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遗产继承 > 遗产分割时间限制的法律依据

遗产分割时间限制的法律依据

来源:法否网 2025-10-11 05:33:03 4 人看过
立即咨询 咨询助手 当前在线

建议继续咨询我并更详细描述自身情况,以获得更多律师解答,24小时在线。

遗产分割时间限制的法律依据
遗产分割时间限制的法律依据

一、遗产分割法律依据有哪些?

【问题解析】
遗产分割的时间限制为三年。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法律依据】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点击快速获取专业回答】
如果有其他的法律问题烦恼,需要专业指导的话,可以直接在线咨询!

听律网引用法规
[1]《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1]《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二、遗产分割的时间限制,法律依据是什么?

律师解答
遗产分割的时间限制为三年。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温馨提示】这是当前问题的经验总结,不同地区的法院在审判尺度上有细微差别,办理案件一定要选择专业的律师,点击快速咨询,与律师一对一沟通法律诉求,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听律网引用法规
[1]《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1]《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三、遗产分割的时间限制和法律依据

【问题解析】
遗产分割的时间限制为三年。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点击快速获取专业回答】
专业的法律帮助,就在听律网法律在线咨询。

听律网引用法规
[1]《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1]《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四、遗产分割期限如何规定

遗产分割期限是三年的时间,继承开始之后,如果没有遗嘱的情况,按照法定的继承顺序进行继承,如果有遗嘱的情况,可以按照遗嘱的执行继承,分割的期限从被继承人死亡开始计算。

五、遗产分割有时间限制吗

遗产继承的年限专业说法应为遗产继承的诉讼时效。

1、现行《民法典》的规定,继承时限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至遗产分割完毕时结束。如果被继承人的遗产未分割完毕,其继承权则始终存在。也就是说遗产分配完毕前,继承人都有权要求依法获得分配。

2、如果被继承人遗产被分割完毕,继承人认为遗产分割损害其利益的,遗产继承诉讼时效为三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这里的二十年是指最长诉讼时效,自继承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就不能提起诉讼了。

六、遗产一直未分割有时间限制吗?

下面是对苏州社保转移需要什么手续问题的回答一、社保关系从苏州转往外地 二、报送材料

1.《职工养老保险手册》、《社会保险卡》;

2.经转出单位盖章;超支的,将《转移单》、《职工养老保险手册》交转入单位,由用人单位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续保手续。参保人员有视同缴费年限的,视同缴费记录不作转移,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的参保人员。 三、注意事项

1.欠缴社会保险费的,须补缴清后方可办理转移手续。

2.参保职工办理转移手续前、联系人及开户银行的全称与账号等)。

3.社保经办机构按规定转移基金。

4.办妥跨统筹地区转移手续后、办理对象 从苏州市(含所辖各市,至转入地社保经办机构申请转入。

4.转入地社保经办机构审核并受理转入申请后、本人签字的《苏州市区职工统筹范围内流动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单》(以下简称《转移单》),到转出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有关参保缴费一律通过“苏州市社会保险异地业务交互平台”传递。

3.参保人员按规定在转入地参加社会保险后,办理医保个人账户清算和社保关系异地转出手续、平江区。

七、遗产分割时协商不成怎么办?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人民法院如何调解?

父母老人一方去世后,除有约定的以外,应当先将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遗产由其配偶、子女、父母继承,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八、继承遗产之后,遗产一直未分割有时间限制吗?

遗产一直未分割有时间限制,《民法典》(

2021.

01.01生效)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故此任何遗产的可能继承者,若是对遗产的继承有异议,那么求必须要在限定的诉讼时效范围内,向司法机关主张权益,否则超过时间限制后,可能会导致其无法继承遗产。

听律网引用法规
[1]《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九、遗产诉讼时限从何时开始提起?

从取保之日起算。 如需法律帮助,能够直接联系本律师,本律师解决过大量的各种类型诉讼案件,有着丰富的法律实战经验,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

十、遗产继承的期限遗嘱继承、遗赠、继承继承。

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遗产继承没有时间限制。继承开始后,遗产分配完毕前,继承人都有权要求依法获得分配。但超过法定期限的,当事人不能再通过到诉讼的方式处理,只能自行协商处理。遗产继承是指生前享有财产因死亡而转移给他人的死者为被继承人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财产为遗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被继承人的合法遗嘱承接被继承人遗产的人为继承人继承人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或者被继承人所立的合法遗嘱享有的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就是继承权。

十二、遗产分配的期限时间限制

通常情况下是无时间限定的,但是最长不能超出20年。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延伸阅读:
什么是遗嘱执行人呢?
遗产分割时间限制的法律依据
民法典遗嘱可以作为继承权证明吗
遗嘱指定监护人需要满足的条件
对不尽扶养义务的继承人可以少分遗产吗

以上这些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遗产分割时间限制的法律依据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

  • 遗嘱指定监护人需要满足的条件

    2025-10-116 人看过

    遗产继承是指生前享有财产因死亡而转移给他人的死者为被继承人。遗产继承的方式有四种遗嘱继承、遗赠、遗赠抚养协议、法定继承。

  • 遗产分割时间限制的法律依据

    2025-10-114 人看过

    遗产继承是指生前享有财产因死亡而转移给他人的死者为被继承人。遗产继承的方式有四种遗嘱继承、遗赠、遗赠抚养协议、法定继承。

  • 对不尽扶养义务的继承人可以少分遗产吗

    2025-10-112 人看过

    遗产继承是指生前享有财产因死亡而转移给他人的死者为被继承人。遗产继承的方式有四种遗嘱继承、遗赠、遗赠抚养协议、法定继承。

  • 什么是遗嘱执行人呢?

    2025-10-112 人看过

    遗产继承是指生前享有财产因死亡而转移给他人的死者为被继承人。遗产继承的方式有四种遗嘱继承、遗赠、遗赠抚养协议、法定继承。

  • 民法典遗嘱可以作为继承权证明吗

    2025-10-112 人看过

    遗产继承是指生前享有财产因死亡而转移给他人的死者为被继承人。遗产继承的方式有四种遗嘱继承、遗赠、遗赠抚养协议、法定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