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效力 > 合同怎样才有效对合同的效力应该怎么约定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合同怎样才有效对合同的效力应该怎么约定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来源:法否网 2025-08-07 09:53:19 6 人看过
立即咨询 咨询助手 当前在线

建议继续咨询我并更详细描述自身情况,以获得更多律师解答,24小时在线。

合同怎样才有效对合同的效力应该怎么约定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合同怎样才有效对合同的效力应该怎么约定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一、合同效力的法律约定

合同生效要件有以下几个

1、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订约主体不合格,所订立的合同不能发生法律效力。

2、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

3、合同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4、合同必须具备法律所要求的形式。
合同无效时,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造成损失的,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听律网引用法规
[1]《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二、合同约定效力的界定及相关法律规定

专业分析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温馨提示】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建议直接咨询律师,

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听律网引用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零二条

三、单方解除合同的后果法律如何规定?

单方面解除合同需要承担恢复原状的责任,若是出现无法恢复原状的情况,可以采取其他补救措施,也可以按照对方的实际损失进行赔偿。单方面解除合同属于违约行为,需要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由双方当事人协商决定。

四、合同无效在法律上是如何规定的?

规定无效合同的法律规定如下:

1、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8条之规定,所谓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是在受欺诈人因欺诈行为发生错误认识而作意思表示的基础上产生的。合同无效  《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9条的规定,所谓胁迫,是以给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或者以给法人的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相对方作出违背真实意思表示的行为。胁迫也是影响合同效力的原因之一。  依《合同法》第52条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的合同,只有在有损国家利益时,该合同才为无效。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所谓恶意串通,是指当事人为实现某种目的,串通一气,共同实施订方合同的民事行为,造成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损害的违法行为。  恶意串通而订立的合同,其构成要件是  1当事人在主观上具有恶意性。即明知或者知其行为会造成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损害,而故意为之。  2当事人之间具有串通性。串通是指相互串连、勾通,使当事人之间在行为的动机、目的、行为以及行为的上达成一致,使共同的目的得到实现。在实现非法目的的意思表示达成一致后,当事人约定互相配合或者共同实施该种合同行为。  3双方当事人串通实施的行为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恶意串通的,应当是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受到损害。法律并不禁止当事人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中获得利益。但是,如果双方当事人在谋求自己的利益的同时而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利益的时候,法律就要进行干预。  恶意串通所订立的合同,是绝对无效的合同,不能按照《合同法》第58条规定的一般的绝对无效合同的原则处理,而是按照《合同法》第59条的规定,将双方当事人因该合同所取得的财产,收归国有或者返还集体或者个人。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也称为隐匿行为,是指当事人通过实施合法的行为来掩盖其真实的非法目的,或者实施的行为在形式上是合法的,但是在上是非法的行为。  当事人实施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当事人在行为的外在表现形式上,并不是违反法律的。但是这个形式并不是当事人所要达到的目的,不是当事人的真实意图,而是通过这样的合法形式,来掩盖和达到其真实的非法目的。因此,对于这种隐匿行为,应当区分其外在形式与真实意图,准确认定当事人所实施的合同行为的效力。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而订立的合同,应当具备下列要件  1当事人所要达到的真实目的或者其手段必须是法律或者行政法规所禁止的  2合同的当事人具有规避法律的故意三是当事人为规避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而采用了合法的形式对非法目的进行了掩盖。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在法律、行政法规无明确规定,但合同又明显地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时,可以适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条款确认合同无效。 

听律网引用法规
[1]《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第68条
[1]《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第69条
[1]《合同法》 第52条
[1]《合同法》 第58条
[1]《合同法》 第59条

五、要约合同的生效时间?

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法律规定,要约的三种生效起点是一是以对话方式作出的,相对方知道其时生效,即相对方听到且理解其的要约生效。听到了但听不懂的未生效。这也不符合关于要约生效的国际通例,国际通例采用到达主义,对相对人是否知晓要约在所不问。二是要约采用电文方式的分两种情况,指定系统的,以进入系统为生效时间,不考虑对方是否知晓要约。三未指定特定系统的,以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电文进入其系统时生效,这里也是只讲进入时间,不以知晓其为考虑对象。【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七条,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时生效。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采用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相对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电文的,该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时生效;未指定特定系统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电文进入其系统时生效。当事人对采用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的生效时间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民法典》生效时间为2021年1月1日)

听律网引用法规
[1]《民法典》 第一百三十七条

六、合同生效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法律分析《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合同生效应当具备以下要件一、当事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自然人作为合同当事人,必须具备《民法典》规定的民事行为能力。即作为合同主体的自然人,应该是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作为合同主体的法人、非法人组织,它们的行为能力是不同的,法人、非法人组织只有在登记核准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济活动,才具有法律效力,法人、非法人组织只有在它们的经营范围内签订的合同,才受法律保护。二、意思表示真实。意思表示真实为一切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条件。如果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不真实、或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或逃避法律的行为,或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行为,都将导致合同不发生法律效力。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合同的和目的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在法律、法规没有规定时,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禁止性规定。同时,合同的和目的不得损害他人利益和危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律师提示以上是为大家整理的“合同生效的法律规定是什么?”相关。要是您还有疑问,马上点击页面咨询链接,我们有24小时在线律师,可在线为您分析案情,解决烦恼。相关补充1阴阳合同的法律问题是什么?“阴阳合同”,实践中也被称为“黑白合同”,并非我国法律上的规范性概念,而是现实中当事人基于特定的目的就同一事项签订的两份不一致的合同。在形式上,阴阳合同存在两份合同,一是提交税务、不动产等政府部门查验、备案的“阳合同”,双方当事人并不实际履行该合同;二是当方当事人之间实际约定履行的“阴合同”, 仅由当事人自己掌握。在上,“阴合同”与“阳合同”就同一事项约定了不同的价款、数量、履行时间或地点等条款。在性质上,阴阳合同的本质是基于一种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做出的不同意思表示,不同于合同变更,也不是当事人之间另行签订的合同。当事人之所以就同一事项签订两份不一致的合同,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规避政府部门的监管等。“阴阳合同”实质上是一种违法违规的合同,损害国家与集体的利益。相关补充2合同违约的规定是什么?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听律网引用法规
[1]《民法典》 第五百零二条
[1]《民法典》 第五百零二条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延伸阅读:
合同到期后合同还可以终止吗合同终止后怎样处
毁约股权转让赔偿的法律规定
成立但未生效的合同有约束力吗有哪些相关规定
未生效合同可以解除吗?
承包合同无效的常见原因

以上这些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合同怎样才有效对合同的效力应该怎么约定法律的规定是什么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

  • 合同到期后合同还可以终止吗合同终止后怎样处

    2025-09-085 人看过

    合同效力,指依法成立受法律保护的合同,对合同当事人产生的必须履行其合同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法律拘束力。

  • 承包合同无效的常见原因

    2025-09-083 人看过

    合同效力,指依法成立受法律保护的合同,对合同当事人产生的必须履行其合同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法律拘束力。

  • 成立但未生效的合同有约束力吗有哪些相关规定

    2025-09-083 人看过

    合同效力,指依法成立受法律保护的合同,对合同当事人产生的必须履行其合同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法律拘束力。

  • 未生效合同可以解除吗?

    2025-09-0727 人看过

    合同效力,指依法成立受法律保护的合同,对合同当事人产生的必须履行其合同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法律拘束力。

  • 毁约股权转让赔偿的法律规定

    2025-09-0710 人看过

    合同效力,指依法成立受法律保护的合同,对合同当事人产生的必须履行其合同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法律拘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