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财产侵权 > 视频邻里纠纷引发殴打寻衅滋事罪

视频邻里纠纷引发殴打寻衅滋事罪

来源:法否网 2025-05-23 16:57:03 5 人看过
立即咨询 咨询助手 当前在线

建议继续咨询我并更详细描述自身情况,以获得更多律师解答,24小时在线。

视频邻里纠纷引发殴打寻衅滋事罪
视频邻里纠纷引发殴打寻衅滋事罪

一、寻衅滋事致人重伤的刑事责任是什么?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直接实施随意殴打他人并致人重伤的行为人,应转化为故意伤害罪;《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对于参与寻衅滋事但没有直接动手实施伤害行为,重伤后果与其没有直接关系的行为人,应定寻衅滋事罪。

引用法规
[1]《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

二、故意伤害案件的立案标准寻衅滋事的立案标准的一般规定

寻衅滋事指在公共场所内起哄捣乱、无理取闹、殴打他人、横向霸道、肆意挑衅等,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该罪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犯罪客体是社会秩序。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伤害他人身体并达到一定严重程度,应当受到刑事处罚的犯罪,犯罪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寻衅滋事罪应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已满十六周岁,而故意伤害他人如果构成重伤,则追究刑事责任的年龄为年满十四周岁。另外从两种犯罪的行为特征上看,故意伤害罪一般是针对特定的对象实施的不法行为,并对特定人造成了身体上的伤害。而寻衅滋事侵害的对象不特定,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犯罪分子往往是为了寻求精神上的刺激满足自己非正常的心理。从上来看,构成故意伤害罪是以对他人身体造成严重伤害为构成要件,而寻衅滋事罪并不以对他人身体造成严重伤害为构成要件。

三、"家庭成员打架被拘,被关半年能否做寻衅滋事罪无罪辩护?"

两种策略,看证据进行选择一是,寻衅滋事的无罪辩护,该罪的特点是无事生非,看有没有非无事生非的理据;二是,缓刑辩护,再次争取缓刑,但成年人的寻衅滋事罪缓刑辩护有困难。。

四、"如何处理寻衅滋事罪的家人打我?"

喝酒后随意殴打他人致人轻伤,就性质而言使用了暴力称得上是情节恶劣,构成寻衅滋事罪,应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如果去自首或者被抓后坦白,再加上取得被害人谅解的话,综合考虑喝酒的情节,可以争取缓刑,就不用移送。《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引用法规
[1]《刑法》 第二百九十三条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延伸阅读:
宠物财产纠纷属于什么纠纷?
破坏他人财产罪量刑标准
广东省故意毁坏财物
故意损毁他人财物构成什么罪,应该如何处理
滥伐自己所有权的林木构成犯罪的所滥伐的林木性质怎么去确定

以上这些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视频邻里纠纷引发殴打寻衅滋事罪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

  • 故意损毁他人财物构成什么罪,应该如何处理

    2025-09-042 人看过

    财产侵权包括侵占财产和损毁财产两种情况。财产侵权的将造成权利人财产损失,主要是财产上不利的变动,包括财产的积极减少和消极的不增加。

  • 破坏他人财产罪量刑标准

    2025-09-046 人看过

    财产侵权包括侵占财产和损毁财产两种情况。财产侵权的将造成权利人财产损失,主要是财产上不利的变动,包括财产的积极减少和消极的不增加。

  • 滥伐自己所有权的林木构成犯罪的所滥伐的林木性质怎么去确定

    2025-09-047 人看过

    财产侵权包括侵占财产和损毁财产两种情况。财产侵权的将造成权利人财产损失,主要是财产上不利的变动,包括财产的积极减少和消极的不增加。

  • 宠物财产纠纷属于什么纠纷?

    2025-09-033 人看过

    财产侵权包括侵占财产和损毁财产两种情况。财产侵权的将造成权利人财产损失,主要是财产上不利的变动,包括财产的积极减少和消极的不增加。

  • 广东省故意毁坏财物

    2025-09-033 人看过

    财产侵权包括侵占财产和损毁财产两种情况。财产侵权的将造成权利人财产损失,主要是财产上不利的变动,包括财产的积极减少和消极的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