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人身侵权 > 名誉权和隐私权的不同之处是啥?

名誉权和隐私权的不同之处是啥?

来源:法否网 2025-08-01 02:40:22 3 人看过
立即咨询 咨询助手 当前在线

建议继续咨询我并更详细描述自身情况,以获得更多律师解答,24小时在线。

名誉权和隐私权的不同之处是啥?
名誉权和隐私权的不同之处是啥?

一、名誉权和隐私权的区别在于它们的权利与目的和适用范围有所不同。

名誉权与隐私权属于人格权范畴,两者均以尊严性精神利益为客体,从定义上看,名誉权是自然人与法人、非法人组织维护其名誉安全而不受侵害的权利,而隐私权是自然人个人生活自由与保密的权利。由此可以看出,二者之间的区别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二者客体不同。从民法角度而言,名誉权的课题是社会公众的一般评价;而隐私权则是权利人不愿公开的隐私信息。
其次,侵权方式不同。侵害名誉权的主要行为方式为故意以侮辱与诽谤来减损他人的名誉,前者为以暴力或语言文字等方式毁损他人名誉,如剥光他人衣服、嘲笑辱骂他人等;后者为以语言文字方式捏造有损名誉事实并广为散布,如宣扬某公司财力亏空、将要倒闭等。侵害隐私权的行为在于非法获得或未经许可非法公开他人的私人信息。
再次,侵权的后果不同。名誉权的侵犯往往是利用虚假的信息,所以如果查明事实,可以否定虚假的信息,通过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等方式来加以救济。隐私权的基础在于其客观性和秘密性,如果被公开,就丧失了秘密性的基础,也就不再成为隐私,所以是无法像救济隐私权一样的方法来补救。
最后,侵权的构成要件不同。侵犯名誉权实行的是过错责任,需要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为其构成要件。而对隐私权的侵犯则实行严格责任,侵犯隐私权也不一定要以造成精神损害为后果,只要有非法获得、未经许可而公开的行为,就产生侵权的。
侵害名誉权与侵害隐私权最大的差别在于,前者需要捏造事实进行侮辱诽谤,后者是未经权利人同意公开披露事实。

四、隐私权与名誉权的区别

隐私权与名誉权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主体不同。隐私权仅自然人享有;而名誉权不仅自然人享有,法人、其他组织也享有。

2、客体不同。隐私权的客体是自然人不愿为他人知晓或不宜公开的秘密;而名誉权的客体是公众对特定人的社会评价。

3、侵害方式不同。侵害隐私权的方式常见的是未经自然人同意或授权而披露、传述、散布、窃取他人的个人隐秘事项;而侵害名誉权的方式常见的是侮辱和诽谤。

4、侵害的不同。侵害隐私权的行为人散布、公开的并非捏造、虚构的,而是事实;而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人散布的是捏造、虚构的.并非事实。

5、侵害行为人的心理状态不同。侵犯隐私权可能出于故意也可能出于过失;侵犯名誉权大多是一种直接故意行为。

6、侵害行为人的主观目的不同。侵犯隐私权的行为人主观上可能不具有目的,也可能具有恶意目的或善意目的;而侵犯名誉权的行为人的主观目的是为了毁损、贬低他人名誉。

7、保护方式不同。隐私权的保护只能通过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方式进行;而名誉权的保护还可以通过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的方式进行。

五、隐私权和名誉权有哪些不同?

法律分析隐私权与名誉权之间的区别主要有

1、隐私权与名誉权主体不同。隐私权仅自然人享有;而名誉权不仅自然人享有,法人、其他组织也享有;

2、隐私权与名誉权客体不同。隐私权的客体是自然人不愿为他人知晓或不宜公开的秘密;而名誉权的客体是公众对特定人的社会评价;

3、隐私权与名誉权侵害方式不同。侵害隐私权的方式常见的是未经自然人同意或授权而披露、传述、散布、窃取他人的个人隐秘事项;而侵害名誉权的方式常见的是侮辱和诽谤;

4、隐私权与名誉权侵害的不同。侵害隐私权的行为人散布、公开的并非捏造、虚构的,而是事实;而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人散布的是捏造、虚构的.并非事实。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律师提示以上是为大家整理的“隐私权与名誉权有什么不同吗”相关。如需更多帮助,点击咨询按钮可一键快速咨询律师。困扰您的问题,将有专业律师快速帮您解答。相关补充1怎么区别患者知情权与隐私权患者知情权包括

1、病情了解权;

2、治疗措施知悉权。患者隐私权是指患者在治疗或就诊过程中只跟主治医师公开的一项权利,不让无关人员知道患者自身的私人生活、领域和个人信息等,这也是医务人员应该保护患者隐私权的义务。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给予公民了解自己应当知道的一切权利,后者给予公民保护自己的隐私权利。相关补充2肖像权名誉权是什么肖像权就是自然人所享有的对自己的肖像上所体现的人格利益为的一种人格权,采用摄影术或者造型艺术手段反映自然人包括五官在内的形象的作品。名誉权可分为公民的名誉权和法人的名誉权。

听律网引用法规
[1]《民法典》 第一百一十条

六、名誉权和隐私权的区别不同含义的侵犯行为

1、客体不同隐私与名誉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名誉,一般说来是指社会对民事主体的品德、才能以及其他综合素质的综合评价。名誉的含义除了通常所讲的社会综合评价(即外部名誉)这层含义外,还应包括民事主体对自己的能力、品德以及其他素质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认识,即内部名誉,也可称之为名誉。如对自然人而言,包括 他的素质、能力、品行、信用等以及基于此而产生的自我认识和评价。

2、侵害的方式不同隐私权的侵害通常表现为将个人隐私事实由秘密变为公开,而名誉权的侵害则基于原来不存在的事实或者受到任意夸张的事实。

3、两者的权利主体范围不同法人等其他民事主体可以享有名誉权,但隐私权的主体仅限于自然人。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延伸阅读:
精神抚慰金是按责任分担吗?
在职职工病故后丧葬费和抚恤金什么地方出标准是多少?
民法典规定人身损害诉讼有期限吗
醉酒者骂人警察可对骂人者强行带手铐吗
民法典规定处理自然人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什么原则民

以上这些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名誉权和隐私权的不同之处是啥?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