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子女抚养 > 监护人权利与责任

监护人权利与责任

来源:法否网 2025-08-10 10:09:27 7 人看过
立即咨询 咨询助手 当前在线

建议继续咨询我并更详细描述自身情况,以获得更多律师解答,24小时在线。

监护人权利与责任
监护人权利与责任

一、监护人的责任和义务

监护人,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护职责的人。包括

1法定监护人,2指定监护人,3遗嘱监护人,4委托监护人。上述监护人又可分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精神病人的监护人。监护人应具有监护能力,符合法定资格,并克尽监护职责,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与监护职责相适应,监护人主要具有以下权利1有权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2有权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3有权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并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4有权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

5、有权代理被监护人进行诉讼。监护人依法行使监护权利,任何组织或个人均无权干涉。

二、关于指定监护人的责任,法律上有规定?

法律分析
指定监护人的责任有,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四条
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
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

听律网引用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十四条

三、监护人的权利和义务

一、监护人的权利和义务包括依法请求获酬的权利、抚养监护人、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及教育等。
二、监护人的职责包括对被监护人的人身监护和财产监护。人身监护包括抚养、教育等。财产监护包括保管被监护人财产、保护被监护人财产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六条 监护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有关个人或者组织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依法指定监护人
(一)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的行为;
(二)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者无法履行监护职责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
(三)实施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 本条规定的有关个人、组织包括其他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未成年人保护组织、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

听律网引用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十六条

四、监护人的责任是什么?与规定是什么?

1、监护人的义务范围如下

1、保护被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被监护人出于民事行为能力的限制,不具备全面充分的自我保护能力,相对容易遭受到来自外界的的侵扰和损害。对此,监护人有权利和职责予以保护。

2、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监护人可以依法合理利用和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3、代理进行民事活动和民事诉讼活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监护人所代理进行的活动领域不限,较多地表现为诸如买卖、租赁、借贷等财产性质的活动,也可涉及一些人身性质的民事活动。

4、教育和照顾被监护人,监护人应当尽到教育和照顾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职责,使其获得身心健康和生活的安定。

5、对被监护人给他人造成的损害承担民事责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的权利,受法律保护。监护人如果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利益应当承担责任;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三条 【法定代理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第三十四条 【监护人的职责与权利及临时生活照料措施】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
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

听律网引用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三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十四条

五、监护人丧失监护权时的监护人的义务是什么?

此时依据我国民法及民通意见等规定该成年人的监护人次序依次为1。最后补充下,

2、没有上述4类人,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

3,都是由前一次序的人行使。未成年人保护律师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监护人的确定是有次序的,或者是都不愿行使监护权利,或者是有其他情况无法确定监护人,原则上如果前后次序的监护人发生抢夺监护权的争议、其他近亲属。5成年人的监护人只可能发生在该成年人因疾病等情况丧失或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情况下、他的配偶,最常见的如精神病患者,需要谨慎考虑、父母或成年子女,且如果确定了监护人,如果是同一次序,则不允许私下进行变更、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

4、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监护人对该成年人承担的职责是很重大的、村民委员会同意的,否则新老监护人都要对该成年人的行为负责/,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则应该有有关单位加以指定,如果对指定的监护人有不同意见应该向要求确认

六、监护人的权利和义务

(一)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首先应当由其父母担任,如父母死亡或者无监护能力的,按下列顺序由以下人员担任

1、祖父母、外祖父母;

2、成年的兄、姐;

3、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或者民政部门。(二)未成年人没有上述范围的近亲属或近亲属丧失监护能力的,有关单位或居委会、村委会可以从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其他近亲属、朋友中指定监护人。当近亲属对于由谁担任监护人发生争议时,有关单位、组织可以进行调解并从他们中间指定监护人。(三)法定监护人或指定监护人因故暂时无法行使监护权,可将监护职责部分或全部委托他人承担。受委托担任监护人的人为委托监护人。在此情形下,除有特别规定之外,被监护人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仍由法定监护人或指定监护人承担,但委托监护人对此确有过错的,应承担连带责任。

七、监护权与未成年人权益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因此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然要做出与未成年人权益有关的决定,这种决定权实质上是监护权的具体体现,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在从事民事活动、诉讼时要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全部或部分代理;二是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在对未成年人进行监督、教育和保护时要尽职尽责,选取妥善方案。履行监护职责以尊重未成年人权利为基础。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行使监护权时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未成年人的知情权。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四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未成年人的年龄和智力发展状况,在做出与未成年人权益有关的决定时告知其本人,并听取他们的意见。通过让未成年人享有知情权,塑造他们的人格并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与稳定。监护人忽视未成年人的知情权,包办一切,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子女容易产生依赖心理。这种教育方式剥夺了子女思考、行动、增长能力、增长经验的机会,妨碍了子女性的发展。

八、监护人致人损害民事责任的认定及监护人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对于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1、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他的民事责任。

2、致人损害的被监护人如果有财产,应从其财产中优先支付。不足部分由监护人适当赔偿,单位作为监护人的除外。

3、夫妻离婚后,未成年子女侵害他人权益的,同该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应承担民事责任。确有困难的可责令未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共同承担民事责任。

4、在幼儿园、学校生活、学习的未成年人以及在精神病医院接受治疗的精神病人致人损害时,上述单位若不能证明其尽了监护职责,应承担适当的赔偿责任。

5、监护人可以将监护职责部分或全部委托他人。因被监护人的侵权行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应由监护人承担,但另有约定的除外,被委托人确有过错的,负连带责任。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延伸阅读:
贵阳亲子鉴定需要多少钱?贵阳哪里可以做亲子鉴定?
离婚后一方不付抚养费怎么办不付孩子抚养费怎么办?
孩子抚养费诉讼2023年该如何起诉
争夺抚养权需要收集哪些证据如何提供抚养权证据
法定情形有哪些监护关系终止的情形有哪些

以上这些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监护人权利与责任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