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人身侵权 > 残疾赔偿金是事故发生之日还是定残之日?

残疾赔偿金是事故发生之日还是定残之日?

来源:法否网 2025-02-20 13:36:19 6 人看过
立即咨询 咨询助手 当前在线

建议继续咨询我并更详细描述自身情况,以获得更多律师解答,24小时在线。

残疾赔偿金是事故发生之日还是定残之日?
残疾赔偿金是事故发生之日还是定残之日?

一、残疾赔偿金的支付日期是如何确定的?

残疾赔偿金是定残之日开始计算的。我们国家相关司法解释当中明确的规定,残疾赔偿金应当受害者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还有就是受害者被评定的伤残的等级,然后城镇或者农村的收入来状况确定。

二、残疾赔偿金定残日的认定

1、残疾赔偿金的性质,在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公布前,在理论和实务上都不是一个十分明确的问题。直到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关于人身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后,才明确将残疾赔偿金的性质界定为对受害人收入损失的赔偿,即残疾赔偿金是财产损害赔偿,而非精神损害赔偿。

2、将残疾赔偿金明确为财产损害赔偿。将残疾赔偿金的性质定性为财产损害赔偿更符合残疾赔偿金的本意,残疾赔偿金指对受害人因人身遭受伤残而导致劳动能力全部或部分丧失而给予的赔偿,受害人人身遭受伤残,丧失全部或部分劳动能力,其收入必然减少,而这种收入减少的损失体现为直接的财产损失,因此将其界定为财产损害赔偿是理所当然的。

三、残疾赔偿金是否应依据定残日?

残疾赔偿金是要应依据定残日的,从定残日开始计算二十年,如果受害人年龄比较轻,经过鉴定构成一级伤残的,可以拿到当地人均收入二十倍的残疾赔偿金。一般情况下,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受害人伤情稳定后就可以做伤残鉴定。

四、残疾赔偿金定残日的计算方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五条规定,残疾赔偿金如何计算方法残疾赔偿金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 其中,对于伤残者丧失劳动能力或伤残的程度,以法医鉴定为准,即一级伤残丧失劳动能力100%,二级伤残丧失90%,三级伤残丧失80%,……十级伤残丧失10%。 实践中,在构成多次残疾的情况下,如何计算赔偿费用比较复杂,需要专业律师才能准确求计算。 赔偿权利人举证证明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的,残疾赔偿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计算。

引用法规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十五条

五、残疾赔偿金定残日是受伤日吗?

交通事故伤残赔偿是按照鉴定计算,从定残之日起算。《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25条规定,残疾赔偿金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20年计算。但6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1年;

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损伤,受害人损伤的部位不同,伤残鉴定的期限也不同,少则几个月定残,多则受伤几年后才定残,对于神经类损伤,少则半年,长则一年以上才能定残,所以,交通事故定残日不相同。定残日也就是确定伤残鉴定结论的日期,在伤残鉴定结论书上签字的日期。那么误工期的计算是否与定残日息息相关?误工期的计算是否是从定残日开始的?下面,听律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误工期与定残日确实存在一定的关系。最高院 《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规定, “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据此,受害人伤残鉴定的定残日与持续误工期限直接相关,很多当事人故意将定残日尽量往后推,以期延长误工时间。但是,这在司法实践中却不是一概能得到法院支持的。原因在于误工期限是法医受害人因伤残在客观上不能上班工作所造成的,而定残日却与受害人主观上申请伤残鉴定的时间早晚相关,两者并无直接关联。司法实践中,法医鉴定的误工期限往往与最高院的 “定残日”期限不一致,因此在审判实践中如果两者的期限相差太大,法院一般会接受司法鉴定结论中的误工期限,而不采纳 “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作为误工期限。一般来说,如果需要确定残疾的话,是需要通过残疾鉴定书才能够确定,如果要确定好受伤人的定残日,那么就是当受害者的残疾鉴定书下发之后的那一日,就是确定的定残日。一般来说,定残日会确定好受伤人的相关赔偿,也和误工费具有相关的关系。

引用法规
[1]《人身损害赔偿解释》 第25条
[1]《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十条

六、"生育权及抚养费计算方法"

  一、抚养费从交通事故从定残之日起计算符合法律的宗旨。  二、原因  第一,符合立法的价值精神。《最高人民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五条对残疾赔偿金明确规定从定残之日起计算,残疾赔偿金的性质是指对受害人因人身遭受损害致残而丧失全部或部分劳动能力的财产赔偿,它是人身损害的直接后果,是一种财产损失;  第二,防止重复计算当事人的损失。事故发生之日起至评残之日期间,伤者可以向主张误工费;  

1、误工费是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遭受人身损害的受害人需要接受诊治以恢复健康,无常参加工作或从事日常经营活动,因此造成的经济收入的减少,由负有责任的一方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该项减少的收入给予赔偿;  

2、误工费即补偿受害者收入的减少,假使事故未发生,受害者也只能以收入的多少来尽扶养义务。  因此,支持受害者的误工费损失,即支持了受害者事故发生之日至评残之日的损失,计算被扶养人生活费也就应从评残之日起计算。本案中原告胡某的误工费损失即支持了211天,基本上计算至评残前几日。  第三,定残之日起计算被扶养人生活费是依据伤残鉴定报告,而从事故之日起计算没有依据,也不具操作性。  

1、伤残鉴定是科学量化受害人因各种形式的损害造成身体器官缺损、功能障碍和心理障碍,进而导致受害人的生活、工作、和社会活动能力的丧失程度;  

2、伤残鉴定是受害人民事救济、要求赔偿的依据,但是此鉴定报告不具有溯及力。退一步讲,如果被扶养人生活费从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那么如果伤残鉴定未出来,或当事人在伤残鉴定前来主张,那么将没有赔偿标准作为依据来计算,这会导致不具操作性。  三、《最高人民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八条规定    被扶养人生活费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引用法规
[1]《最高人民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十五条
[1]《最高人民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十八条

七、伤残赔偿金能否按年龄计算?

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标准,应当案件的实际情况,结合受害人住所地、经常居住地、主要收入来源等因素,确定应适用的标准。

1、受害人是经常居住地在城镇的农村居民,在城镇工作、生活居住或学习满一年以上的,适用城镇居民标准。例如下列情形适用城镇居民标准

1、本人虽然没有收入来源,但随其配偶、子女在城镇生活的;

2、随父母生活的未成年人,其父或母经常居住地在城镇的;

3、农村户口的未成年人在城镇上学、生活的。

2、受害人是农村居民,其所在集体的土地被国家征收或者其承包的集体土地被国家征收,致其无法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适用城镇居民标准。

3、从城镇机关或企、事业单位退休后回农村居住生活,定期从单位领取退休工资的,适用城镇居民标准。

4、受害人住所地由农村县市区划调整为城区的,其仍在原住所地务农、居住,主要收入来源为务农收入,消费水平也和一般农民基本相同,适用农村居民标准。

八、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多少?

你好!依据《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的规定,残疾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标准应审查确定身份情况,并区别是农村户口还是城镇户口的!目前大量的农民工进人城镇打工或定居,他们已是城镇居民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部分地区农村居民实际年均收人已同于甚至高于城镇居民年均收入,如果无视这一客观实际,仅仅因为受害人为农村户籍就一律按农村居民标准进行赔偿,有违公平。对于赔偿权利人虽为农村居民,但如有证据证实发生交通事故时其工作单位或实际居住满一年的地点在镇所在地的居委、村及虽未建成但已列人城镇规划区的村的,也作为城镇居民,在计算赔偿数额时按城镇居民的标准对待,实行“同城待遇”,这样才能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对农村居民的公平保护。如果还有特殊情况,难以区分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的,就高不就低,按城镇居民对待。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延伸阅读:
教练车交通事故误工费怎么算怎么赔偿
侵犯他人肖像权名誉权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吗?怎么处罚
个人信息泄露如何处理法律如何保障
脚踝骨折赔偿脚踝受伤怎么办
未成年人保护法是如何保护未成年人个人隐私的

以上这些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残疾赔偿金是事故发生之日还是定残之日?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