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法律知识 > 金融保险 > 票据纠纷 > 支票和本票的区别法律上如何规定的?

支票和本票的区别法律上如何规定的?

来源:法否网 2025-08-07 05:07:57 18 人看过
立即咨询 咨询助手 当前在线

建议继续咨询我并更详细描述自身情况,以获得更多律师解答,24小时在线。

支票和本票的区别法律上如何规定的?
支票和本票的区别法律上如何规定的?

一、本票、支票和汇票的区别。法律上的规定以法律形式确定。

专业分析
支票、汇票、本票之间的区别是

1、支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见票付款的票据;

2、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见票付款的票据;

3、本票是出票人签发的,承诺本人见票付款的票据。

二、"法律规定银行本票和银行汇票的用途"

银行汇票是汇款人将款项交存当地银行,由银行签发给汇款人持往异地办理转账结算或支取现金的票据。银行汇票的付款期为1个月,金额起点为500元他和支票的功能是一样的,能够直接使用,不用贴息.银行汇票的出票银行为银行汇票的付款人。

三、"银行本票和银行汇票法律要求和监管规定"

有下列法律规定

1.《票据法》第19条,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汇票分为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

2.《票据法》第26条,出票人签发汇票后,即承担保证该汇票承兑和付款的责任。出票人在汇票得不到承兑或者付款时,应当向持票人清偿本法第七十条、第七十一条规定的金额和费用。

3.《票据法》第73条,本票是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本法所称本票,是指银行本票。

4.《票据法》第76条,本票上记载付款地、出票地等事项的,应当清楚、明确。本票上未记载付款地的,出票人的营业场所为付款地。本票上未记载出票地的,出票人的营业场所为出票地。

听律网引用法规
[1]《票据法》 第19条
[1]《票据法》 第26条
[2]《票据法》 第七十条
[3]《票据法》 第七十一条
[1]《票据法》 第73条
[1]《票据法》 第76条

四、支票和期票的区别法律的规定

律师解答
支票与期票的区别为开票人不相同;对应的到帐时间不相同;是否提现也有所不同。支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八十一条
支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第八十二条
开立支票存款账户,申请人必须使用其本名,并提交证明其身份的合法证件。
开立支票存款账户和领用支票,应当有可靠的资信,并存入一定的资金。
开立支票存款账户,申请人应当预留其本名的签名式样和印鉴。

听律网引用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 第八十一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 第八十二条

五、支票日期的填写及法律要求

专业分析

1、出票日期(大写)数字必须大写,大写数字写法零、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

1、壹月贰月前零字必写,叁月至玖月前零字可写可不写。拾月至拾贰月必须写成壹拾月、壹拾壹月、壹拾贰月(前面多写了“零”字也认可,如零壹拾月)。

3、壹日至玖日前零字必写,拾日至拾玖日必须写成壹拾日及壹拾x日(前面多写了“零”字也认可,如零壹拾伍日,下同),贰拾日至贰拾玖日必须写成贰拾日及贰拾x日,叁拾日至叁拾壹日必须写成叁拾日及叁拾壹日。

六、公司如何购买发票并遵守法律

专业分析
公司购买发票的方法
带上税控盘、发票购票本、公司财务专用章、法人私章。到各个地方的政务大厅国税窗口,就可以直接领票了。
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购买,具体方法为插入税盘到电脑,登录开票软件;点击报税处理,远程抄报税,选择要抄税的票种;勾选增值税专普票,点击确定。发票抄税处理成功;如果有已开过的增值税发票,白色联未认证的,需要先认证完。如果未认证完,会影响购买发票份数。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单位、个人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经营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应当按照规定开具、使用、取得发票。

七、支票被冒领或冒用,付款人是否能够提取现金?

你单纯携带支票无法支取该笔款项,你必须证明该笔款项归贵公司所有才行;如果银行没有这个程序的话,只能通过诉讼的方式维护权益

八、"甲公司虚开35万元增值税发票法定代表人让业务员开票,追究法律责任"

如果无参与或不知情,则不能律职责。否则负有同等的法律职责。《刑法》第二百零五条之一 虚开本法第二百零五条限定以外的其他发票,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职责人员,依照前款的限定处罚。

听律网引用法规
[1]《刑法》 第二百零五条
[2]《刑法》 第二百零五条

九、"冒犯行为朋友利用单位资格干私活,冒犯法律将受到惩罚"

偷税罪。

十、"学习用品需要国税局发票吗?"

你好,你能够去税务局查看。希望能够帮您。 希望我回答的这些对你有帮助,如果还有不懂的问题能够继续询问我,也能够电话联系我。

十一、"单位进行专项训练,支出包括交通费、食宿费、误工补贴等,能否在地税局开具发票?"

应该由训练单位为你提供正规发票。发票的收款单位应该为训练单位。

十二、他人发票盖我的发票章能否?

你好,通常是不能够的,都有税号的。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延伸阅读:
持有伪造的发票罪如何惩处?
不写成本票的可以隔年补吗
公司银行本票怎么开
在银行办理取款手续
承兑与银行本票的关系是什么?

以上这些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支票和本票的区别法律上如何规定的?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

  • 公司银行本票怎么开

    2025-11-0113 人看过

    票据纠纷包括票据权利纠纷和非票据权利纠纷。能够公正、及时审理票据纠纷,可以保护票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秩序和金融安全。

  • 持有伪造的发票罪如何惩处?

    2025-11-017 人看过

    票据纠纷包括票据权利纠纷和非票据权利纠纷。能够公正、及时审理票据纠纷,可以保护票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秩序和金融安全。

  • 在银行办理取款手续

    2025-11-0111 人看过

    票据纠纷包括票据权利纠纷和非票据权利纠纷。能够公正、及时审理票据纠纷,可以保护票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秩序和金融安全。

  • 承兑与银行本票的关系是什么?

    2025-11-0114 人看过

    票据纠纷包括票据权利纠纷和非票据权利纠纷。能够公正、及时审理票据纠纷,可以保护票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秩序和金融安全。

  • 不写成本票的可以隔年补吗

    2025-10-3114 人看过

    票据纠纷包括票据权利纠纷和非票据权利纠纷。能够公正、及时审理票据纠纷,可以保护票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秩序和金融安全。

  • 票据纠纷包括票据权利纠纷和非票据权利纠纷。能够公正、及时审理票据纠纷,可以保护票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秩序和金融安全。

  • 票据纠纷包括票据权利纠纷和非票据权利纠纷。能够公正、及时审理票据纠纷,可以保护票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秩序和金融安全。

  • 票据纠纷包括票据权利纠纷和非票据权利纠纷。能够公正、及时审理票据纠纷,可以保护票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秩序和金融安全。

  • 票据纠纷包括票据权利纠纷和非票据权利纠纷。能够公正、及时审理票据纠纷,可以保护票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秩序和金融安全。

  • 票据纠纷包括票据权利纠纷和非票据权利纠纷。能够公正、及时审理票据纠纷,可以保护票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秩序和金融安全。

  • 票据纠纷包括票据权利纠纷和非票据权利纠纷。能够公正、及时审理票据纠纷,可以保护票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秩序和金融安全。

  • 票据纠纷包括票据权利纠纷和非票据权利纠纷。能够公正、及时审理票据纠纷,可以保护票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秩序和金融安全。

  • 票据纠纷包括票据权利纠纷和非票据权利纠纷。能够公正、及时审理票据纠纷,可以保护票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秩序和金融安全。

  • 票据纠纷包括票据权利纠纷和非票据权利纠纷。能够公正、及时审理票据纠纷,可以保护票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秩序和金融安全。

  • 票据纠纷包括票据权利纠纷和非票据权利纠纷。能够公正、及时审理票据纠纷,可以保护票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秩序和金融安全。

  • 票据纠纷包括票据权利纠纷和非票据权利纠纷。能够公正、及时审理票据纠纷,可以保护票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秩序和金融安全。

  • 票据纠纷包括票据权利纠纷和非票据权利纠纷。能够公正、及时审理票据纠纷,可以保护票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秩序和金融安全。

  • 票据纠纷包括票据权利纠纷和非票据权利纠纷。能够公正、及时审理票据纠纷,可以保护票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秩序和金融安全。

  • 票据纠纷包括票据权利纠纷和非票据权利纠纷。能够公正、及时审理票据纠纷,可以保护票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秩序和金融安全。

  • 票据纠纷包括票据权利纠纷和非票据权利纠纷。能够公正、及时审理票据纠纷,可以保护票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秩序和金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