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肇事 > 如何认定肇事逃逸有没有法律规定?

如何认定肇事逃逸有没有法律规定?

来源:法否网 2025-05-01 04:59:59 7 人看过
立即咨询 咨询助手 当前在线

建议继续咨询我并更详细描述自身情况,以获得更多律师解答,24小时在线。

如何认定肇事逃逸有没有法律规定?
如何认定肇事逃逸有没有法律规定?

一、"如何认定肇事逃逸法律依据与适用"

法律分析
若是满足以下三个要件,则可以被认定为肇事逃逸

1、主观方面。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只有行为人对肇事行为明知,同时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才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

2、客观方面。是指有逃跑的行为,包括弃车逃逸和驾车逃逸。

3、逃逸后,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空间要素,也就是说该行为是否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一百一十二条本规定中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
(二)“深度调查”,是指以有效防范道路交通事故为目的,对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以及道路交通安全相关因素开展延伸调查,分析查找安全隐患及管理漏洞,并提出从源头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的活动。
(三)“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是指检验报告、鉴定意见复印件送达当事人之日起三日内,当事人未申请重新检验、鉴定的,以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重新检验、鉴定,鉴定机构出具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的。
(四)“外国人”,是指不具有中国国籍的人。(五)本规定所称的“一日”、“二日”、“三日”、“五日”、“十日”,是指工作日,不包括节假日。(六)本规定所称的“以上”、“以下”均包括本数在内。(七)“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相当于同级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八)“设区的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是指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相当于同级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九)“设区的市公安机关”,是指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或者相当于同级的公安机关。

引用法规
[1]《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一百一十二条

二、没有主观肇事逃逸处理法律规定

司机没有主观意愿逃逸,可以从轻处罚,拘留15天,罚款1000~

2000元,还要吊销机动车司机的驾驶证,若出现车祸之后驾车逃跑的,构成交通肇事罪,可以追究司机的刑事责任,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法院会证据判决肇事逃逸吗?

你好,法院判决律师不好评定,希望能帮到您。

四、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未注明肇事逃逸,交警是否可要求补正?

如果不服,可以依法申请复核。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延伸阅读:
交通肇事没有谅解书会判多久交通事故没有谅解書會判多
我国规定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犯罪刑事立案追诉标准是什麼?
在交通事故中导致人死亡是否有必要负刑事责任
车借给别人肇事逃逸车主要承担责任吗车逃逸
肇事后藏尸是否是交通肇事逃逸

以上这些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认定肇事逃逸有没有法律规定?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