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治安管理 > 打架责任划分的规定

打架责任划分的规定

来源:法否网 2025-04-05 13:36:26 21 人看过
立即咨询 咨询助手 当前在线

建议继续咨询我并更详细描述自身情况,以获得更多律师解答,24小时在线。

打架责任划分的规定
打架责任划分的规定

一、学生在校打架如何划分责任?

孩子在学校打架责任划分是双方的过错程度来进行划分的,当然了,未成年人在学校打架斗殴这种情况由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承担相关侵权责任。而学校是否需要承担相关的侵权责任是需要判断一下学校有没有尽到监护和管理的职责。

二、打架责任划分的规定

打架责任划分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

1、如果构成刑事犯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或处3-10年有期徒刑或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2、构成行政犯罪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5百元以下罚款或处5-10日以下拘留;

3、存在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等法定加重情形的,处10-15日以下拘留。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引用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三条
[1]《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

三、打架划分责任如何确定打架责任?

两人打架,其责任一般按照各自造成的伤害后果划分。打架斗殴应当依据具体情节区分是治安案件还是刑事案件,然后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或者刑法定罪处罚。
【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引用法规
[1]《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三条

四、打架责任划分的标准

两人打架,其责任一般按照各自造成的伤害后果划分。打架斗殴应当依据具体情节区分是治安案件还是刑事案件,然后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或者刑法定罪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
《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聚众斗殴罪】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多次聚众斗殴的;(二)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三)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四)持械聚众斗殴的。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引用法规
[1]《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三条
[1]《刑法》 第二百九十二条
[2]《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
[3]《刑法》 第二百三十二条
[1]《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

五、主要责任与次要责任方法划分规定

一般而言,因两方当事人(或两方以上)有违章行为共同导致交通事故的,一方当事人在交通事故中所起的作用较大的,承担主要责任,但在交通事故中所起的作用较小的,是引发交通的事故的次要原因,承担次要责任。

1、《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19条第2款、第3款之规定,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的,若事故各方均存在违章行为,即各自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的大小来确定主要责任或次要责任。

2、《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21条第2款之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有条件报案而均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机动车一方应当负主要责任,非机动车、行人一方负次要责任。

3、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后为立即停车,为保护现场,致使事故基本事实无法查实的,机动车一方承担主要责任。

引用法规
[1]《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 第19条
[1]《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 第21条

六、打架法律责任划分的规定

关于打架法律责任划分的规定有 最简单的打架尚不构成犯罪的,以批评教育,调解为主,或者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话,同样是打架,具体案情不同,可能会构成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等。 只要有殴打他人的行为并造成一定危害,就可以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进行处罚。如果是因为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公安机关可以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进行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 《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故意伤害罪的,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刑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七、校园学生打架责任划分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如果不是因为学校设施等问题,学校平时又有教育学生安全,并在事故发生后及时救助学生,及时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学生因行为不当而对自己造成伤害,其责任应由家长负责。必须指出的是,从目前我国教育的现实看,要求学校确保所有的学生不出差错是不现实的一是从时间上看,教师很难在工作时间中一直保持高度的警惕,时刻留心学生的举动;二是从人员上看,一个教师一般要管理许多名学生,教师不可能同时保证所有的学生都不出差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规定“对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义务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我国《侵权责任法》第38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第39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责任。”第40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人员人身伤害的,由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相关的法律规定,这类学生物民事能力的。发生的打架事件应该由学校负责,但由于学生太多,我国的学校只要能证明在日常的学习中,对其进行相应的监督,也可免于承担这类责任和义务。

引用法规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七条
[1]《侵权责任法》 第38条
[2]《侵权责任法》 第39条
[3]《侵权责任法》 第40条

八、学生在学校打架责任划分的标准

这要看在学校打架的学生,是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10周岁以下)还是限制行为能力人(

10—18周岁),不同的阶段,学校所付的责任也所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1、我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①、第三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②、第三十九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责任。③、第四十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人员人身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2、责任判断以上的规定,首先要认定打架的学生是哪种民事行为能力人,然后判断学校有无失责,如果学校失责,那么学校要承担责任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未失责,则学生的身份情况认定,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学校一般要承担责任,除非学校能证明尽责了;如果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学校只有失责才承担责任。

引用法规
[1]《侵权责任法》 第三十八条
[2]《侵权责任法》 第三十九条
[3]《侵权责任法》 第四十条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延伸阅读:
喝酒打架如何处理?
口头威胁恐吓他人是否构成恐吓罪?
2023年卖第五次会被拘留多久?
涉嫌侵犯商业秘密会如何惩处
贵港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请律师收费

以上这些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打架责任划分的规定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

  • 2023年卖第五次会被拘留多久?

    2025-08-067 人看过

    治安管理是指公安机关依照国家法律法规,依靠群众,运用行政手段,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行政管理活动。

  • 贵港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请律师收费

    2025-08-053 人看过

    治安管理是指公安机关依照国家法律法规,依靠群众,运用行政手段,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行政管理活动。

  • 口头威胁恐吓他人是否构成恐吓罪?

    2025-08-053 人看过

    治安管理是指公安机关依照国家法律法规,依靠群众,运用行政手段,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行政管理活动。

  • 涉嫌侵犯商业秘密会如何惩处

    2025-08-053 人看过

    治安管理是指公安机关依照国家法律法规,依靠群众,运用行政手段,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行政管理活动。

  • 喝酒打架如何处理?

    2025-08-0522 人看过

    治安管理是指公安机关依照国家法律法规,依靠群众,运用行政手段,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行政管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