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贪污受贿辩护 > 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挪利用公款的判挪用私债

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挪利用公款的判挪用私债

来源:法否网 2025-07-28 05:33:06 4 人看过
立即咨询 咨询助手 当前在线

建议继续咨询我并更详细描述自身情况,以获得更多律师解答,24小时在线。

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挪利用公款的判挪用私债
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挪利用公款的判挪用私债

一、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标准和法定刑

你好,关于你咨询的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标准这个问题,回答如下l.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2.挪用公款数额在二万元至3万元以上,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 的;

3.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卫万元至3万元以上,超过3 个月未还的。 各省级人民检察院可以本地实际情况,在上述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既包括挪用者本人使用,也包括给他人使用。多次挪用公款不还的,挪用公款数额累计计算;多次挪用公款并以后次挪用的公款归还前次挪用的公款,挪用公款数额以案发时未还的数额认定。 挪用公款给其他个人使用的案件,使用人与挪用人共谋,指使或者参与策划取得挪用款的,对使用人以挪用公款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责任。

二、挪用公款罪和挪用赃款罪量刑标准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这里所说的国家工作人员与前述贪污罪中国家工作人员的内涵、外延基本相同。同样具有特定性和公务(职务)性。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受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三、挪用公款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这种行为没有挪用时间是否超过三个月以及超过三个月是否退还的限制,只要数额较大,且进行营利活动或非法活动的就构成犯罪。所谓“营利活动”主要是指进行经商、投资、购买股票或债券等活动。所谓“非法活动”。就是指将挪用来的资金用来进行走私、赌博等活动。这里的“数额较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违反公司法受贿、侵占、挪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是指挪用本单位资金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 以上是挪用公款罪立案标准

四、挪用公款罪立案标准和追诉标准的定义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l.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2.挪用公款数额在二万元至3万元以上,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 的;

3.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卫万元至3万元以上,超过3 个月未还的。各省级人民检察院可以本地实际情况,在上述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既包括挪用者本人使用,也包括给他人使用。多次挪用公款不还的,挪用公款数额累计计算;多次挪用公款并以后次挪用的公款归还前次挪用的公款,挪用公款数额以案发时未还的数额认定。 挪用公款给其他个人使用的案件,使用人与挪用人共谋,指使或者参与策划取得挪用款的,对使用人以挪用公款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责任。

五、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标准和量刑

你好,关于你咨询的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标准这个问题,回答如下l.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2.挪用公款数额在二万元至3万元以上,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 的;

3.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卫万元至3万元以上,超过3 个月未还的。 各省级人民检察院可以本地实际情况,在上述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既包括挪用者本人使用,也包括给他人使用。多次挪用公款不还的,挪用公款数额累计计算;多次挪用公款并以后次挪用的公款归还前次挪用的公款,挪用公款数额以案发时未还的数额认定。 挪用公款给其他个人使用的案件,使用人与挪用人共谋,指使或者参与策划取得挪用款的,对使用人以挪用公款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对相关情况的处理不清楚的,可以咨询律师来进行界定。

六、挪用公款罪的定义和立案准则

一、挪用公款罪的定义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违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出三个月没还的做法。国有金融组织工作人员和国有金融组织委派到非国有金融组织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或者客户资本的,以挪用公款罪追究刑事职责。国有公司、公司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公司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公司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本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出三个月没还的,或者虽未超出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违法活动的,以挪用公款罪追究刑事职责。刑法的限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违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出三个月没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二、挪用公款罪的立案准则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进行违法活动的;

2、挪用公款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

3、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超出3个月没还的。各省级人民检察院能够本地事实上情况,在上述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准则,并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七、"利用人作便利进行非法行为的量刑准则"

第二百七十二条公司、公司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本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出三个月没还的,或者虽未超出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违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本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有公司、公司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公司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公司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做法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限定定罪处罚。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准则的限定,公司、公司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本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挪用本单位资本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超出3个月没还的;

2、挪用本单位资本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进行营利活动的;

3、挪用本单位资本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进行违法活动的。二、挪用资本罪量刑准则1、挪用资本超出3个月没还或进行营利活动,数额在3万元以上不满5万元的,为拘役刑;数额为5万元的,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犯罪数额1万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2、挪用资本进行违法活动,数额在1.5万元以上不满2万元的,为拘役刑;数额为2万元的,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犯罪数额35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3、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挪用资本30万元或挪用资本3万元未退还的,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挪用资本数额8500元或未退还数额每增加45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挪用资本10万元进行违法活动的或挪用资本1.5万元进行违法活动且未退还的,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挪用资本数额5000元或未退还数额每增加2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三、不适用缓刑的情形(一)挪用资本数额40万元以上或挪用资本进行违法活动数额15万元以上的;(二)未全部退赃的;(三)共有犯罪的主犯,且犯罪情节严重的;(四)在本市影响较大,社会反应强烈的。需要法律帮助,我愿意助你一臂之力;如果满意请采纳,并请予以评价

八、北京市海淀区看守所村长挪用公款案例

村长也可能构成挪用公款罪的主体。《》第条,【挪用公款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违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出三个月没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九、挪用公款罪的认定标准挪用公共财物行为的认定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1.必须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两个未达到法定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共同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则不构成共同犯罪。数人共同实施犯罪,但如果其中只有一人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也不能构成共同犯罪。

2.共同犯罪人主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共同犯罪人不仅认识到自己在故意的参加实施共同犯罪,而且还认识到有其他共同犯罪人和 他一起参加实施犯罪。二是共同犯罪人对犯罪的发生,都抱着希望或者放任的故意态度。共同的犯罪故意使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彼此联系,相互默契,结合成为 一个统一的犯罪行为,共同导致危害的发生。 

3.共同犯罪人在客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各共同犯罪人在实施共同犯罪时,尽管所处的地位、具体的分工、参加的程度、甚至参与的时间等可能有所不 同,但他们的行为都是为了达到同一犯罪目的,指向相同的目标,从而紧密相联,有机配合,各自的犯罪行为都是整个犯罪活动的组成部分。在发生危害的情况 下,共同犯罪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都与发生的犯罪之间有因果关系。 

4.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客体。即共同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必须指向同一犯罪客体,这是共同犯罪的成立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和共同的犯罪行为的必然要求。

十、挪用公款罪的司法解释和认定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2018年挪用公款罪司法解释如下:(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有关问题的解释》(2001年9月18日最高人民审判委员会第1193次会议通过法释〔

2001〕29号)为依法惩处挪用公款犯罪活动,刑法的有关规定,现就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有关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个人名义将公款借给其他自然人或者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独资企业、私营合伙企业等使用的,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第二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谋取个人利益,以个人名义将公款借给其他单位使用的,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第三条本解释施行后,我院此前发布的司法解释的有关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不再适用。(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6年3月28日由最高人民审判委员会第1680次会议、2016年3月25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50次会议通过,自2016年4月18日起施行)第五条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以挪用公款罪追究刑事责任;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巨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一)挪用公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二)挪用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特定款物,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的;(三)挪用公款不退还,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的;(四)其他严重的情节。第六条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超过三个月未还,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巨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一)挪用公款数额在二百万元以上的;(二)挪用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特定款物,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三)挪用公款不退还,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四)其他严重的情节。

听律网引用法规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有关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有关问题的解释》 第二条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有关问题的解释》 第三条
[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五条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三百八十四条
[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三百八十四条
[4]《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三百八十四条
[5]《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六条
[6]《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三百八十四条
[7]《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三百八十四条
[8]《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三百八十四条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延伸阅读:
私分国有资产罪怎么处罚量刑法律上如何认定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行为涉嫌犯罪的一般要怎么样处罚
我国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如何刑事立案
什么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行贿的处罚和处理

以上这些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挪利用公款的判挪用私债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