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子女抚养 > 探视权的法律规定法律上的具体规定

探视权的法律规定法律上的具体规定

来源:法否网 2025-08-10 08:11:55 7 人看过
立即咨询 咨询助手 当前在线

建议继续咨询我并更详细描述自身情况,以获得更多律师解答,24小时在线。

探视权的法律规定法律上的具体规定
探视权的法律规定法律上的具体规定

一、证据证据的主要和法律规定

专业分析
证据的主要有

1.相关性。相关性是实质性和证明性的结合。

2.传闻证据。传闻证据即传闻法则,是指原则上排斥传闻证据作为认定犯罪事实的的证据。

3.违法证据排除。主要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应当排除那些通过非法搜查和扣押获取的物证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书证应当提交原件。物证应当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者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交复制品、照片、副本、节录本。提交外文书证,必须附有中文译本。
【温馨提示】在文章的最后,听律网网提醒,并不是每种情况都是客观一致的,一个同类型的答案能够解决我们遇到的85%法律风险。但真正的解决方案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复杂的情况下,建议尽快咨询专业律师,获得针对性解答!

听律网引用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七十条

二、探视权的法律规定

1、一般探视权规定一个星期一次,一个月也就四次,但这不是绝对的,探视权的行使方式以及时间双方可以进行约定,约定时要考虑孩子的生活时间以及学习时间,所以一周一次为宜。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六条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听律网引用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六条

三、探视权的法律规定

 “探视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依法享有的探视子女的权利。世界上很多国家民法中都有探视权的法律规定。我国2001年4月28日修改并颁布实施的《婚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离婚后,关于探视权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探视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视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商,协商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一方探视子女,若危及子女身心健康的,经人民法院判决可以终止探视权。”探视具有交流、沟通意义和人情味。离婚后,不与子女同居住的父亲或母亲,既有权利又有义务看望子女,子女也有与不同居住的父亲或母亲交流的渴望。通过探视权的行使,子女与探视的父亲或母亲之间能够进行思想上的沟通和交流,使子女获得平时单亲抚养下所缺少的另一方的关爱,促进子女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使前去探视的一方增加与不由其直接抚养的子女之间的感情,形成对子女未来发展的关心,从而更加主动、自觉地履行对子女的抚养义务。因此探视权不仅是父母的权利,也是子女的权利。

听律网引用法规
[1]《婚姻法》 第三十八条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延伸阅读:
法定情形有哪些监护关系终止的情形有哪些
离婚后一方不付抚养费怎么办不付孩子抚养费怎么办?
贵阳亲子鉴定需要多少钱?贵阳哪里可以做亲子鉴定?
孩子抚养费诉讼2023年该如何起诉
争夺抚养权需要收集哪些证据如何提供抚养权证据

以上这些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探视权的法律规定法律上的具体规定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