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类 > 行政诉讼 > 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来源:法否网 2025-01-02 00:58:53 16 人看过
立即咨询 咨询助手 当前在线

建议继续咨询我并更详细描述自身情况,以获得更多律师解答,24小时在线。

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一、举证责任分配在行政诉讼中有哪些具体规定?行政诉讼中的举证分配

在行政诉讼中,举证责任这样分配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原告则应当提供证明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和本人向被告提出申请的证据。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四条 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应证据。但是,被诉行政行为涉及第三人合法权益,第三人提供证据的除外。 第三十七条 原告可以提供证明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原告提供的证据不成立的,不免除被告的举证责任。 第三十八条 在起诉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的案件中,原告应当提供其向被告提出申请的证据。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被告应当依职权主动履行法定职责的;
(二)原告因正当理由不能提供证据的。 在行政赔偿、补偿的案件中,原告应当对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提供证据。因被告的原因导致原告无法举证的,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

引用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三十四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三十七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三十八条

二、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是如何分配的?

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分配的1、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法律要件分类说的运用。在罗马法举证责任分配经过无数实践的基础上,德国著名法学家罗森伯格创立了法律要件分类学说。它被证明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合理运用,为大多数大陆法系国家所接受。(我国总体上属于大陆法系类型的国家,采纳了其基本观点,在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谁主张,谁举证”原则。《证据规定》第一、二条进一步明确了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即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法官据此分清

1案件的哪些事实需要证明,即证明对象;2需要证明的事实由哪方当事人负举证责任;3明确在哪一点上进行举证责任的转换,保障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权利的基本平衡。)

2、举证责任分配的特殊——诚信原则和公平原则的运用。民事诉讼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源于古罗马的“诚信诉讼”,它赋予法官以诚信和公平正义原则裁判案件的权力。因为成文法国家都会面临同样一个尴尬的境况法律的相对滞后不能对日新月异的社会情况予以全面涵括。这种局限性不仅体现在实体法上,在程序法上亦大量存在,尤其在证据制度上,由于法官无法对举证责任的分配完全采用法定主义,因此,法官在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情况下,应当以诚实信用原则作为其分配行为的原则。这无疑是法官享有自由裁量权的依据,对克服成文法局限性有重大意义。而公平原则,顾名思义是公正、平等的准则,法官在举证分配过程中不但要注意分配的公平性,还要兼顾分配过程的公平性。公平原则与诚实信用原则的价值体现贯穿于法官分配举证责任的全过程,无论是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或是举证责任的倒置,还是特殊情形下的举证责任负担都应予以适用。司法实践中,违反诚信原则和公平原则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就是举证妨碍,指的是一方当事人负有举证责任,但由于相对方因故意或过失将诉讼中存在的唯一证据灭失或者无法提出,以至于无法证明自己的主张,导致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状态这一特殊的诉讼现象。实施了举证妨碍行为的当事人要为自己阻碍诉讼的顺利进行承担一定的惩罚后果,法律要求其多承担些诉讼中的败诉风险是程序正当性原则的本质要求。同时,建立举证妨碍的配套证据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对以下两种举证妨碍实行举证责任转移其一,故意毁灭证据或伪造证据,阻止他人作证或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其二,因故意或严重过失行为造成诉讼的唯一证据灭失的。

三、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是什么?

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收集或提供证据的义务,并有运用该证据证明主张的案件事实成立或有利于自己的主张的责任,否则将承担其主张不能成立的危险。我国举证责任分配的基本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特殊情形下实行举证责任倒置。行政行为符合专门行政单位处理程序的一个最基本是“先取证,后裁决”。行政单位在作出裁决之前,要充分收集确凿证据,然后事实这个事是怎么样就是怎么样、对照相应的法律,作出最后的裁决,不能在毫无证据或证据不确凿的情况下,就对相对的人来作出行政行为与判决。这是被告承担行政诉讼证明责任的基础。

四、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的规定是什么?

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 是指在行政诉讼中,当事人应当举出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否则,将承担败诉风险及不利后果的制度。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由被告承担的有 我国的《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关于证据的规定》)第一条的规定,“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提供据以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全部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的,视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没有相应的证据。”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中,原告对下列事项承担举证责任 (一)证明起诉符合法定条件,但被告认为原告起诉超过起诉期限的除外; (二)在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中,证明其提出申请的事实; (三)在一并提起的行政赔偿诉讼中,证明因受被诉行为侵害而造成损失的事实; (四)其他应当由原告承担举证责任的事项。

引用法规
[1]《行政诉讼法》 第三十二条
[1]《关于证据的规定》 第一条

五、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在行政诉讼中,被告对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承担举证责任。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提交答辩状,并提供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的证据、依据;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的,应当认定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延伸阅读:
工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
行政诉讼上诉期限是多长时间有哪些相关规定
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中哪些情形需要回避
行政许可法的原则与法律标准
公司诉讼需要什么资料流程是怎样的?

以上这些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如何分配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

  • 公司诉讼需要什么资料流程是怎样的?

    2025-08-013 人看过

    行政诉讼对保障一个国家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确保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利免受行政权力的侵害,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 行政许可法的原则与法律标准

    2025-08-016 人看过

    行政诉讼对保障一个国家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确保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利免受行政权力的侵害,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 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中哪些情形需要回避

    2025-07-3122 人看过

    行政诉讼对保障一个国家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确保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利免受行政权力的侵害,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 行政诉讼上诉期限是多长时间有哪些相关规定

    2025-07-3113 人看过

    行政诉讼对保障一个国家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确保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利免受行政权力的侵害,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 工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

    2025-07-3114 人看过

    行政诉讼对保障一个国家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确保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利免受行政权力的侵害,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