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法律知识 > 工伤赔偿 > 工伤赔偿标准 > 职工工伤为十级伤残一次性领取多少补助金

职工工伤为十级伤残一次性领取多少补助金

来源:法否网 2025-11-09 09:10:20 24 人看过
立即咨询 咨询助手 当前在线

建议继续咨询我并更详细描述自身情况,以获得更多律师解答,24小时在线。

职工工伤为十级伤残一次性领取多少补助金
职工工伤为十级伤残一次性领取多少补助金

一、职工工伤十级伤残可以一次性领多少补助金?

1、工伤职工评定为十级伤残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7个月本人工资,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时,享有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是由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规定的,或者以所在省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计算,或者以本人工资计算,这里的本人工资是指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2、《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六十四条 本条例所称工资总额,是指用人单位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本条例所称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听律网引用法规
[1]《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七条
[2]《工伤保险条例》 第六十四条

二、申报工伤后,是否可以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1.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就业补助金,是鉴定为五至十级工伤职工劳动关系解除时的工伤保险待遇,其中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是旧伤复发的补偿,一次性就业补助金是对影响再就业的补偿,劳动合同期满续签的,该两项影响均不存在,不能享受。

2.《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听律网引用法规
[1]《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七条

三、五级伤残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伤残补助金和医疗补助金的计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工伤造成五级伤残的,劳动者可以获得18个月本人工资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六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听律网引用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六条

四、工伤保险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伤残津贴的计算方法

在我们国家,如果遭遇到工伤的话,那么用人单位是需要进行相关的赔偿的,在这个赔偿当中也存在着工伤保险,工伤保险会赔付职工,因为工作性的伤害所导致的伤残。因此很多人都想要清楚的了解一下。工伤保险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规定是什么?

五、工伤十级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是多少?

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也就是44100元。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3万元;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1.

5万元。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三)依据《江苏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第二十七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至十级伤残,按照《条例》规定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时,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的基准标准为五级20万元,六级16万元,七级12万元,八级8万元,九级5万元,十级3万元。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基准标准为五级9.5万元,六级8.5万元,七级4.5万元,八级3.5万元,九级2.5万元,十级1.5万元。
(四)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可以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水平等情况,在基准标准基础上上下浮动不超过20确定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标准,并报省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备案。患职业病的工伤职工,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发40。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基准标准的调整,由省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省财政部门报省人民政府批准确定。
(五)扩展资料依据《江苏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第二十五条 工伤职工的停工留薪期应当凭职工就诊的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或者签订服务协议的工伤康复机构出具的休假证明确定。停工留薪期超过12个月的,需经设区的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设区的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停工留薪期结论为最终结论。在停工留薪期间,用人单位不得与工伤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六)第二十八条 工伤职工本人提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且解除劳动关系时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按照下列标准执行不足5年的,按照全额的80支付;不足4年的,按照全额的60支付。不足3年的,按照全额的40支付;不足2年的,按照全额的20支付;不足1年的,按照全额的10支付,但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的情形除外。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或者按照规定办理退休手续的,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听律网引用法规
[1]《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七条
[1]《江苏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 第二十七条
[1]《江苏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 第二十五条
[2]《江苏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 第二十八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八条

六、工伤十级伤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计算公式。

1、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3万元;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2、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听律网引用法规
[1]《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七条

七、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在解除劳动合同时是否可以领取?

一次性就业补助金由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有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两样都能享有。

八、"一次性就业补贴金公司因单位解除工人而拒付是否合法?"

当然决裂法,解除劳动关系,这三种赔偿都必须有,还有停工留薪治疗期的薪水。

九、"十级伤残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和就业补助金公司不支付合理吗?"

当然不合理,解除劳动关系,这三种赔偿都必须有,还有停工留薪治疗期的工资。

十、工伤十级伤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领取流程

用人单位掌握证据的,向仲裁庭申请用人单位提供。工伤职工因为用人单位少报缴费工资,未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导致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降低,依照法律规定向用人单位补足差额。可以现与用人单位协商,协商补偿,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第六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如果用人单位通过银行发放工资的,可以打印工资卡银行流水作为证据。用人单位发放工资,应当制作有工资表,按法律规定工资表至少保存两年,可以向仲裁庭提出由用人单位提供。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六条用人单位应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可由其亲属或委托他人代领。用人单位可委托银行代发工资。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

听律网引用法规
[1]《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 第六条
[1]《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六条

十一、工伤八级残一次性伤残补贴金领取时限规定

无限制,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由公司支付。易成律师团队——以易为道,以律为器,易成万事。以团队的力量,整合各方资源,凝聚各方智慧,为当事人谋求最优利益。期望能与您愉快合作!

十二、一次性医疗补贴金和一次性就业补贴金的计算公式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 工人因工致残被判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贴金,准则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薪水,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薪水,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薪水,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薪水;(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工人本人提议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贴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贴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贴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贴金的具体准则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限定。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延伸阅读:
因工死亡,2023年工伤赔偿范围
九级工伤赔偿标准是多少劳动能力鉴定标准是什么
雇佣关系工伤误工费怎么赔偿工伤赔偿标准
职工工伤为十级伤残一次性领取多少补助金
工人死亡赔偿金额多少工伤伤残赔偿金额是多少

以上这些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职工工伤为十级伤残一次性领取多少补助金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

  • 职工工伤为十级伤残一次性领取多少补助金

    2025-11-0925 人看过

    为了充分保护工伤纠纷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对工伤纠纷现定了多种解决途径。申请调解、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诉讼或者协商解决。

  • 九级工伤赔偿标准是多少劳动能力鉴定标准是什么

    2025-11-0924 人看过

    为了充分保护工伤纠纷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对工伤纠纷现定了多种解决途径。申请调解、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诉讼或者协商解决。

  • 因工死亡,2023年工伤赔偿范围

    2025-11-0918 人看过

    为了充分保护工伤纠纷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对工伤纠纷现定了多种解决途径。申请调解、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诉讼或者协商解决。

  • 雇佣关系工伤误工费怎么赔偿工伤赔偿标准

    2025-11-0819 人看过

    为了充分保护工伤纠纷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对工伤纠纷现定了多种解决途径。申请调解、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诉讼或者协商解决。

  • 工人死亡赔偿金额多少工伤伤残赔偿金额是多少

    2025-11-0818 人看过

    为了充分保护工伤纠纷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对工伤纠纷现定了多种解决途径。申请调解、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诉讼或者协商解决。

  • 为了充分保护工伤纠纷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对工伤纠纷现定了多种解决途径。申请调解、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诉讼或者协商解决。

  • 为了充分保护工伤纠纷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对工伤纠纷现定了多种解决途径。申请调解、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诉讼或者协商解决。

  • 为了充分保护工伤纠纷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对工伤纠纷现定了多种解决途径。申请调解、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诉讼或者协商解决。

  • 为了充分保护工伤纠纷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对工伤纠纷现定了多种解决途径。申请调解、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诉讼或者协商解决。

  • 为了充分保护工伤纠纷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对工伤纠纷现定了多种解决途径。申请调解、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诉讼或者协商解决。

  • 为了充分保护工伤纠纷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对工伤纠纷现定了多种解决途径。申请调解、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诉讼或者协商解决。

  • 为了充分保护工伤纠纷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对工伤纠纷现定了多种解决途径。申请调解、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诉讼或者协商解决。

  • 为了充分保护工伤纠纷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对工伤纠纷现定了多种解决途径。申请调解、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诉讼或者协商解决。

  • 为了充分保护工伤纠纷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对工伤纠纷现定了多种解决途径。申请调解、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诉讼或者协商解决。

  • 为了充分保护工伤纠纷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对工伤纠纷现定了多种解决途径。申请调解、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诉讼或者协商解决。

  • 为了充分保护工伤纠纷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对工伤纠纷现定了多种解决途径。申请调解、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诉讼或者协商解决。

  • 为了充分保护工伤纠纷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对工伤纠纷现定了多种解决途径。申请调解、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诉讼或者协商解决。

  • 为了充分保护工伤纠纷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对工伤纠纷现定了多种解决途径。申请调解、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诉讼或者协商解决。

  • 为了充分保护工伤纠纷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对工伤纠纷现定了多种解决途径。申请调解、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诉讼或者协商解决。

  • 为了充分保护工伤纠纷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对工伤纠纷现定了多种解决途径。申请调解、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诉讼或者协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