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受理范围 > 刑事案件立案后多长时间可以判决?

刑事案件立案后多长时间可以判决?

来源:法否网 2025-07-11 14:29:42 7 人看过
立即咨询 咨询助手 当前在线

建议继续咨询我并更详细描述自身情况,以获得更多律师解答,24小时在线。

刑事案件立案后多长时间可以判决?
刑事案件立案后多长时间可以判决?

一、刑事案件通常在法院立案后数天或数周内判决。

您好,关于“刑事案件立案后多长时间可以判决?”这个问题,我的我在听律网的解答如下法院对案件是可以进行二审的,但是前提是一审判决中当事人对判决有异议才会进行二审,那么刑事案件上诉后多长时间立案呢?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当事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5日内将上诉状移交原审人民法院。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5日内将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交答辩状。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答辩状,应当在5日内连同全部案卷和证据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也就是说,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在当事人递交上诉状之日起25日内(如当事人直接向二审法院上诉,则为当事人递交上诉状之日起30日内)将案件移送到二审法院。还有其他疑问,点击“咨询我”进行咨询,为您提供专业法律咨询。

二、刑事案件开庭后多长时间可以下判决书?

刑事案件开庭后走普通程序二十日内下判决书。《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四条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听律网引用法规
[1]《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一十四条
[1]《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零二条
[2]《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五十六条

三、刑事案件开庭后多长时间可以下判决书?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我在听律网的解答如下刑事案件开庭后走普通程序二十日内下判决书。《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四条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更多相关知识请咨询听律网网专业律师为您做进一步的解答和分析。

听律网引用法规
[1]《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一十四条
[1]《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零二条
[2]《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五十六条

四、刑事案件开庭后多长时间可以判决

刑事案件法院开庭后二个月以内宣判。《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重大复杂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审理自诉案件的期限,被告人未被羁押的,应当在受理后六个月以内宣判。相信社会各界,特别是司法机关都希望能够在犯罪没有形成之前就及时制止,因为有些犯罪活动一旦得逞,社会及受害者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很惨痛的。不过,专业法律角度上区分两者犯的时候,都是从两者的犯罪状态和构成要件上来判定的。

听律网引用法规
[1]《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零二条
[2]《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五十六条

五、"民事诉讼中开庭后判决的时间"

刑事案件法院开庭后二个月以内宣判。《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公诉案件、被告人被羁押的第一审刑事自诉案件和第二审刑事公诉案件、刑事自诉案件一个月,至迟不超过一个半月。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经本院院长批准,可延长两个月,有刑事诉讼法第126条规定情形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再延长一个月。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刑事上诉、刑事抗诉案件经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可延长一个月,审判实践中,由于法院的案件过多,所以延期审理的情况屡见不鲜。

听律网引用法规
[1]《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零二条
[2]《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五十六条
[3]《刑事诉讼法》 第126条

七、刑事案件审理时间表

刑事案件立案后多久能判决,要案件的实际情况,简单的案件可能三个月内结案,复杂的案件可能半年,一年,甚至更久。  刑事诉讼包括三个阶段一是立案侦查阶段,此阶段期限可达八个月以上或更久;二是审查起诉阶段,此阶段一般不超过一个月,复杂延长半个月,并可退回侦查。三是法院审判阶段,此阶段一般不超过三个月,复杂的延长三个月。如果有二审,案件时间更长。

八、"开庭时间一般在何种情况下出现开庭后多久能做出判决"

法律规定,自立案之日起三个月(使用简易程序审理)或者六个月内(适用普通程序审理)作出判决,至于开庭时间也可能因适用简易程序或者普通程序等因素影响而不同,立案后,除简易程序不受有些程序事项影响外,要送达传票、留出被告十五天的答辩期等时间,一般情况下,自立案之日起大约一个月后开庭。

九、"刑事诉讼流程开庭后多长时间可立案宣判"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解答如下, 没有规定开庭后多久宣判,一般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 宣告判决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第二百零八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批准。 人民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后,人民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听律网引用法规
[1]《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零二条
[2]《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零八条
[3]《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五十八条

十一、十一天时间就能破案?真相!

肯定不对的啊

十二、"行政诉讼审理期限法律规定"

你好,简易程序3个月内结案,普通程序6个月内结案,建议电话详细咨询。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延伸阅读:
交通事故鉴定是什么伤残鉴定标准
治安案件立案了有追诉时效吗
法律规定遗失物品不能立案吗?
规定转让协议应该包括哪些基本
代为接受诉讼标的

以上这些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刑事案件立案后多长时间可以判决?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

  • 交通事故鉴定是什么伤残鉴定标准

    2025-08-013 人看过

    公安机关和司法机关都有明确的管理范围,在法律中有明确的规定。所以,当事人在起诉时候,一定要明确是否在该法院的受理范围。

  • 治安案件立案了有追诉时效吗

    2025-08-013 人看过

    公安机关和司法机关都有明确的管理范围,在法律中有明确的规定。所以,当事人在起诉时候,一定要明确是否在该法院的受理范围。

  • 规定转让协议应该包括哪些基本

    2025-07-314 人看过

    公安机关和司法机关都有明确的管理范围,在法律中有明确的规定。所以,当事人在起诉时候,一定要明确是否在该法院的受理范围。

  • 法律规定遗失物品不能立案吗?

    2025-07-316 人看过

    公安机关和司法机关都有明确的管理范围,在法律中有明确的规定。所以,当事人在起诉时候,一定要明确是否在该法院的受理范围。

  • 代为接受诉讼标的

    2025-07-317 人看过

    公安机关和司法机关都有明确的管理范围,在法律中有明确的规定。所以,当事人在起诉时候,一定要明确是否在该法院的受理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