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证据调查 > 特情人员能否作证人?

特情人员能否作证人?

来源:法否网 2025-05-05 22:23:08 15 人看过
立即咨询 咨询助手 当前在线

建议继续咨询我并更详细描述自身情况,以获得更多律师解答,24小时在线。

特情人员能否作证人?
特情人员能否作证人?

一、特情人员是否可以作为证人?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为证人。所谓“生理上有缺陷”,是指生理方面有影响证人作证能力方面的缺陷,例如盲人不能成为目击证人等等;“精神上有缺陷”一般是指精神病患者包括痴呆病人和间歇性精神病人等;“年幼的人”一般是指14周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

引用法规
[1]《刑事诉讼法》 第四十八条
[1]《民事诉讼法》 第七十二条

二、"侦察人员能否作证?"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72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53条规定“待证事实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者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作为证人。”由此可见,只要了解案情,并且其年龄、智力状况或者精神健康状况与待证事实相适应,且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就可以作为证人予以作证。

引用法规
[1]《民事诉讼法》 第72条
[1]《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53条

三、"证人出庭作证的法律问题"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害性的。

3.应当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的,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案件的具体情况依法作出决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决定取保候审的,由公安机关执行。国家安全机关决定取保候审的,以及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理国家安全机关移送的犯罪案件时决定取保候审的,由国家安全机关执行。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取保候审的条件与执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引用法规
[1]《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七条

四、行贿人能否作证人?

是可以的,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六)鉴定意见;(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八)视听资料、电子。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所以,行贿人的口供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但若要定受贿罪,必须要有其他的证据予以佐证。

引用法规
[1]《刑事诉讼法》 第四十八条

五、当事人能否作证?

《刑事诉讼法》第188条规定“经人民法院依法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任何知道案件情况的公民都有作证的义务,所以不存在作证豁免一说。目前刑事诉讼法里并没有污点证人的规定,但刑法里有自首、立功、重大立功等规定。刑事诉讼法规定,只要是知道案件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如果是在侦查阶段或审查起诉阶段不作证,那也没办法;如果其答应作证,后在审判阶段审理时其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并给予训诫,情节严重的,可能拘留;如果证人出庭作证,他的人身安全将受到保护。

引用法规
[1]《刑事诉讼法》 第188条

六、电工特种操作证持有人能否提前享受社保和退休金?

如果是有毒有害工种,工作满肯定年限就能够。

七、多人被轻伤害,其中一人能否证明自己的证言?

能够的,需要帮助能够联系!

八、刑事案件中法人机构可以作为证人吗?

刑事案件中单位和法人不能作为证人, 证人必须是自然人 因为单位不能象自然人一样感知案件事实,因此不能成为证人,单位出具的材料只能作为其他形式的证据 (比如书证) 只要不是作为证人证言就可以了 但是在民事诉讼中,单位是可以作为证人的。刑事诉讼法,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一)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并且这种缺陷或者年幼要达到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程度时,才能排除其证人资格,而是否达到了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程度,不能以个人主观判断,必须由专门人员的鉴定来确认。证人必须有作证能力,对于证人的作证能力应当采取推定法,即推定每一个人都有作证能力,如果要否定一个人的作证能力,必要时可以进行审查或者鉴定。(二)证人只能是自然人,单位或者组织出具的证明材料,只能以书证的形式出现,而不能以证人证言的形式出现。(三)证人证言必须坚持个别化原则,即一人一证,利用座谈会形式形成的材料不能作为证人证言使用。(四)证人的身份是由于他(们)对案件情况的感知在客观上与案件之问形成了相应的证明关系所决定的,因此证人具有不可替代性,证人不能由办案人员随意指定或更换。证人必须亲口陈述或亲笔书写证言,除办案人员制作笔录以外一般不能委托他人代理。这种不可替代性同时决定了证人作证的优先,即当诉讼中的证人身份形成以后,他(们)将不可以在诉讼中担任侦查、检察、审判人员及鉴定人、翻译人员等。(五)证人是指除了当事人以外的了解案件情况并向公安司法机关陈述的人,因此“所有知道案情的人都是证人”的说法是错误的。(六)见证人,是指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应办案人员要求对诉讼中的某些法律行为进行见证的人。例如,对勘验、搜查、扣押物证、书证的诉讼程序行为是否合法所进行的见证,由于这些证明行为不是针对案件事实而作,所以,见证人不是证人。

九、监护人可以作为见证人吗

见证人与证人,完全是二个概念。未成年人,显然不可以是见证人。一、证人,可以就其所见所闻,提供证人证言。它只存在可信度高低的问题。二、见证人,是见证司法机关的执法行为,它存在着其行为是否有效的问题 见证人必须是与案件无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也只有保持中立的第三人才有可能提供客观公正的见证证明。并且排除下列人员作为见证人

1、未成年人。

2、刑事诉讼的参加人、他们的近亲属和亲属。

3、依照法律享有进行侦查活动和审前调查权限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上述是监护人可以作为见证人吗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延伸阅读:
民事证据证据的三性
当庭提出证人出庭作证可以吗具体是怎么规定的
一审判决后证人需出庭具体规定是什么?
在哪些案件中可以采用录音证据?
申请证人出庭作证

以上这些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特情人员能否作证人?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

  • 当庭提出证人出庭作证可以吗具体是怎么规定的

    2025-08-017 人看过

    审判活动中,证据的完整性影响着案件的走向,如刑事案件中,证据不全,不能对犯罪嫌疑定罪。法律禁止以非法和不正当的方法收集证据。

  • 申请证人出庭作证

    2025-08-019 人看过

    审判活动中,证据的完整性影响着案件的走向,如刑事案件中,证据不全,不能对犯罪嫌疑定罪。法律禁止以非法和不正当的方法收集证据。

  • 在哪些案件中可以采用录音证据?

    2025-08-013 人看过

    审判活动中,证据的完整性影响着案件的走向,如刑事案件中,证据不全,不能对犯罪嫌疑定罪。法律禁止以非法和不正当的方法收集证据。

  • 一审判决后证人需出庭具体规定是什么?

    2025-07-318 人看过

    审判活动中,证据的完整性影响着案件的走向,如刑事案件中,证据不全,不能对犯罪嫌疑定罪。法律禁止以非法和不正当的方法收集证据。

  • 民事证据证据的三性

    2025-07-314 人看过

    审判活动中,证据的完整性影响着案件的走向,如刑事案件中,证据不全,不能对犯罪嫌疑定罪。法律禁止以非法和不正当的方法收集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