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贪污受贿辩护 > 行贿2万如何处罚?

行贿2万如何处罚?

来源:法否网 2025-07-27 01:26:30 13 人看过
立即咨询 咨询助手 当前在线

建议继续咨询我并更详细描述自身情况,以获得更多律师解答,24小时在线。

行贿2万如何处罚?
行贿2万如何处罚?

一、2万元贿赂如何处罚?

您好!关于您咨询的“行贿2万,怎么处罚?”问题回复如下 因行贿1万元以上并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相关法律规定如下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行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三百九十条 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其他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行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行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的;  (二)行贿数额在十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向三人以上行贿的;  

2.将违法所得用于行贿的;  

3.为实施违法犯罪活动,向负有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行贿,严重危害民生、侵犯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  

4.向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的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影响行政执法和司法公正的;

听律网引用法规
[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行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 第三百九十条
[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行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条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行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三百九十条

二、单位行贿2万元如何处罚?

行为人构成走私文物罪既遂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是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二款、第四款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黄金、白银和其他贵重金属或者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珍贵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本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条各款的规定处罚。

听律网引用法规
[1]《刑法》 第一百五十一条

三、行贿罪2万会被批捕吗?规定是什么?

行贿罪2万如果满足以下条件,会进行批捕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可能实施犯罪的;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等社会危险性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
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
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
【温馨提示】
如果以上回答没有找到你满意的答案,可点击咨询按钮与律师一对一在线咨询,我们将为您更加详细的解答所遇到的法律问题。

听律网引用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八十九条

四、行贿3万以下的处罚法律规定

相关的法律规定,行贿的金额在3万元以下,如果不满1万元的话,那么是不构成行贿罪的。但是如果在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量刑标准是在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是职业,并且需要处以罚金。

五、贿罪与贿赂罪的区分

你好,多次给回扣每次小于一万元的构成行贿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条、第条,【行贿罪】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在经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对犯行贿罪的处罚】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六、行贿50万的行政处罚,如何判决?

行贿50万属于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390条第1款的规定,犯行贿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行贿罪的认定,认定行贿罪,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行贿罪与馈赠礼物的界限看行为人在给予国家工作人员礼物时,主观上是否有利用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便利,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犯罪目的。(二)行贿罪与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的界限1、犯罪主体不同。行贿罪只能由自然人实施;而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则既可以由自然人实施,也可以由单位实施。

2、犯罪客体和对象不同。行贿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务行为的廉洁性,犯罪对象只限于国家工作人员;而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犯罪对象只能是公司、企业中除国家工作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听律网引用法规
[1]《刑法》 第390条

七、"单位行贿2万怎么处罚?"

法律分析一般会处以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行贿是一种性质非常恶劣的违法犯罪的行为,对于维持我国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产生了非常负面的影响。如果协会的金额在2万,一般会处以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 【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为谋取不正当商业利益,给予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以财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律师提示以上是为大家整理的“单位行贿2万怎么处罚?”相关。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可以点击页面按钮咨询,我们安排专业律师为您答疑。相关补充1刑事案件请律师的流程1、向律师事务所委托,并交纳辩护费用;

2、由律师事务所指派律师或者按委托人的指名为当事人指派律师;

3、被指派的律师要填写刑事收案表,并由律师事务所开具《辩护委托书》;

4、律师应将委托书一份交给委托人,一份交给人民法院,另一份应妥善保留,待结案后收入辩护案卷存档。相关补充2刑事案件哪些特殊情况需要律师单独收费(一)刑事案件的嫌疑人、被告人同时涉及数个罪名或数个犯罪事实,可以涉及的罪名或犯罪事实分别收费。(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民事诉讼部分按民事诉讼案件标准收费。(三)代理刑事诉讼案件的投诉,按一审收费标准执行。(四)重大、疑难、复杂的诉讼案件由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协商,可以在规定标准的5倍以内协商确定费用。重大、困难、复杂事件的认定标准和相关方法由市律师协会另行制定,由市价格主管部门和市司法行政部门申报。(五)上述收费标准,除另有说明外,是指诉讼案件一审阶段的收费标准。单独代理二审、死刑审查、再审、执行案件的,按照一审阶段的收费标准执行。曾经代理过一阶段的,从下一阶段开始减半征收。

听律网引用法规
[1]《刑法》 第一百六十四条

八、行贿2万元的处罚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解答如下, 两万元一般不认为是犯罪。但是,如果的货物是国家禁止进口货物的,如枪支弹药、淫秽物品、毒品等等,即使价值数额不大,仍会构成罪、毒品罪,需要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货物不构成犯罪的处罚通常情况下,货物不构成犯罪的,只需要承担行政责任就可以了,对行为的行政处罚,一般有没收货物、违法所得、罚款及行政拘留。至于罚款多少以及行政拘留多少天,就需要结合具体案情来定了,但是按照法律规定,通常罚款是应缴税额的3倍,而行政拘留最高15天。因此,普通货物价值2万元的,尽管不构成罪的,但是仍然要受到相关行政处罚的。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延伸阅读:
如何认定贪污罪数额贪污罪的数额是怎么规定的
多次行贿行贿人三次司法实践怎么处理的
行贿罪2万会进行批捕吗规定是什么行贿赂罪2万元
下属给领导送礼是否算贿赂规定的是什么
单位行贿的后果!

以上这些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行贿2万如何处罚?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