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责任 > 天津醉驾被查后还需要起诉吗?

天津醉驾被查后还需要起诉吗?

来源:法否网 2025-08-09 12:25:45 9 人看过
立即咨询 咨询助手 当前在线

建议继续咨询我并更详细描述自身情况,以获得更多律师解答,24小时在线。

天津醉驾被查后还需要起诉吗?
天津醉驾被查后还需要起诉吗?

一、醉驾被查后是否还需要起诉?

另外,醉驾可以免起诉吗,有什么处罚还有以下补充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二、醉酒驾驶机动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一)造成交通事故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或者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二)血液酒精含量达到200毫克/

100毫升以上的;(三)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驾驶的;(四)驾驶载有乘客的营运机动车的;(五)有严重超员、超载或者超速驾驶,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使用伪造或者变造的机动车牌证等严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的;(六)逃避公安机关依法检查,或者拒绝、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七)曾因酒后驾驶机动车受过行政处罚或者刑事追究的;(八)其他可以从重处罚的情形。醉酒驾驶机动车,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又构成妨害公务罪等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对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被告人判处罚金,应当被告人的醉酒程度、是否造成实际损害、认罪悔罪态度等情况,确定与主刑相适应的罚金数额。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应当严格执行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切实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在法定诉讼期限内及时侦查、起诉、审判。对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案件情况,可以拘留或者取保候审。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可以监视居住。对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二、"取保候审后,醉驾者还会被起诉吗?"

您好,关于“醉驾取保候审后还会被起诉吗”这个问题,我的我在听律网的解答如下对此需要说明的是,取保候审只是不羁押嫌疑人或被告人,并不影响案件进程的推进,因此是否被采取取保候审与是否会被判刑并没有直接联系。如果构成危险驾驶罪或其他犯罪的,依然有可能会判刑。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第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第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第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第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听律网引用法规
[1]《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

三、"醉驾移交检察院审查起诉是否还需要讯问?"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疑难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
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案件,改变管辖的,从改变后的人民检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查起诉期限。
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对于需要补充侦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侦查。
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补充侦查完毕。补充侦查以二次为限。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检察院后,人民检察院重新计算审查起诉的期限。

四、"人民检察院会起诉醉驾驾驶者吗?"

劳动争议仲裁庭应当自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过批准 可以延长十五日。  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  相关法律规定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条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受理 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 可以延期 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 以就该劳动争 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以上就是有关申请劳动仲裁多长时间问题的相关解答,希望满意

听律网引用法规
[1]《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四十三条

五、公务员醉驾被查会被开除吗

你好,对于公务员醉驾会被开除吗这个问题,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十七条 违法违纪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在行政机关对其作出处分决定前,已经依法被判处刑罚、罢免、免职或者已经辞去领导职务,依法应当给予处分的,由行政机关其违法违纪事实,给予处分。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就看公安机关最后的处罚了。如果是行政拘留,不会开除,但要给处分,如果情节严重移交检察院提起公诉被法院判处实刑的,就得给予开除处分了。最好是能在公安机关处理掉,如果是没肇事被抓醉驾和酒驾仅就是酒精测试数字上的区别,但前者是判刑,后者是拘留,你懂的!

六、"酒后驾车会被判刑吗?"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酒精含量大于等于80mg/

100ml,小于140mg/100ml的,且无如下8种情形的,可以不或者免于刑事处罚。

1、造成他人轻伤及以上后果的;

2、在高速公路上醉酒驾驶的;

3、醉酒驾驶营运车、公交车、危险品运输车、校车、单位员工接送车、中(重)型货车、工程运输车等机动车的;

4、无驾驶汽车资格的(系指未取得及被吊销、暂扣、扣留驾驶证的情况。短期超出驾驶证年检期限及驾驶证被扣完分数的,不属于无证驾驶汽车资格);

5、明知是不符合安检标准或者已报废的汽车而驾驶的;

6、在被查处时有逃跑、抗拒检查、让人顶替等行为,情节严重的;

7、在诉讼期间拒不到案或者逃跑的;

8、曾因酒后驾驶三年内、醉酒驾驶五年内被追究的。

七、"醉驾检察院撤案后还需要再检查吗?"

醉驾,是犯罪行为,依法要追究刑事责任。rr对于查获的醉驾,交警无权不移送检察院。rr应依据《刑法》第133条之规定,依法对当事人作出六个月以下的拘役,并处五千元以下的罚款。rr拘役可以宣告缓刑。rr法律链接《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r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r(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r(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r(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r(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r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r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听律网引用法规
[1]《刑法》 第133条
[1]《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

八、"取保候审期间醉驾的处罚如何避免再次被查"

扣车,能够没收 以上仅为依据你提供的信息,作出的初步的、我自己的个人见解。 如果需要聘请律师帮助,能够电话联系我。

九、公务员醉驾被查移交检查机关,起诉后将产生什么后果?

一是行政责任,包括注销驾驶证、如果判处刑罚,开除公职;二是刑事责任。

十、醉驾是否被免于起诉?纪委有权查吗?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一、醉驾,一般会被判处6个月以下的拘役,并处罚金数千元。如果血液酒精含量不超过200毫克100毫升,如果没有超员超载、酒驾前科等从重情节,是可以判处缓刑的。二、公安部《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三、《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 第二款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听律网引用法规
[1]《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第一百三十三条
[1]《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延伸阅读:
交警事故责任认定书怎么写,交警事故认定书
没有交通事故责任险怎么办
交通事故逃逸责任如何认定?
交通事故认定后如何处理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如何出?

以上这些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天津醉驾被查后还需要起诉吗?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

  • 交警事故责任认定书怎么写,交警事故认定书

    2025-09-0410 人看过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 交通事故认定后如何处理

    2025-09-0413 人看过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如何出?

    2025-09-049 人看过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 交通事故逃逸责任如何认定?

    2025-09-0435 人看过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 没有交通事故责任险怎么办

    2025-09-048 人看过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