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治安管理 > 违法行为构成要件有哪些有没有法律规定

违法行为构成要件有哪些有没有法律规定

来源:法否网 2025-09-20 08:57:41 4 人看过
立即咨询 咨询助手 当前在线

建议继续咨询我并更详细描述自身情况,以获得更多律师解答,24小时在线。

违法行为构成要件有哪些有没有法律规定
违法行为构成要件有哪些有没有法律规定

一、违法行为构成要件法律对违法行为的规定

法律分析
构成违法行为构成要件

1、主体必须是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和具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依法设置的法人;

2、必须是行为者有故意或过失的行为,即行为人有主观方面的过错的行为;

3、作出了危害社会的行为,该行为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与社会秩序,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条
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条
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听律网引用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一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条

二、行政行为构成违法的要件

1.违法行为主体必须是行政主体。行为人具备行政主体资格是行政违法的前提。

2.行为人负有相关的法定义务。行政主体依法享有行政管理的权力,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职责和义务。某一行政主体负有的法定义务,并不一定适用其它行政主体。

3.行为人具有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如果行政主体负有法定义务,那么没有履行或者承担这项义务的时候,才能构成行政违法。

4.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主观过错是指行为人实施行为时所持的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

三、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

1、必须是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

2、违法必须是在不同程度上侵犯法律上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

3、违法一般必须有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原则上,由于过错,才构成违法行为。但没有过错,法律规定应承担法律责任的,仍应承担。

4、违法者必须具有法定责任能力或法定行为能力。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五条 【罪责刑相适应】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听律网引用法规
[1]《刑法》 第五条

五、"行政违法行为的要件"

行政行为违法的认定

1、事实不合法。整个案件的主要事实没有必要的证据支持;主要证据不真实;获取证据的手段不合法。

2、适用法律错误。具体的错误有适用法律或法律条款时适用了无效的依据;适用了尚未生效的法律等。

3、程序违法。行政程序是指由行政行为的方式、步骤、时间和顺序所构成的行为过程。

4、行政越权。指实施的超越职权的行为。可分为纵向越权和横向越权,都是行政系统内部的越权。

5、违法。行政行为在上不得与法律规定相抵触,否则即构成行政行为上的违法。

6、。例因受不正当动机和目的支配致使行为背离法定目的和利益等。

7、行政失职。包括行政违法和其他失职行为。例如,相关行政法律规定

1.《行政许可法》第二十二条规定,行政许可由具有行政许可权的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

2.《行政许可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在法定授权范围内,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许可。被授权的组织适用本法有关的规定。

听律网引用法规
[1]《行政许可法》 第二十二条
[1]《行政许可法》 第二十三条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延伸阅读:
判决中强制执行探视权都没有成功该如何处理?
徇私舞弊减刑罪既遂怎么处罚?
单位威胁员工怎么办?
作出恐吓行为的人要负什么法律责任
故意伤害治安管理处罚是怎么样的法律上有哪些规定

以上这些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违法行为构成要件有哪些有没有法律规定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