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经营 > 公司经营纠纷 > 股东抽逃出资的要件是什么?

股东抽逃出资的要件是什么?

来源:法否网 2025-01-06 08:13:53 0 人看过
立即咨询 咨询助手 当前在线

建议继续咨询我并更详细描述自身情况,以获得更多律师解答,24小时在线。

股东抽逃出资的要件是什么?
股东抽逃出资的要件是什么?

一、构成股东抽逃出资的要件是哪些?

公司成立后,公司、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以相关股东的行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损害公司权益为由,请求认定该股东抽逃出资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一)将出资款项转入公司账户验资后又转出;(二)通过虚构债权债务关系将其出资转出;(三)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进行分配;(四)利用关联交易将出资转出;(五)其他未经法定程序将出资抽回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十二条公司成立后,公司、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以相关股东的行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损害公司权益为由,请求认定该股东抽逃出资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一)将出资款项转入公司账户验资后又转出;(二)通过虚构债权债务关系将其出资转出;(三)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进行分配;(四)利用关联交易将出资转出;(五)其他未经法定程序将出资抽回的行为。

引用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十二条

二、股东抽逃出资其他股东可以提起诉讼吗

【问题解析】
股东抽逃出资后其他股东可提起诉讼。
公司成立后,公司、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以相关股东的行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损害公司权益为由,请求认定该股东抽逃出资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将出资款项转入公司账户验资后又转出;
(二)通过虚构债权债务关系将其出资转出;
(三)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进行分配。
【法律依据】
《公司法解释三》第十二条
公司成立后,公司、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以相关股东的行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损害公司权益为由,请求认定该股东抽逃出资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将出资款项转入公司账户验资后又转出;
(二)通过虚构债权债务关系将其出资转出;
(三)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进行分配;
(四)利用关联交易将出资转出;
(五)其他未经法定程序将出资抽回的行为。
【点击快速获取专业回答】
听律网法律在线咨询服务价格合理,方便快捷。有问题可以随时在手机上咨询或电话咨询。

引用法规
[1《公司法解释三》 第十二条

三、抽逃出资的情形包括股东向企业借钱吗

股东向企业借款,若符合法定程序的,则为合法的企业和股东的借贷关系。若认定为股东抽逃出资,宜结合股东的主管方面加以综合权衡。若企业股东在设立企业之时,就准备在企业成立之后将企业的注册资本借回,而在企业成立之后,果然实施了将注册资本借回的行为,或者股东以借款或委托投资等名义,将注册资本抽回,并长期在企业往来帐上挂账而不将抽逃的资金返还企业,就可能涉嫌构成抽逃出资。
【法律依据】
《企业法》第二百条规定,企业的发起人、股东在企业成立后,抽逃其出资的,由企业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所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

引用法规
[1《企业法》 第二百条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延伸阅读:
股东提起代表诉讼的原因哪些相关规定
雇佣童工归哪个部门管该如何举报
股东抽逃出资的要件是什么?
公司股东抽逃出资如何界定?
背书人是指被记名受让票据或接受票据转让的人

以上这些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股东抽逃出资的要件是什么?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

  • 公司股东抽逃出资如何界定?

    2025-09-054 人看过

    公司营业纠纷发生之后,正确的处理方式应该是尽量在律师的帮助下或在相关部门的调解下,找到合适的方式来坦诚、友好的解决纷争。

  • 雇佣童工归哪个部门管该如何举报

    2025-09-055 人看过

    公司营业纠纷发生之后,正确的处理方式应该是尽量在律师的帮助下或在相关部门的调解下,找到合适的方式来坦诚、友好的解决纷争。

  • 股东抽逃出资的要件是什么?

    2025-09-052 人看过

    公司营业纠纷发生之后,正确的处理方式应该是尽量在律师的帮助下或在相关部门的调解下,找到合适的方式来坦诚、友好的解决纷争。

  • 股东提起代表诉讼的原因哪些相关规定

    2025-09-043 人看过

    公司营业纠纷发生之后,正确的处理方式应该是尽量在律师的帮助下或在相关部门的调解下,找到合适的方式来坦诚、友好的解决纷争。

  • 背书人是指被记名受让票据或接受票据转让的人

    2025-09-043 人看过

    公司营业纠纷发生之后,正确的处理方式应该是尽量在律师的帮助下或在相关部门的调解下,找到合适的方式来坦诚、友好的解决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