。据此,外来打工人员也可以申请公租房。

七、产权变更公证申请材料

申办公证,当事人应当提交以下证明材料  

1、申请人的身份证及复印件,代办的,代理人应提交身份证件和授权委托书;  

2、出租房屋的所有权证书及复印件;  

3、出租共有的房屋应提交其他共有人同意出租的书面意见;  

4、草拟的房屋租赁合同(当事人可以请公证机关代为草拟);  

5、单位租赁私房的,承租方应当提交的批准文件;外地的个体工商户租赁经营用房的,应提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其进城经营的证明;  

6、其他有关证明材料。

八、外外来人申请公租房的申请材料和要求。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合法原则合法原则要求劳动合同的形式合法和合法。按照劳动合同法的限定,除非全日制用人外,都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必须具有必备条款,且不得违背法律限定。

2)平等原则平等原则要求劳动合同平等合法,用人单位不得以强势地位压制劳动者而制定显失平等的合同条款。

3)平等自愿原则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订立劳动合同时法律地位平等,订立劳动合同完全是出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两方的真实意思的表示,出于自愿而签订。

4)商量一致原则商量一致原则是指合同条款是经两方商量一致达到的,任何一方不得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另一方,不得逼迫订立劳动合同。

5)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是一项社会基本道德原则,为人处世均应当遵循该原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时要诚实,讲信用,不得欺诈另一方。劳动合同法的限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工作要求、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九、"单身人员是否可以申请公租房?"

1、不可以的。

2、《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承租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腾退公共租赁住房(一)提出续租申请但经审核不符合续租条件的;(二)租赁期内,通过购买、受赠、继承等方式获得其他住房并不再符合公共租赁住房配租条件的;(三)租赁期内,承租或者承购其他保障性住房的。承租人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公共租赁住房的所有权人或者其委托的运营单位应当为其安排合理的搬迁期,搬迁期内租金按照合同约定的租金数额缴纳。搬迁期满不腾退公共租赁住房,承租人确无其他住房的,应当按照市场价格缴纳租金;承租人有其他住房的,公共租赁住房的所有权人或其委托的运营单位可以向人民提讼,要求腾退公共租赁住房。

听律网引用法规
[1]《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 第三十一条

十、"申请公租房需要去户籍所在地的街道或居委吗?"

询问所在社区就好

十一、公租房申请时存在户口本上的四个人,能否申请?

申请要求申请人应年满18岁,在主城区有稳定工作和收入来源,具有租金支付本领,符合政府限定收入限制的无住房人员、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3平方米的住房困难家庭、大中专院校及职校毕业后就业和进城务工及外省来主城区工作的无住房人员。但直系亲属在主城区具有住房资助本领的除外。(一)有稳定工作是指与用人单位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且在主城区持续交纳6个月以上的社会保险费或住房公积金的人员;在主城区持续交纳6个月以上社会保险费且在主城区寓居6个月以上的灵敏就业人员和个体工商户;在主城区退休的人员;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工作人员。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的交纳时限从申请之日起往前计量。(二)收入限制准则是指单身人士月收入不高于2000元,

2人家庭月收入不高于3000元,超出2人的家庭人均月收入不高于1500元。市政府将经济发展水准、人均可支配收入、物价指数等因素的变化定期调整,并向社会公布。

十二、"公租房在外地上班也能申请的保障性住房"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符合下面的条件的,可去当地房管局申请。《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第七条 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在本地无住房或者住房面积低于规定标准;(二)收入、财产低于规定标准;(三)申请人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在本地稳定就业达到规定年限。具体条件由直辖市和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向社会公布。需准备材料

1、《公共租赁住房申请表》;

2、身份证或户口薄复印件;

3、工作单位提供的工作收入证明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的社会保险缴费证明;

4、住房情况证明;

5、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公租房申请流程1、申请家庭到户籍所在区建设(房管)局领取《公共租赁住房申请表Ⅰ》及其它相关表格。

2、属于《受理公告》申请对象范围的申请人填写好《申请表》到夫妻双方单位和家庭成员单位盖章后,在日常工作时间携带《申请表》、申请材料到户籍所在区建设(房管)局申请公示登记。

3、公示期间有异议的申请家庭社区通知提供相应证明材料。

4、经审核基本符合准入条件的申请人在《选房公告》规定的时间携带身份证、户口本及婚姻证明原件到户籍所在区建设(房管)局进行受理登记。经校验原件后,签字领取《受理单》。

5、申请家庭《选房公告》规定凭《受理单》到选房现场参加选房。

听律网引用法规
[1]《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 第七条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延伸阅读:
2023年廉租房与公租房有何不同
中介合同如何签署?
房屋买卖租赁纠纷找个律师收费多少钱?
2023年廉租房和公租房的主要差异是什么?
在工地上申请公租房怎么开居住证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以上这些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外籍家庭如何申请公租房?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