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类 > 行政诉讼 > 行政诉讼法原告主体资格如何认定?

行政诉讼法原告主体资格如何认定?

来源:法否网 2024-12-23 03:26:16 6 人看过
立即咨询 咨询助手 当前在线

建议继续咨询我并更详细描述自身情况,以获得更多律师解答,24小时在线。

行政诉讼法原告主体资格如何认定?
行政诉讼法原告主体资格如何认定?

一、《行政诉讼法》原告主体资格如何认定?


1、原告资格《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规定,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提起诉讼。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诉讼。

2、认定条件主体条件,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诉的具体行政行为。主张的权益是合法权益。主张的权益受到损害。

引用法规
[1《行政诉讼法》 第二十五条

二、行政诉讼主体资格是如何的,规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
行政诉讼主体资格的认定

1、主体条件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可诉的具体行政行为;

3、主张的权益受到损害;

4、主张的权益是合法权益;

5、主张的权益受到损害和行政行为有因果关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法院提起诉讼。第二十五条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提起诉讼。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诉讼。有权提起诉讼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诉讼。

引用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二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二十五条

三、行政诉讼被告主体如何确定?

(一)直接向法院起诉和经过行政复议以后向法院起诉被告的确定。
在我国,就救济途径而言,行政诉讼案件有两类
一类是经过行政复议以后再向人民法院起诉
另一类是不经过行政复议程序当事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前者称经行政复议的行政诉讼案件,后者称直接起诉的诉讼行政讼讼案件。
⑴、直接起诉的行政讼讼案件的被告的确定。《行政诉讼法》第25条第1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因此,直接起诉的行政讼讼案件的被告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⑵、经行政复议的行政诉讼案件被告的确定。
经行政复议的行政诉讼案件,是指经过行政复议程序之后,复议申请人对复议不服,继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案件。《行政诉讼法》第25条第2款规定“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二)、共同行政行为中被告的确定。
行政诉讼法》第25条第3款规定“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具体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这是说,当两个以上的行政主体作出同一个具体行政行为时,它们是共同被告。共同被告之间负有连带责任,当事人不能只选择其中一个作为诉讼对象。这里必须说明的是,共同被告的构成必须是作出同一具体行政行为的组织都是行政主体,非行政主体不能与行政主体组成共同被告。  
(三)、行政授权关系中被告的确定。
《行政诉讼法》第25条第4款规定“由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该组织是被告。”《行政诉讼若干问题解释》第20条、第21条的规定看,最高人民法院已把授权法的范围从“法律、法规”扩大到“规章”。据此,行政诉讼法意义上的“授权”,系指法律、法规与规章把某一国家行政职权设定给某一组织的行为。 
(四)行政委托关系中被告的确定。
《行政诉讼法》第25条第4款规定“由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行政诉讼若干问题解释》第21条又补充规定“行政机关在没有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的情况下,授权其内设机构、派出机构或者其他组织行政职权的,应当视为委托。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该行政机关为被告。”这些规定,明确了行政委托的特征与在行政委托关系中对被告的认定。  
(五)行政机关被撤销后被告的确定。
行政机关被撤销,在机构精间、改革中是常有的事。行政诉讼法对这种情况下被告如何确认作了规定。《行政诉讼法》第25条第5款规定“行政机关被撤销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从理论与实践上说,行政机关被撤销以后,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一个行政机关被撤销后,它原有的职权被并入到另一个行政机关之中,这时,这一被并入职权的行政机关属于“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被告得由它来承担。另一种情况是一个行政机关被撤销之后,它的职权没有被明确并入到另一个行政机关之中,这时,应由撤销其的行政机关作为“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被告得由它来承担。

引用法规
[1《行政诉讼法》 第25条
[1《行政诉讼法》 第25条
[2《行政诉讼法》 第25条
[1《行政诉讼法》 第25条
[1《行政诉讼若干问题解释》 第20条
[2《行政诉讼若干问题解释》 第21条
[1《行政诉讼法》 第25条
[1《行政诉讼若干问题解释》 第21条
[1《行政诉讼法》 第25条

四、民事诉讼的主体资格怎么确定?

民事诉讼的主体资格的确定是被告是原告认定的案件当事人。一个案件的成立,必须有原告和被告。原告在向法院起诉之前有自己主观上认定的被告。如果案件的原告不认定自己起诉的被告是侵害自己利益的当事人,他就不会对其进行起诉。

五、行政诉讼主体资格如何证明,有哪些相关的规定

法律分析
行政诉讼证明主体资格,需满足以下条件起诉人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具体行政行为侵害。起诉人与具体行政行为之间存在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只要具备上述两种情形中的一种,便可认定其符合行政诉讼的原告主体资格。
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起诉复议机关不作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

引用法规
[1《行政诉讼法》 第二十六条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延伸阅读:
行政许可法的原则与法律标准
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中哪些情形需要回避
行政诉讼上诉期限是多长时间有哪些相关规定
公司诉讼需要什么资料流程是怎样的?
工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

以上这些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行政诉讼法原告主体资格如何认定?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

  • 公司诉讼需要什么资料流程是怎样的?

    2025-08-013 人看过

    行政诉讼对保障一个国家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确保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利免受行政权力的侵害,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 行政许可法的原则与法律标准

    2025-08-016 人看过

    行政诉讼对保障一个国家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确保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利免受行政权力的侵害,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 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中哪些情形需要回避

    2025-07-3122 人看过

    行政诉讼对保障一个国家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确保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利免受行政权力的侵害,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 行政诉讼上诉期限是多长时间有哪些相关规定

    2025-07-3113 人看过

    行政诉讼对保障一个国家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确保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利免受行政权力的侵害,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 工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

    2025-07-3114 人看过

    行政诉讼对保障一个国家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确保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利免受行政权力的侵害,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