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体工商户如何纳税
个体工商户纳税的方式如下1、个体工商户从事的是经销,加工或者是劳务服务的,应缴纳增值税,从事餐饮服务的应缴纳增值税;
2、小规模的个体工商户缴纳的税率则是3%,大部分城市的工商管理政策优惠会对月收入2万元以下的个体工商户实行免征;
3、个体工商户还有一种查账征收,是税务局个体工商户提供的财务报表进行核实征收。具有一定情形的个体工商户,税务部门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实行核定征收。核定征收也就是税务局你的营业状况给你设定一个缴税标准,每个月按此标准定额缴税;
4、对生产经营规模小又确实没有建账能力的个体工商户,税务部门通常会对其实行定期定额征收。
一、个体工商户纳税标准
1、销售商品的缴纳3%增值税,提供服务的缴纳5%营业税;
2、同时按缴纳的增值税和营业税之和缴纳城建税、教育费附加;
3、还有就是缴纳2%左右的个人所得税;
4、如果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是免征增值税或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也免征;
5、税务部门对个体工商户一般都实行定期定额办法执行,也就说会按区域、地段、面积、设备等核定给你一个月应缴纳税款的额度。
二、个体交税需要的材料如下
1、营业执照副本或其他核准执业证件原件及其复印件;
2、有组织机构代码证书的个体工商户,提供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副本原件及其复印件;
3、业主身份证原件及其复印件,复印件粘贴在税务登记表的相应位置上;
4、注册地址和实际生产、经营地址证明产权证、租赁协议原件及其复印件。
总之,个体工商户纳税可以通过查账征收的税款、定期定额征收等方式纳税。个体交税一把需要营业执照副本或其他核准执业证件原件及其复印件等材料。
【温馨提示】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
3~15分钟获得解答!
二、个体工商户如何纳税
个体工商户应该这样纳税1、个体工商户从事的是经销,加工或者是劳务服务的,应缴纳增值税,从事餐饮服务的应缴纳营业税。
2、小规模的个体工商户缴纳的税率则是3%,大部分城市的工商管理政策优惠会对月收入2万元以下的个体工商户实行免征。
3、个体工商户一般都是核定征收,也就是税务局你的营业状况给你设定一个缴税标准,每个月按此标准定额缴税。
4、个体工商户还有一种查账征收,是税务局个体工商户提供的财务报表进行核实征收。
三、个体工商户如何缴纳税费?
1、查账征收的,个体工商户办理工商登记后,到税务局办理税费种认定,国税增值税,地税个人所得税附加税,如果是核定发票领购金额的话,销售额低于三万是免征增值税的同样地税城建教育附加地方教育附加也免了,季度销售额三十万以下免征教育附加地方教育附加,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话要看地方,不同地方起征点定的可能不一样,记住按时申报,无论有没有税款都要进行申报,否则行为逾期申报被处罚了就得不偿失了。
2、核定征收,核定征收的税务部门对个体工商户一般都实行定期定额办法执行,也就是按区域、地段、面积、做了定额,如果定额三万以下,每月可免税开发票三万元;如果定额三万以上,或当月开发票超过三万元,取定额和开发票金额两项之间高的那一个,收百分之三的税,地税要收百分之一点多至两点多不等的增值税附加税。
四、"个体工商户如何纳税"
1、一般情况下,办完个体工商户登记的当月就要申报纳税了,没有收入的也要零申报。
2、个体工商户有定期定额征收,由当地税务机关核定,期限是按季,半年,年,不能超过一年。
3、个体工商户按经营所得纳税的,如果有税控开票系统,对已开具的发票信息完成远程抄报税就可以了,使用“增值税税控系统”网上完成抄报税操作,没有的就携带税控盘或金税盘到所属办税服务厅自助机办理。
4、抄报税后,登录所属省国税网上办税服务厅,登录,按“填写顺序”“填写要求”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上报,大概3分钟完成上报处理。
5、如果有签订三方协议,可以在网站上直接扣款缴费,没有就要到窗口。
6、个体工商户业主的工资在税前不得扣除,分不清个人家庭费用的,实际经营的40%视为经营费用可以在税前扣除。
7、个体工商户每月不超过3万,季度不超过9万,免税,条文见国家税务总局令第35号,国家税务总局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税办法。
五、个体工商户应缴纳哪些税款?
个体工商户应按照税务部门的规定正确建立账簿,准确进行核算。对账证健全、核算准确的个体工商户,税务部门对其实行查账征收;对生产经营规模小又确无建账能力的个体工商户,税务部门对其实行定期定额征收;具有一定情形的个体工商户,税务部门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实行核定征收。
《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 第三十七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确有困难,需要延期的,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向税务机关提出书面延期申请,经税务机关核准,在核准的期限内办理。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因不可抗力,不能按期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的,可以延期办理;但是,应当在不可抗力情形消除后立即向税务机关报告。税务机关应当查明事实,予以核准。
引用法规
[1]《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 第三十七条
六、个体工商户纳税程序
1、一般情况下,办完个体工商户登记的当月就要申报纳税了,没有收入的也要零申报。
2、个体工商户有定期定额征收,由当地税务机关核定,期限是按季,半年,年,不能超过一年。
3、个体工商户按经营所得纳税的,如果有税控开票系统,对已开具的发票信息完成远程抄报税就可以了,使用“增值税税控系统”网上完成抄报税操作,没有的就携带税控盘或金税盘到所属办税服务厅自助机办理。
4、抄报税后,登录所属省国税网上办税服务厅,登录,按“填写顺序”“填写要求”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上报,大概3分钟完成上报处理。
5、如果有签订三方协议,可以在网站上直接扣款缴费,没有就要到窗口。
6、个体工商户业主的工资在税前不得扣除,分不清个人家庭费用的,实际经营的40%视为经营费用可以在税前扣除。
7、个体工商户每月不超过3万,季度不超过9万,免税,条文见国家税务总局令第35号,国家税务总局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税办法。
七、个体工商户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解答如下, 个体工商户交税的方法1、办完个体工商户登记当月申报纳税;
2、个体工商户有定期定额征收,由当地税务机关核定,期限按季、半年、年;
3、个体工商户按经营所得纳税的,如果有税控开票系统,对已开具的发票信息完成远程抄报税;
4、抄报税后,登录所属省国税网上办税服务厅,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上报;
5、如果有签订三方协议,可以在网站上直接扣款缴费;
6、个体工商户业主的工资在税前不得扣除,分不清个人家庭费用的,实际经营的40%视为经营费用可以在税前扣除;
7、个体工商户每月不超过3万,季度不超过9万免税。《个体工商户条例》第十七条登记机关和有关应当在其政府网站和办公场所,以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布个体工商户申请登记和行政许可的条件、程序、期限、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和收费标准等事项。 登记机关和有关应当为申请人申请行政许可和办理登记提供指导和查询服务。第十八条个体工商户在领取营业执照后,应当依法办理税务登记。 个体工商户税务登记发生变化的,应当依法办理变更或者注销税务登记。
引用法规
[1]《个体工商户条例》 第十七条
[2]《个体工商户条例》 第十八条
八、个体工商户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对于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个人所得税法》第九条有这样的条款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的税款,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由纳税义务人在次月十五日内预缴,年度终了后三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适用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税款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低一级为5,最高一级为35,共5级。 所以法律规定了个体工商户的个人所得税项目需要每个月申报,并在次月十五日内预缴。按月申报同按年的五级累进税率计算,因为每个月份都可以按累计的应纳税所得和税率表对应税率计算应纳税额,到年底就是12个月(全年)的累计数了。当然当月计算的应纳税额要扣除本月之前累计已缴数,才是当月实际应缴税额。
引用法规
[1]《个人所得税法》 第九条有这样的条
九、个体工商户需要报税吗?纳税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个体户需要报税的。个体工商户一般为增值税的小规模纳税人,纳税办法由税务确定。个体工商户纳税标准1、销售商品的缴纳3%增值税,提供服务的缴纳5%营业税。2、同时按缴纳的增值税和营业税之和缴纳城建税、教育费附加。
3、还有就是缴纳2%左右的个人所得税了。个体工商户查账征收的1、按营业收入交5%的营业税2、附加税费1城建税按缴纳的营业税的7%缴纳;2教育费附加按缴纳的营业税的3%缴纳;3地方教育费附加按缴纳的营业税的1%缴纳;4按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实行5%-
35%的的超额累进税率。核定征收的税务部门对个体工商户一般都实行定期定额办法执行,也就是按区域、地段、面积、设备等核定给你一个月应缴纳税款的额度。开具发票金额小于定额的,按定额缴纳税收,开具发票超过定额的,超过部分按规定补缴税款。 如果达不到增值税起征点的(月销售额5000-20000元,各省有所不同),可以免征增值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十、个体工商户的税收申报与缴纳
1、个体工商户的个人所得税是必须申报缴纳的。
2、申报缴纳的步骤是 1打开地税网; 2选择申报缴纳,点击个人所得税明细申报,实际情况填写,点击提交,即显示申报成功。 《个人所得税法》第九条规定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的税款,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由纳税义务人在次月十五日内预缴,年度终了后三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所以法律规定了个体工商户的个人所得税项目需要每个月申报,并在次月十五日内预缴。按月申报同按年的五级累进税率计算并不矛盾,因为每个月份都可以按累计的应纳税所得和税率表对应税率计算应纳税额,到年底就是12个月(全年)的累计数了。当然当月计算的应纳税额要扣除本月之前累计已缴数,才是当月实际应缴税额。
引用法规
[1]《个人所得税法》 第九条
十一、个体工商户如何纳税?工商执照办理后,需要缴纳哪些税金?
个体工商户纳税采用三?种税收制度查账征收的税款;定期定额征收;核定征收。一、查账征收的1、按营业收入交5%的营业税2、附加税费1城建税按缴纳的营业税的7%缴纳;2教育费附加按缴纳的营业税的3%缴纳;3地方教育费附加按缴纳的营业税的1%缴纳;4按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实行5%-
35%的的超额累进税率。二、个体工商户纳税标准1、销售商品的缴纳3%增值税,提供服务的缴纳5%营业税。
2、同时按缴纳的增值税和营业税之和缴纳城建税、教育费附加。
3、还有就是缴纳2%左右的个人所得税了。
4、个体工商户月营业额超过3万元才需缴纳营业税。以下的,是免征增值税或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也免征。
十二、个体工商户缴税方式法律法规
我国个体工商户缴税方式1、一般情况下,办完个体工商户登记的当月就要申报纳税了,没有收入的也要零申报。
2、个体工商户有定期定额征收,由当地税务机关核定,期限是按季,半年,年,不能超过一年。
3、个体工商户按经营所得纳税的,如果有税控开票系统,对已开具的发票信息完成远程抄报税就可以了,使用“增值税税控系统”网上完成抄报税操作,没有的就携带税控盘或金税盘到所属办税服务厅自助机办理。
4、抄报税后,登录所属省国税网上办税服务厅,登录,按“填写顺序”“填写要求”填写申报,上报,大概3分钟完成上报处理。
5、如果有签订三方协议,可以在网站上直接扣款缴费,没有就要到窗口。
6、个体工商户业主的工资在税前不得扣除,分不清个人家庭费用的,实际经营的40%视为经营费用可以在税前扣除。
7、个体工商户每月不超过3万,季度不超过9万,免税,条文见国家税务总局令第35号,国家税务总局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税办法。
以上这些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个体工商户如何纳税?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
工商税务中的工商一般指工商行政管理局,税务则是指税收管理职能部门,它们有各自的职责范围,承担相应的执法和管理责任。
工商税务中的工商一般指工商行政管理局,税务则是指税收管理职能部门,它们有各自的职责范围,承担相应的执法和管理责任。
工商税务中的工商一般指工商行政管理局,税务则是指税收管理职能部门,它们有各自的职责范围,承担相应的执法和管理责任。
工商税务中的工商一般指工商行政管理局,税务则是指税收管理职能部门,它们有各自的职责范围,承担相应的执法和管理责任。
工商税务中的工商一般指工商行政管理局,税务则是指税收管理职能部门,它们有各自的职责范围,承担相应的执法和管理责任。
工商税务中的工商一般指工商行政管理局,税务则是指税收管理职能部门,它们有各自的职责范围,承担相应的执法和管理责任。
工商税务中的工商一般指工商行政管理局,税务则是指税收管理职能部门,它们有各自的职责范围,承担相应的执法和管理责任。
工商税务中的工商一般指工商行政管理局,税务则是指税收管理职能部门,它们有各自的职责范围,承担相应的执法和管理责任。
工商税务中的工商一般指工商行政管理局,税务则是指税收管理职能部门,它们有各自的职责范围,承担相应的执法和管理责任。
工商税务中的工商一般指工商行政管理局,税务则是指税收管理职能部门,它们有各自的职责范围,承担相应的执法和管理责任。
工商税务中的工商一般指工商行政管理局,税务则是指税收管理职能部门,它们有各自的职责范围,承担相应的执法和管理责任。
工商税务中的工商一般指工商行政管理局,税务则是指税收管理职能部门,它们有各自的职责范围,承担相应的执法和管理责任。
工商税务中的工商一般指工商行政管理局,税务则是指税收管理职能部门,它们有各自的职责范围,承担相应的执法和管理责任。
工商税务中的工商一般指工商行政管理局,税务则是指税收管理职能部门,它们有各自的职责范围,承担相应的执法和管理责任。
工商税务中的工商一般指工商行政管理局,税务则是指税收管理职能部门,它们有各自的职责范围,承担相应的执法和管理责任。
工商税务中的工商一般指工商行政管理局,税务则是指税收管理职能部门,它们有各自的职责范围,承担相应的执法和管理责任。
工商税务中的工商一般指工商行政管理局,税务则是指税收管理职能部门,它们有各自的职责范围,承担相应的执法和管理责任。
工商税务中的工商一般指工商行政管理局,税务则是指税收管理职能部门,它们有各自的职责范围,承担相应的执法和管理责任。
工商税务中的工商一般指工商行政管理局,税务则是指税收管理职能部门,它们有各自的职责范围,承担相应的执法和管理责任。
工商税务中的工商一般指工商行政管理局,税务则是指税收管理职能部门,它们有各自的职责范围,承担相应的执法和管理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