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法律知识 > 工伤赔偿 > 工伤赔偿标准 > 税后工资补偿标准

税后工资补偿标准

来源:法否网 2025-08-31 21:12:25 13 人看过
立即咨询 咨询助手 当前在线

建议继续咨询我并更详细描述自身情况,以获得更多律师解答,24小时在线。

税后工资补偿标准
税后工资补偿标准

一、"税后工资与税前工资哪个更公平?"

  

1,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金应为职工本人在本单位前十二个月的税前工资。
  

2,可以参考《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规定
  第二十七条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听律网引用法规
[1]《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第二十七条
[2]《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第四十七条

二、离职补偿金50万是否要交个税?

离职补偿金50万是否要交个税取决于

1、如果是列亡赔偿金是不用交税的;

2、如果是经济补偿金是要交税的。
离职获得的经济补偿金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才需要征税。例如北京市2012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为62677元,3倍就是188031元,经济补偿金超过这个数额的部分,才需要征收个人所得税的。
一、裁员赔偿金扣税如何计算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第一条规定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其收入在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三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的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故此裁员赔偿金扣税的计算方法如下

1、不超过36000元的税率为3%

2、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3%

3、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3%

4、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3%

5、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3%

6、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3%

7、超过9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45%
二、辞退赔偿如何交税
(一)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对此有明确的规定,具体依据是《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此《通知》的规定,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一次性经济补偿金收入(包括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应按相关规定,由单位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二)上税部分的计算方法依据《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规定,对于一次性经济补偿金超过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的部分应缴税数额,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三)考虑到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数额较大,而且被解聘的人员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固定收入,因此,对于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可视为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允许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平均。
具体平均办法为以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除以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以其商数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按实际工作年限数计算,超过12年的按12计算。

听律网引用法规
[1]《关于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第一条

三、工资个人所得税扣税标准工资扣税的标准是什么?

个人所得一般指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一般计算的是工资、薪金所得需要缴纳的税,目前最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3500元。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课征的一种税,纳税义务人包括中国公民、个体工商户以及在中国有所得的外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 工资、薪金所得,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的费用扣除标准,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3500元后的余额(

2011年9月1日前每月减除2000元),为应纳税所得额,也就是说每月工资、薪金所得额在3500元以上的征个人所得税,以下免征个人所得税。 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每月收入额-3500元)×适用税率率-速算扣除数 例,某高校教师于2012年某月取得工资6000,则其就这个月工资需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的数额为多少?答,教师这个月的工资应纳税额=(

6000-

3500)×

10% -

105 =145元。 速算扣除数指采用超额累进税率计税时,简化计算应纳税额的一个,速算扣除数实际上是在级距和税率不变的条件下,全额累进税率的应纳税额比超额累进税率的应纳税额多纳的一个常数。因此在超额累进税率条件下,用全额累进的计税方法,只要减掉这个常数,就等于用超额累进方法计算的应纳税额。 速算扣除数的计算,不超过1500元的纳税额因为只有一个3%的税率,所以速算扣除数为0。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纳税税率为10%。如果1500元至4500元之间的任意纳税额全部按10%的税率纳税,势必会造成纳税人多纳税的情况,因为在这个纳税额度之间的任意纳税额中都有1500元需要按3%纳税,也就是说1500元是税率变化的临界点。 如果1500元按10%的税率纳税,1500元需纳税150元,如果按3%的税率纳税时则只需纳45元就行,也就是说超过1500元至4500元之间的任意纳税额按10%的税率计算纳税额时,会多收105元,因此计算超过1500元至4500元之间的任意纳税额的纳税情况时需要减去多收的105元,多收的105元即需要减去的速算扣除数。 同理,超过4500元至9000元之间的纳税额的税率为20%,4500元是税率变化的临界点。如果4500元按20%的税率纳税则需要纳税900元,按10%的税率纳税时是450元,无疑按20%的税率纳税比按10%的税率纳税将多纳450元。 此时万不可忽视的是4500元中有1500元是按3%的税率纳税的,也就是说不超过4500元的部分如果都按10%的税率纳税会多收,因此超过4500元至9000元之间的纳税额也需要减去超过1500元至4500元部分的速算扣除数105元。因此超过4500元至9000元部分的速算扣除数为900-

450+

105=555元。 同理既可得到其它纳税区间的速算扣除数,倘若能够记住各纳税区别的税率的速算扣除数,那么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就方便的多了,比如你每月工资9000元时,你将纳税(

9000-

3500)×

20%-

555=450元,用此种方法计算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纳税额可避免分步累加计算时的繁琐,具有高效快速准确高的特点,用来计算工资、薪金的个人所得税纳税额不失为一良策。 以上是个人所得税扣税范围是怎样的,希望对您有帮助。

四、经济补偿金标准税前或税后

1、劳动合同中的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的税前工资支付。 

2、劳动者领取的经济补偿金,属于税前收入,需要国家规定确定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听律网引用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五、个人所得税工资25000元交多少,法律上的标准是什么?

律师解答
工资25000个人所得税交2590元。在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决定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提高至每月5000元等部分减税政策,自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个人所得税税率及速算扣除数。
按照新修改的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提高减除费用标准到5000元,以每月收入额减除5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月工资25000元的,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25000-

5000=20000元,适用新税率20%,速算扣除数为1410元,每月需缴纳个税=(

25000-

5000)*

20%-

1410=2590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温馨提示】遇到法律问题,有81%的当事人第一时间通过与学习基本法律知识来了解问题的可能风险殊不知背后的法律纠纷,遇到法律问题及时找专业的律师咨询,点击咨询按钮快速找到最合适、可靠的律师,能够降低该问题上存在的95%以上的常见法律风险。

听律网引用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六、税前工资3000,税后扣除的五险一金是怎么计算的

税前工资3000,五险一金的扣缴的缴费基数可以是以实发工资为基数,也可以本地社保缴纳最低基数为依据,目前社保的缴纳由个人缴费和单位缴费组成,缴费数额所占社保基金总额的百分比称为社保缴费比例,以工资总额为基数。社保缴纳额度每个地区的规定都不同,包括养老、工伤、医疗、生育、失业等社保5大险种,具体比例为  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基数的8%缴纳。单位缴费基数的22%缴纳。  医疗保险,缴费比例单位10%,个人2%,每年初交个大额。失业保险,单位1.

5%,个人0.

2%;工伤保险,单位被划分的行业范围来确定它的工伤费率,在0.

5%~

2%之间;生育保险,缴费比例单位0.

8%,个人不交钱。公积金,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一般的单位和个人都是工资的12%.

七、公司员工应纳税所得额的一般计算方法和减除费用标准

以每次取得的劳务报酬收入,扣除费用标准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减除费用标准    

1、每次所得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每次所得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20%。    

2、对个人提供劳务过程中所支付的中介费,如能提供有效合法凭证的,允许从其所得中扣除。    

3、对个人取得的董事费收入,允许扣除有合法凭证证明其按规定上交派遣单位部分。

八、公司雇主将雇员工资一次性打入个人账户,该员工可补申请吗?

应该能够补申请的

九、补发薪水如何计税?补发的薪水如何纳税?

扣除五险一金的薪水薪金的个税起征点是2000,

2000以内不交。超出2000,按超出额的分别分档乘以分别的税率交纳。财务人员知道要怎样算。

十、抚养费属于税前还是税后?

你好,抚养费

1父母有固定收入的,一般以实际收入的20%-

30%为限。负担两个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收入的50%。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以上比例确定。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比例。可以要求一次性支付。2抚育费的办法可父母的职业情况而定,原则上适应定期给付。但父母从事农业生产或者其他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稳定的固定收入的,可以按季度或年度支付现金或实物;特殊情况下,可一次性给付。对父母一方无经济收入或者下落不明的,可用其财务折抵子女抚育费。3父母双方可以协议子女随一方生活并由抚养方负担子女全部抚育费。但经查实,抚养方的抚养能力明显不能保障子女所需费用,影响子女健康成长的,不予准许。4子女抚育费的给付期限,一般至子女18周岁为止。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子女,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的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给付抚育费。子女满18周岁但不能生活的,如父母有给付能力,仍应负担必要的抚养费。但这类子女一般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或者完全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延伸阅读:
工程工伤伤残赔偿标准工伤赔偿标准
交通事故和工伤赔偿有哪些项目法律有哪些规定?交通
2023年劳动法规定加班工资多少?
工伤鉴定十级赔偿标准工伤者十级十级工伤十一级工伤
工伤死亡赔偿标准是全国都统一的吗

以上这些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税后工资补偿标准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