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赔偿 > 交通事故主次人员赔偿的标准是多少?

交通事故主次人员赔偿的标准是多少?

来源:法否网 2025-08-06 18:47:56 5 人看过
立即咨询 咨询助手 当前在线

建议继续咨询我并更详细描述自身情况,以获得更多律师解答,24小时在线。

交通事故主次人员赔偿的标准是多少?
交通事故主次人员赔偿的标准是多少?

一、主次人员赔偿标准车祸主次人员的赔偿标准

你的问题我在听律网的解答如下

1、在交通事故处理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交警的事故认定书上认定一方负主要责任。但主次最终要体现在多少比例上才有意义。如果你认为主要责任是指90%,我认为主要责任是指51%,到底主要责任是指百分之多少呢如果没有法律规定,会让当事人无所适从。实践中,有些保险合同条款中,规定了所谓主要责任、次要责任的比例,但是也不绝对一样,有规定主要责任是60%,也有规定是70%。可是,这个比例的法律依据到底从何而来呢,却很少有人能弄清楚。

2、事实上,作为《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配套法规,2004年公安部颁布的《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五条规定,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交通事故的,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并没有规定具体的比例。目前,可以了解到的其它唯一一个法律法规依据是1993年5月19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1993年6月10日北京市公安局发布的《北京市实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若干规定》,其中的第六条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者应按照所负交通事故责任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负全部责任者,承担符合规定损失的100%;负主要责任者,承担符合规定损失的60%至80%;负同等责任者,各承担符合规定损失的50%;负次要责任者,承担符合规定损失的20%至40%;三方以上的交通事故责任者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参照上述原则确定。不过,《北京市实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若干规定》早在1999年就失效了。所以,可以肯定的说,目前对于责任具体的比例划分,已经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了。但在司法实践中,大家约定俗成、反复使用,就形成了交通事故主次责任赔偿。我们今天还是可以感受到该惯例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确定责任比例,实际上成了法官一种酌情确定的情形,从55%至90%,都是有可能的。目前,在司法实践中,大部分的判决还是以70%和30%确定主次责任的承担比例。

听律网引用法规
[1]《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四十五条
[1]《北京市实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若干规定》 第六条

二、交通事故主次人员赔偿标准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1、在交通事故处理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交警的事故认定书上认定一方负主要责任。但主次最终要体现在多少比例上才有意义。如果你认为主要责任是指90%,我认为主要责任是指51%,到底主要责任是指百分之多少呢如果没有法律规定,会让当事人无所适从。实践中,有些保险合同条款中,规定了所谓主要责任、次要责任的比例,但是也不绝对一样,有规定主要责任是60%,也有规定是70%。可是,这个比例的法律依据到底从何而来呢,却很少有人能弄清楚。

2、事实上,作为《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配套法规,2004年公安部颁布的《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五条规定,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交通事故的,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并没有规定具体的比例。目前,可以了解到的其它唯一一个法律法规依据是1993年5月19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1993年6月10日北京市公安局发布的《北京市实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若干规定》,其中的第六条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者应按照所负交通事故责任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负全部责任者,承担符合规定损失的100%;负主要责任者,承担符合规定损失的60%至80%;负同等责任者,各承担符合规定损失的50%;负次要责任者,承担符合规定损失的20%至40%;三方以上的交通事故责任者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参照上述原则确定。不过,《北京市实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若干规定》早在1999年就失效了。所以,可以肯定的说,目前对于责任具体的比例划分,已经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了。但在司法实践中,大家约定俗成、反复使用,就形成了交通事故主次责任赔偿。我们今天还是可以感受到该惯例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确定责任比例,实际上成了法官一种酌情确定的情形,从55%至90%,都是有可能的。目前,在司法实践中,大部分的判决还是以70%和30%确定主次责任的承担比例。

听律网引用法规
[1]《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四十五条
[1]《北京市实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若干规定》 第六条

三、主次责任赔偿标准

1、在交通事故处理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交警的事故认定书上认定一方负主要责任。但主次最终要体现在多少比例上才有意义。如果你认为主要责任是指90%,我认为主要责任是指51%,到底主要责任是指百分之多少呢如果没有法律规定,会让当事人无所适从。实践中,有些保险合同条款中,规定了所谓主要责任、次要责任的比例,但是也不绝对一样,有规定主要责任是60%,也有规定是70%。可是,这个比例的法律依据到底从何而来呢,却很少有人能弄清楚。

2、事实上,作为《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配套法规,2004年公安部颁布的《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五条规定,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交通事故的,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并没有规定具体的比例。目前,可以了解到的其它唯一一个法律法规依据是1993年5月19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1993年6月10日北京市公安局发布的《北京市实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若干规定》,其中的第六条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者应按照所负交通事故责任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负全部责任者,承担符合规定损失的100%;负主要责任者,承担符合规定损失的60%至80%;负同等责任者,各承担符合规定损失的50%;负次要责任者,承担符合规定损失的20%至40%;三方以上的交通事故责任者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参照上述原则确定。不过,《北京市实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若干规定》早在1999年就失效了。所以,可以肯定的说,目前对于责任具体的比例划分,已经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了。但在司法实践中,大家约定俗成、反复使用,就形成了交通事故主次责任赔偿。我们今天还是可以感受到该惯例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确定责任比例,实际上成了法官一种酌情确定的情形,从55%至90%,都是有可能的。目前,在司法实践中,大部分的判决还是以70%和30%确定主次责任的承担比例。

听律网引用法规
[1]《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四十五条
[1]《北京市实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若干规定》 第六条

四、军人交通事故赔偿标准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交通事故赔偿项目,是指交通事故当中肇事者给予受害者的赔偿所包含的项目,主要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营养费、鉴定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赔偿金。《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17条、第18条的规定(一)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的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二)受害人因伤致残的赔偿项目除第1项外还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上述如果没有解决您的问题,可以咨询听律网网专业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法律解答。

听律网引用法规
[1]《人身损害赔偿解释》 第17条
[2]《人身损害赔偿解释》 第18条

五、交通事故中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和人身伤害赔偿标准

交通事故赔偿标准,是指因交通事故造成损失,肇事者向受害者、保险公司对承保车辆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所依据的标准,包括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和财产损失赔偿标准。其中对于人身损害赔偿标准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执行。具体赔偿标准规定如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抢救治疗情况赔偿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听律网引用法规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七条

六、交通意外主次责任赔偿金额如何确定?

第15条机敏车之间发生交通意外的,超出第三者职责强制保险限额的部分,按照下列限定承受赔偿职责  (一)负全部职责者承受100%  (二)负主要职责承受70%—

80%  (三)负同等职责承受50%  (四)次要职责承受20%—

30%  (五)无职责者不承受  非机敏车之间、非机敏车、路人之间发生交通意外的,参照前款限定承受赔偿职责。  机敏车与非机敏车、路人交通意外职责承受比例  第16条机敏车与非机敏车、路人发生交通意外,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的限定,需要减轻机敏车方赔偿职责的,能够按照下列限定由机敏车方承受赔偿职责  (六)主要职责承受90%  (七)同等职责承受60%  (八)次要职责承受40%  在高速公路、全封闭汽车专用公路等封闭道路途发生交通意外的,无职责承受5%,但最高金额不超出5000元;在其他道路途发生交通意外的,无职责承受10%,但赔偿金额最高不超出1万元。

听律网引用法规
[1]《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76条

七、"车祸受害人索赔标准标准"

交通事故责任应以交警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为准确定。至于赔偿事宜,建议先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的,可以让对方向法院起诉好了。

八、"交通事故主次责任赔偿比例"

1、在交通事故中负全部责任的,承担100%的赔偿责任;在交通事故中负主要责任的,承担80%的赔偿责任;在交通事故中负同等责任的,承担60%的赔偿责任;在交通事故中负次要责任的,承担40%的赔偿责任;无责任的,承担10%的赔偿责任;

2、在交通事故中负全部责任的,承担100%的赔偿责任;在交通事故中负主要责任的,承担80%的赔偿责任;在交通事故中负同等责任的,承担60%的赔偿责任;在交通事故中负次要责任的,承担40%的赔偿责任;无责任的,承担10%的赔偿责任。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延伸阅读:
在发生工伤和交通事故时能同时赔偿吗?
交通事故中的伤者在医疗事故中死亡如何补偿
发生交通事故各负一半责任可是对方不肯赔偿住院之外的费
交通事故误工费和护理费赔偿标准是多少2023规定是什么
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赔偿时间是几年?

以上这些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交通事故主次人员赔偿的标准是多少?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