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 > 商标 > 商标侵权标示和物品分离是否有效

商标侵权标示和物品分离是否有效

来源:法否网 2025-10-14 20:01:49 6 人看过
立即咨询 咨询助手 当前在线

建议继续咨询我并更详细描述自身情况,以获得更多律师解答,24小时在线。

商标侵权标示和物品分离是否有效
商标侵权标示和物品分离是否有效

一、商标侵权标示和物品分离是否有效

首先,是《商标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了五种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1、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

2、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3、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4、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这种行为又称之为“反向假冒”。

5、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其次,是《商标法实施条例》第五十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所称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1、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作为商品名称或者商品装潢使用,误导公众的;

2、故意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匿等便利条件的。第三,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下列行为属于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的给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

1、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作为企业的字号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突出使用,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

2、复制、摹仿、翻译他人注册的驰名商标或其主要部分在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上作为商标使用,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

3、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注册为域名,并且通过该域名进行相关商品交易的电子商务,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

听律网引用法规
[1]《商标法》 第五十二条
[1]《商标法实施条例》 第五十条
[2]《商标法实施条例》 第五十二条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五十二条

二、商标侵权查处如何进行商标侵权调查,商标无效公告能否查处商标侵权?

专业分析

1、警告、罚款、责令停业、甚至移交刑事处理等等都是行政处罚方式,不一定非罚款。

2、被侵权人也有可能依据工商的查处,告你侵权要求民事赔偿。

3、所以关键要看侵权程度。

三、商标侵权取证规定

法律分析
商标侵权取证有效途径委托专业的知识产权公司调查取证,向侵权所在地工商举报,运用公证机关收集、保全证据。收集证据及手段应合法。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必须合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听律网引用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三十九条

四、商标与产品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如果商标没有任何产品,可能会构成侵权。

行为人销售明知或应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 商标专用权被侵权的自然人或者法人在民事上有权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具备下述四个构成要件的,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侵权行为

1)必须有违法行为存在,即指行为人实施了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行为;

2)必须有损害事实发生,即指行为人实施的销售假冒商标商品的行为造成了商标权人的损害后果。销售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会给权利人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同时也会给享有注册商标权的单位等带来商誉损害。无论是财产损失还是商誉损害都属损害事实。

3〕违法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过错,即指行为人对所销售的商品属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事实系已经知道或者应当知道。

4)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即指不法行为人的销售行为与造成商标权人的损害存在前因后果的关系。

五、如何证明商标侵权,并确保取证的有效性。

法律分析
商标侵权取证有效的方式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申请公证机关进行证据保全。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在查处案件的过程中,可以需要依职权调查收集有关证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听律网引用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三十九条

六、商标侵权如何处理?侵权商标的处理方法。

一、首先,确定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是认定商标侵权的基本依据。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只限于核准注册的商标和该注册商标所核定使用的商品。这是认定商标权侵权行为确定了与被控侵权对象进行比较的标准,以便得出是否构成侵权的结论。其次,确定被控侵权的具体对象。被控侵权对象的确定由两个方面的因素所决定,一是被控侵权的商标,二是被控侵权的商标所使用的商品。最后,将被控侵权对象与注册商标和该注册商标所核定使用的商品进行比较,认定被控侵权的商标与注册商标是否相同或者近似,以及被控侵权商标所使用的商品与该注册商标所核定使用的商品是否属于同一种类或者相类似。通过认定侵权行为的三个基本程序,特别是经过将被控侵权对象与注册商标和该注册商标所核定使用的商品进行比较后,就能认定是否构成商标侵权。二、商标被侵权处理方法1.有商标法所列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

2.对于商标侵权纠纷,当事人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

3.进行处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就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当事人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履行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三、商标侵权程序第一步,全面搜集证据材料,包括国家行政机关的一些公文、登记书、公证,举证侵权人对被侵权人造成损失、产生影响的相关证据等,因为只有在证据充足的情况下,才有利于行政执法。第二步,客观分析案情选择维权途径,搜集的证据材料等事实依据,结合被侵权人的主观倾向,选择最符合实际情况的维权途径。可以通过付出价值不大的行政程序,或选择效率更高的司法程序,为了确保成功几率,也可同时选择多种程序,全方位保障被侵权人的利益。第三步,制作投诉书或起诉书,投诉书或起诉书的制作要注意将事实和语气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陈述书应说明侵权人具体的侵权行为和强有力的论证分析,以利于案件的顺利进行。投诉书或起诉书是直接影响案件进程的最直接因素。第四步,被侵权人可以向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求处理,有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赔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或者被侵权人在被侵权期间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四、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商标侵权行为的处罚1.责令立即停止销售;

2.收缴并销毁侵权商标标识;

3.消除现存商品上侵权商标;

4.收缴直接专门用于商标侵权的模具、印版和其他作案工具;

5.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并可以处以罚款。

七、商标侵权如何进行处理?工商部门有权扣押物品扣押商标侵权物品

只要有证据证明是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即涉嫌商标侵权,工商部门就有权扣押物品,但物品扣押期限只有1个月,最多可延长1个月。法条依据商标法第五十五条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已经取得的违法嫌疑证据或者举报,对涉嫌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进行查处时,可以行使下列职权:(一)询问有关当事人,调查与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有关的情况;(二)查阅、复制当事人与侵权活动有关的合同、发票、账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三)对当事人涉嫌从事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活动的场所实施现场检查;(四)检查与侵权活动有关的物品;对有证据证明是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物品,可以查封或者扣押。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行使前款规定的职权时,当事人应当予以协助、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八、商标无效宣告中商标侵权诉讼可否中止

你好,通常应当中止审理。

九、"商标侵权责任使用注册商标的风险与应对"

商标侵权即商标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未经商标权人许可,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或者其他干涉、妨碍商标权人使用其注册商标,损害商标权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侵权人通常需承担停止侵权的责任,明知或应知是侵权的行为人还要承担赔偿的责任。情节严重的,还要承担刑事责任。

十、侵害商标权的行为有哪些?

侵害商标权的行为有以下几种一是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的行为,又称使用侵权。二是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行为,即属流通领域的商标侵权行为,又称销售侵权。三是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行为,又称为商标标识侵权。四是未经商标注册人的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行为,在国外称为反向假冒行为。五是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

十一、商标侵权如何起诉?

1、原告方自己的商标注册证原件、复印件;

2、原告方的企业营业执照原件和复印件;

3、商标所有人的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4、侵权商标的实物样品(物证)和被侵权商标的实物样品;

5、能够证明被告方使用侵权商标数量的合同、交货单等证据。

十二、商标侵权被告的处理流程

对于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企业在推广建立品牌时都难以避免要申请或使用商标,那么遇到使用的标识被他人商标侵权怎么办呢?这就需要清楚侵害商标权的行为具体有哪些?总的来说,侵害商标权的行为有以下几种一是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的行为,又称使用侵权。二是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行为,即属流通领域的商标侵权行为,又称销售侵权。三是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行为,又称为商标标识侵权。四是未经商标注册人的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行为,在国外称为反向假冒行为。如果符合以上几种,则属于商标侵权,应当积极和商标权人调解,商量赔偿事宜,以争取免于或少赔偿。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延伸阅读:
商标权侵权的管辖法院立案后多久开庭该如何规定的
专利权和商标权应该怎么样识别2023
商标侵权判多久?法律上如何判定商标侵权
商标权和专利权有何不同之处?
2023商号权、商标权有什么区别?

以上这些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商标侵权标示和物品分离是否有效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