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肇事 > 交通肇事逃逸后想私了怎么处理?

交通肇事逃逸后想私了怎么处理?

来源:法否网 2025-01-10 21:56:46 6 人看过
立即咨询 咨询助手 当前在线

建议继续咨询我并更详细描述自身情况,以获得更多律师解答,24小时在线。

交通肇事逃逸后想私了怎么处理?
交通肇事逃逸后想私了怎么处理?

一、"如何处理交通肇事逃逸后想私了的处理?"

1、交通肇事后逃逸如果想要私了解决的,要在案发后的第一时间将受害者送医,积极将损失降到最低,然后找到受害者以及其家属态度诚恳地与多方谈赔偿问题。

2、对于受害者以及其家属合理的请求,都要接受以力求获取受害者及其家属的原谅,同意私了。

二、"私了处理交通肇事逃逸如何解决?"

关于上述问题的解析如下

1、“私了”中逃逸行为的表现形式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发生事故后驾车逃逸;二、发生事故后当事人弃车逃逸。虽然说可以“私了”的交通事故后果均不严重,但是这两种逃逸行为在“私了”事故中也时有发生。通常表现为

2)双方在核实有关情况时,乙方发现甲方车辆无车牌,或酒后驾车,或非司机驾车,提出不能“私了”需要报警时,甲方心虚害怕,为逃避法律的严厉处罚,寻机逃逸。 因为“私了”中的逃逸者一般都与当事人见过面、接触过,所以遇到对方逃逸,当事人应当可以、并力求记住对方车辆及对方的以下几种特征并及时报警

1)车辆的型号。如小客车、吉普车、旅行车、大客车、大货车、小货车等。

2)车辆的颜色。如红色、绿色、白色、黑色、黄色等。

3)车辆号牌。包括颜色(如小客车为蓝色,大客车为黄色)、号码(最好记全,无法记全也应当记住其中前面或后面的两个数字)。

4)车辆的其他主要特征。如车身上的图案、文字;有无装载物,装载物的名称等。 “私了”中非常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准确核实对方的身份及一些相关的情况,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通过询问、观察、核对去查明

1、通过居民身份证进行核实 居民身份证是公安机关颁发的最能有效证明某个人身份的证件,上面所注明的姓名、性别、年龄、居民身份证号是非常准确的,不会出现两个一模一样的身份证。查看对方的身份证是“私了”时最便捷、最准确的一种方法。

2、通过机动车驾驶证进行核实

1、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随着车辆的增多,道路交通事故也有逐年递增的趋势。

2、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

3、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还有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以上就是一些有关于交通肇事逃逸能私了吗的相关信息

三、交通肇事逃逸后私了交警的处理方式

交通事故对方逃逸应按下列方式进行处罚

1、尚未构成犯罪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

2、造成了重大事故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四、轻微交通事故逃逸后私了的处理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肇事逃逸的构成条件主要有第一,行为人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这是前提;交通肇事但按照《解释》第1条和第2条的规定尚未达到犯罪标准的,即使逃逸,亦不属于其范围。第二,肇事人知道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即行为人在逃逸时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这是行为人的主观认知因素。如果行为人没有意识到交通事故的发生而离开现场,则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人明知发生了交通事故,否则亦不能认定有“逃逸”行为。换言之,“逃逸”是具有主观评价色彩的。第三,行为人主观上是为了逃避事故责任,逃避法律的追究的目的。第四,客观上实施了逃离事故现场,不向公安机关报案的行为。轻微交通事故逃逸怎么处理参考如下,一、交通肇事逃逸对事故责任的影响我国法律规定,对于逃逸当事人的责任可以有以下几种认定

1、事故因当事人逃逸,而无法认定当事人责任的场合,无论事故各方的实际责任如何,均推定逃逸方承担全部责e;

2、事故一方当事人逃逸,事故的认定是双方均无责任,即意外事故,也要由逃逸方承担全部责任;

3、事故一方当事人逃逸,事故的认定是逃逸方有安全违法行为或驾驶有错误,他方没有过错,逃逸方负全责;

4、事故一方当事人逃逸,事故的认定是事故当事人双方均有责任,在确定过错比例的基础上适当减轻逃逸方的责任。二、交通肇事逃逸如何赔偿交强险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机动车肇事逃逸的,由救助基金垫付受害人人身伤亡的丧葬费用、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被保险人或受害人认为,目前救助基金尚未建立,且《交强险条款》也未将机动车肇事逃逸列为除外责任,在已经确定保险公司承保后,应当由保险公司承担保险责任。保险公司当事分支机构则认为,机动车肇事逃逸《条例》已有明确规定,我公司不应承担责任。《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因此,社会救助基金是国家通过各种方式筹集的用于交通事故救助的一种公益基金。目前,有关社会救助基金的管理办法正在制定当中,社会救助基金至今尚未设立。在得不到社会救助基金及时救助的情况下,被保险人及司法机关暂时将本应由社会救助基金承担的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明显缺乏法律依据。另外,《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一百一十五条的规定,1991年国务院发布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已经废止。因此,对于没有确凿证据证明肇事逃逸车辆在保险公司投保交强险的情况,该保险公司不承担本应由救助基金承担的垫付责任,并可提出相应的抗辩。

引用法规
[1]《解释》 第1条和第2条
[2]《解释》 第二十四条
[1]《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十七条
[1]《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第一百一十五条

五、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否可以私了?

1、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不能进行私了。

2、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应迅速报告交警部门处理,不得私了
(一)机动车无号牌、无检验合格标志的;
(二)驾驶人无有效机动车驾驶证的;
(三)机动车驾驶人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麻醉药品的;
(四)碰撞建筑物、公共设施或者其他设施的;
(五)车辆单方发生交通事故的;
(六)事故车辆未投保交强险的;
(七)载运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以及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传染病病源体等危险物品车辆的。

3、虽然以上未提到死亡不能私了,但是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在赔偿方面可以进行私了。由于已经造成伤亡,已经触犯刑法,要受到刑法处罚。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延伸阅读:
在交通肇事致死案件中检察院对案件的起诉不尽如人意那该
交通肇事认罪悔罪书的写作要求
肇事逃逸后报警多久后才算有效?
酒后肇事逃逸的处罚规定
骑电瓶车人没事被撞了汽车责任大还是骑电车责任大?

以上这些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交通肇事逃逸后想私了怎么处理?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