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税计算方法、个税的计算方法、工资征收标准。
啦啦啦啦,国家终于决定发红包了,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已经获得人大通过,正式发布了。1.2018年10月1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
先将工资、薪金所得的起征点提高,并适用综合所得税率。
2.2019年1月1日起
其他部分(各项专项支出扣除等,现在还没有明确如何扣除)从2019年1月1日起实施。
二、国家给你发了多少红包?
1. 个税起征点
由原来的3500大洋(RMB)提高到了5000大洋(RMB)。
2. 税率如下表
月应纳税所得额X(旧)
月应纳税所得额Y(新)
税率
080000,X*
0.
45-
15160,IF(X>
55000,X*
0.
35-
7160,IF(X>
35000,X*
0.
3-
4410,IF(X>
25000,X*
0.
25-
2660,IF(X>
12000,X*
0.
2-
1410,IF(X>
3000,X*
0.
1-
210,IF(X>
0,A3*
0.
03,
0))))))),
2)
计算公式2(使用数组进行判定选择范围)
假设应纳税所得额为Y,则个税
=ROUND(MAX(Y*{
0.
03,
0.
1,
0.
2,
0.
25,
0.
3,
0.
35,
0.
45}-{
0,
210,
1410,
2660,
4410,
7160,
15160},
0),
2)
其中的{
0,
210,
1410,
2660,
4410,
7160,
15160}为速算扣除数。
好了,到此为止我们就知道了国家到底发了多少红包,如何去计算红包数额了,HR小伙伴们也能从容应对公司员工的各种询问了。
最后,跟大家一样期待国家尽快将其他扣除项目的实施细则颁布出来,尽早把剩下的红包也给发了。
各位客官,饭菜合口味就点下订阅呦,更多新菜之后上!!!
三茅隆重推出《招聘实战经理人》证书班,90天零基础成为靠谱的招聘经理,火爆预售中!
二、个税计算公式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税免征额是5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5000扣除标准个税按50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为60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
7000—
500
0)×
3%—
0=
60(元)。
三、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是什么
1、应纳税所得额等于(月收入减五险一金减起征点减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减专项附加扣除)乘以适用税率减速算扣除数。
2、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四、计算个人所得税的公式有哪些?
个人所得一般指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一般计算的是工资、薪金所得需要缴纳的税,目前最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3500元。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课征的一种税,纳税义务人包括中国公民、个体工商户以及在中国有所得的外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工资、薪金所得,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工资薪金所得的费用扣除标准,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3500元后的余额(2011年9月1日前每月减除2000元),为应纳税所得额,也就是说每月工资、薪金所得额在3500元以上的征个人所得税,以下免征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每月收入额-3500元)×适用税率率-速算扣除数例,某高校教师于2012年某月取得工资6000,则其就这个月工资需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的数额为多少?答,教师这个月的工资应纳税额=(
6000-
3500)×
10% -
105 =145元。速算扣除数指采用超额累进税率计税时,简化计算应纳税额的一个,速算扣除数实际上是在级距和税率不变的条件下,全额累进税率的应纳税额比超额累进税率的应纳税额多纳的一个常数。因此在超额累进税率条件下,用全额累进的计税方法,只要减掉这个常数,就等于用超额累进方法计算的应纳税额。速算扣除数的计算,不超过1500元的纳税额因为只有一个3%的税率,所以速算扣除数为0。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纳税税率为10%。如果1500元至4500元之间的任意纳税额全部按10%的税率纳税,势必会造成纳税人多纳税的情况,因为在这个纳税额度之间的任意纳税额中都有1500元需要按3%纳税,也就是说1500元是税率变化的临界点。如果1500元按10%的税率纳税,1500元需纳税150元,如果按3%的税率纳税时则只需纳45元就行,也就是说超过1500元至4500元之间的任意纳税额按10%的税率计算纳税额时,会多收105元,因此计算超过1500元至4500元之间的任意纳税额的纳税情况时需要减去多收的105元,多收的105元即需要减去的速算扣除数。同理,超过4500元至9000元之间的纳税额的税率为20%,4500元是税率变化的临界点。如果4500元按20%的税率纳税则需要纳税900元,按10%的税率纳税时是450元,无疑按20%的税率纳税比按10%的税率纳税将多纳450元。此时万不可忽视的是4500元中有1500元是按3%的税率纳税的,也就是说不超过4500元的部分如果都按10%的税率纳税会多收,因此超过4500元至9000元之间的纳税额也需要减去超过1500元至4500元部分的速算扣除数105元。因此超过4500元至9000元部分的速算扣除数为900-
450+
105=555元。同理既可得到其它纳税区间的速算扣除数,倘若能够记住各纳税区别的税率的速算扣除数,那么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就方便的多了,比如你每月工资9000元时,你将纳税(
9000-
3500)×
20%-
555=450元,用此种方法计算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纳税额可避免分步累加计算时的繁琐,具有高效快速准确高的特点,用来计算工资、薪金的个人所得税纳税额不失为一良策。以上是如何计算计算个人所得税所得额方式,希望对您有帮助。
五、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计算方法应缴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二、适用税率,个人所得税不同的征税项目,分别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税率
1、综合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高一级为45%,最低一级为3%,共7级。
2、经营所得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适用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税款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低一级为5%,最高一级为35%,共5级。
3、比例税率。对个人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20%的比例税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引用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三条
以上这些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个税计算公式算算你的个税是多少?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
工商税务中的工商一般指工商行政管理局,税务则是指税收管理职能部门,它们有各自的职责范围,承担相应的执法和管理责任。
工商税务中的工商一般指工商行政管理局,税务则是指税收管理职能部门,它们有各自的职责范围,承担相应的执法和管理责任。
工商税务中的工商一般指工商行政管理局,税务则是指税收管理职能部门,它们有各自的职责范围,承担相应的执法和管理责任。
工商税务中的工商一般指工商行政管理局,税务则是指税收管理职能部门,它们有各自的职责范围,承担相应的执法和管理责任。
工商税务中的工商一般指工商行政管理局,税务则是指税收管理职能部门,它们有各自的职责范围,承担相应的执法和管理责任。
工商税务中的工商一般指工商行政管理局,税务则是指税收管理职能部门,它们有各自的职责范围,承担相应的执法和管理责任。
工商税务中的工商一般指工商行政管理局,税务则是指税收管理职能部门,它们有各自的职责范围,承担相应的执法和管理责任。
工商税务中的工商一般指工商行政管理局,税务则是指税收管理职能部门,它们有各自的职责范围,承担相应的执法和管理责任。
工商税务中的工商一般指工商行政管理局,税务则是指税收管理职能部门,它们有各自的职责范围,承担相应的执法和管理责任。
工商税务中的工商一般指工商行政管理局,税务则是指税收管理职能部门,它们有各自的职责范围,承担相应的执法和管理责任。
工商税务中的工商一般指工商行政管理局,税务则是指税收管理职能部门,它们有各自的职责范围,承担相应的执法和管理责任。
工商税务中的工商一般指工商行政管理局,税务则是指税收管理职能部门,它们有各自的职责范围,承担相应的执法和管理责任。
工商税务中的工商一般指工商行政管理局,税务则是指税收管理职能部门,它们有各自的职责范围,承担相应的执法和管理责任。
工商税务中的工商一般指工商行政管理局,税务则是指税收管理职能部门,它们有各自的职责范围,承担相应的执法和管理责任。
工商税务中的工商一般指工商行政管理局,税务则是指税收管理职能部门,它们有各自的职责范围,承担相应的执法和管理责任。
工商税务中的工商一般指工商行政管理局,税务则是指税收管理职能部门,它们有各自的职责范围,承担相应的执法和管理责任。
工商税务中的工商一般指工商行政管理局,税务则是指税收管理职能部门,它们有各自的职责范围,承担相应的执法和管理责任。
工商税务中的工商一般指工商行政管理局,税务则是指税收管理职能部门,它们有各自的职责范围,承担相应的执法和管理责任。
工商税务中的工商一般指工商行政管理局,税务则是指税收管理职能部门,它们有各自的职责范围,承担相应的执法和管理责任。
工商税务中的工商一般指工商行政管理局,税务则是指税收管理职能部门,它们有各自的职责范围,承担相应的执法和管理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