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暴力犯罪辩护 > 精神病杀人的会被判刑吗

精神病杀人的会被判刑吗

来源:法否网 2025-10-15 08:19:35 5 人看过
立即咨询 咨询助手 当前在线

建议继续咨询我并更详细描述自身情况,以获得更多律师解答,24小时在线。

精神病杀人的会被判刑吗
精神病杀人的会被判刑吗

一、精神病杀人者是否会被判刑?

1、精神病杀人如果是在其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则不会被判刑;

2、因为法律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经过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听律网引用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八条

三、精神病人杀人会被判刑吗

关于神经病人杀人怎么判刑这个问题,需分三种情况分析。
第一、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
第二、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
第三、完全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负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进行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听律网引用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八条

四、精神病人犯罪判刑后可以开除公职吗?

精神病人判刑后会被开除公职。
下列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
(一)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
(三)被开除公职的;
(四)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
(五)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
【法律依据】
《公务员法》第二十六条,下列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
(一)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
(三)被开除公职的;
(四)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
(五)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

听律网引用法规
[1]《公务员法》 第二十六条

五、"再次拿刀伤人被拘留十天,是否有可能被判刑?"

1盗窃罪《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进行定罪量刑。
2不要求做伤情鉴定或鉴定为轻微伤的,不再执行行政处罚,而执行刑法,但需要赔偿对被侵害人造成的损失。鉴定为轻伤或重伤的,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以故意伤害罪定罪量刑。然后和盗窃罪数罪并罚。这种行为,极大可能构成抢劫罪。《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  
(二)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

听律网引用法规
[1]《刑法》 第二百六十四条
[1]《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
[1]《刑法》 第十七条
[2]《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
[3]《刑法》 第二百六十三条
[4]《刑法》 第二百六十四条

六、"法律中关于杀人的惩罚性规定"

法律规定杀了人会判死刑,《刑法》第232条当中明确规定,故意杀人的,造成被害人死亡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故意杀人罪对此判处死刑。因为从刑事法律当中规定的量刑幅度来看,故意杀人罪是有死刑的规定的。

听律网引用法规
[1]《刑法》 第232条

七、"弟弟得了精神病杀人了,会被判刑吗?"

法律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因此,犯罪时无精神病,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法律依据一、《刑法》第十八条 【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二、《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四条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三)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项规定情形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对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对罪犯确有严重疾病,必须保外就医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诊断并开具证明文件。

听律网引用法规
[1]《刑法》 第十八条
[1]《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五十四条

八、法医精神鉴定用于确认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精神病的手段

“法医精神病鉴定”,是指运用司法精神病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涉及与法律有关的精神状态、法定能力(如刑事责任能力、受审能力、服刑能力、民事行为能力、、被害人自我防卫能力、作证能力等)、精神损伤程度、智能障碍等问题进行鉴定。  法医精神病鉴定,鉴定对象规定如下  对可能患有精神疾病的下列人员进行鉴定;  

1.刑事案件的被告人,被害人;  

2.民事案件的当事人;  

3.行政案件的原告人;  

4.违反治安管理应当受拘留处罚的人员;  

5.劳动改造的罪犯;  

6.劳动教养人员;  

7.收容审查人员;  

8.和案件有关需要鉴定的其他人员。

九、精神病人砍伤人是否需要负刑事责任?

1.首先要区分这个精神病人是否属于无民事责任人,俗称真的平常一直都是疯子,这样的话他不需负法律责任。

2.假如他只是半疯,即限制民事责任人,就要看他病发去砍人还是处于清醒状态去砍人3.至于家属,不管精神病人如何,都属于涉嫌故意伤害罪,就是和你说的无故砍人一样,没区别,只是在量刑方面会有一点差异

十、精神病人杀人判刑情节和法律规定的刑罚

精神病杀人负相对刑事责任一般判多少年如果完全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杀人,则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如果是间歇性精神病人正常的时候杀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故意杀人罪,处死刑,无期,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清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清,是指义愤杀人,防卫过当杀人,因受被害人长期迫害而杀人,帮助杀人,受嘱托杀人,所以如果是相对有辨别能力的精神病人杀人,最轻的可判10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是在正常时杀人,则死刑或无期,如果是完全精神病人则不负刑事责任

十一、间歇性精神病人杀人能否被判刑?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故意杀人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故意杀人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是完全精神病人故意杀人,是不承担刑事责任的,不能定罪量刑。

十二、杀人犯是否需要被送入精神病院,才能被判刑?

间歇性精神病是一个法律概念,而非精神医学概念。医学上的精神病,可以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期。完全缓解,精神症状已完全消失的,才可以认为精神正常,评定为完全责任能力;虽处于缓解期,仍有残留症状或者性格改变的,精神状态不完全正常,出现危害行为时,其辨认或者控制能力可以明显减弱,应评定为限制责任能力。我国《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经法定程序鉴定确定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这个犯是在正常时是要负刑的,犯病时,不需要负刑,但其家人应当负民事的赔偿责任。

听律网引用法规
[1]《刑法》 第十八条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延伸阅读:
非法运输爆炸物罪既遂处罚标准
故意杀人未遂罪判多少年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抢夺与抢劫的区别在哪些?题目抢夺与抢有什么区别?
故意伤人轻伤如何处理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抢夺罪和抢劫罪有什么区别抢劫罪的具体行为情况有

以上这些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神病杀人的会被判刑吗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

  • 暴力犯罪是我国当前刑事犯罪活动中十分突出的犯罪现象。运用法律手段遏制、预防暴力犯罪,特别是严重暴力犯罪,是当前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重要环节。

  • 暴力犯罪是我国当前刑事犯罪活动中十分突出的犯罪现象。运用法律手段遏制、预防暴力犯罪,特别是严重暴力犯罪,是当前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重要环节。

  • 暴力犯罪是我国当前刑事犯罪活动中十分突出的犯罪现象。运用法律手段遏制、预防暴力犯罪,特别是严重暴力犯罪,是当前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重要环节。

  • 暴力犯罪是我国当前刑事犯罪活动中十分突出的犯罪现象。运用法律手段遏制、预防暴力犯罪,特别是严重暴力犯罪,是当前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重要环节。

  • 暴力犯罪是我国当前刑事犯罪活动中十分突出的犯罪现象。运用法律手段遏制、预防暴力犯罪,特别是严重暴力犯罪,是当前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重要环节。

  • 暴力犯罪是我国当前刑事犯罪活动中十分突出的犯罪现象。运用法律手段遏制、预防暴力犯罪,特别是严重暴力犯罪,是当前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重要环节。

  • 暴力犯罪是我国当前刑事犯罪活动中十分突出的犯罪现象。运用法律手段遏制、预防暴力犯罪,特别是严重暴力犯罪,是当前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重要环节。

  • 暴力犯罪是我国当前刑事犯罪活动中十分突出的犯罪现象。运用法律手段遏制、预防暴力犯罪,特别是严重暴力犯罪,是当前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重要环节。

  • 暴力犯罪是我国当前刑事犯罪活动中十分突出的犯罪现象。运用法律手段遏制、预防暴力犯罪,特别是严重暴力犯罪,是当前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重要环节。

  • 暴力犯罪是我国当前刑事犯罪活动中十分突出的犯罪现象。运用法律手段遏制、预防暴力犯罪,特别是严重暴力犯罪,是当前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重要环节。

  • 暴力犯罪是我国当前刑事犯罪活动中十分突出的犯罪现象。运用法律手段遏制、预防暴力犯罪,特别是严重暴力犯罪,是当前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重要环节。

  • 暴力犯罪是我国当前刑事犯罪活动中十分突出的犯罪现象。运用法律手段遏制、预防暴力犯罪,特别是严重暴力犯罪,是当前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重要环节。

  • 暴力犯罪是我国当前刑事犯罪活动中十分突出的犯罪现象。运用法律手段遏制、预防暴力犯罪,特别是严重暴力犯罪,是当前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重要环节。

  •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他人的财产以暴力、威胁等的方式进行占有的行为,而在刑法中,与抢劫罪比较相似的是抢夺罪,那么抢夺罪与抢劫罪有什么异同?下面由听律网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 暴力犯罪是我国当前刑事犯罪活动中十分突出的犯罪现象。运用法律手段遏制、预防暴力犯罪,特别是严重暴力犯罪,是当前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