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名誉毁谤 > 侵犯名誉权处罚是怎样的名誉权侵权方式有几种

侵犯名誉权处罚是怎样的名誉权侵权方式有几种

来源:法否网 2025-02-27 16:49:41 9 人看过
立即咨询 咨询助手 当前在线

建议继续咨询我并更详细描述自身情况,以获得更多律师解答,24小时在线。

侵犯名誉权处罚是怎样的名誉权侵权方式有几种
侵犯名誉权处罚是怎样的名誉权侵权方式有几种

一、侵犯名誉权的处罚措施和侵犯名誉的侵权方式有哪些?

一、名誉侵权行为这样处罚

1、停止侵害。停止侵害是指在侵害人身权的行为正在持续进行尚未结束时,受害人要求侵权人或请求法院判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

2、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3、赔礼道歉。赔礼道歉的方式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

4、赔偿损失。

5、治安拘留或罚款。

6、判刑。
二、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
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第九百九十五条
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引用法规
[1]《民法典》 第一百一十条
[2]《民法典》 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3]《民法典》 第九百九十五条

二、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侵害名誉的行为方式

专业分析
侵害名誉权的行为方式有:

1.侮辱行为侮辱,是指故意以暴力、语言、文字、漫画等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的行为。侮辱的表现形式有
1以口头语言或动作(非暴力)侮辱他人。
2以暴力的方式侮辱他人。
3以书面语言的形式侮辱他人。

2.诽谤行为诽谤,是指行为人故意或过失地散布虚假事实,贬损他人名誉的行为。所谓“故意”,是指散布虚假事实的行为人明知所散布的事实是虚构的,不存在的,但因可以达到贬损他人名誉而仍然散布的行为;所谓“过失”,是指散布虚假事实的行为人不知所散布的事实是虚假的,但因可以达到攻击目的而贬损他人名誉或因好奇而散布、传播的行为。如果行为人散布的事实不是虚假的,散布这些事实涉及隐私,其目的是为了贬损其名誉的,亦可因泄漏个人隐私贬损他人名誉而承担侵权责任。诽谤的表现形式有
1语言诽谤。如通过口头语言将捏造的事实加以散布,致他人的名誉受损。
2文字、漫画诽谤。如通过撰写文章或绘制漫画,捏造事实并加以散布,致他人的名誉受损。

3.新闻报道严重失实新闻报道失实,是指新闻报道与事实真相不符的情形。如果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损,则应视为侵害他人名誉权。但考虑到新闻的时效性,新闻报道存在一些差错也在所难免,故新闻报道中出现一般性的失实,可不作侵害名誉权处理。只有在新闻报道中严重失实并致他人名誉受损时,才视为侵害名誉权的行为。

4.评论严重不当评论严重不当,是指对某人或某事的评论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符的情形。评论严重不当,且致他人名誉受损时,应认定为侵害名誉权。但基于言论自由的理念,对评论予以苛责也不合适。因此,如果评论仅仅是用语不当或遣词造句不确切,且无故意或过失侮辱他人人格的和用语时,不能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三、公司同事诽谤并侵害名誉权,受害者可向法院起诉。

名誉权受到侵害的,受害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名誉权的侵权之诉。侵害名誉权的处罚《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 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引用法规
[1]《民法通则》 第一百二十条

四、如何在诉讼中维护名誉权。

您好!由于名誉权侵权案件是隶属民事案件,因此通常是遵循的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此时就应该由提诉讼讼的一方首先提供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诉讼请求。而具体需要的证据包括证明侵权事实存在的证据、证明侵权事实导致损害后果的证据等等。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延伸阅读:
侵害名誉权的侵权责任有哪些,名誉权损害赔偿
治安处罚法辱骂他人处罚吗
被人侮辱是否构成侵害名誉权
侵犯名誉权处罚是怎样的名誉权侵权方式有几种侵犯名誉
侵犯人身权利罪法定刑最高刑期

以上这些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侵犯名誉权处罚是怎样的名誉权侵权方式有几种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