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人身侵权 > 平等原则是什么

平等原则是什么

来源:法否网 2025-09-03 10:29:24 5 人看过
立即咨询 咨询助手 当前在线

建议继续咨询我并更详细描述自身情况,以获得更多律师解答,24小时在线。

平等原则是什么
平等原则是什么

一、平等原则的定义、体现及相关规定

律师解答
平等原则的概念是在一切民事活动中一切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平等原则的表现包括以下方面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民事主体依法平等地享受权利和负担义务;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受法律平等保护;民事主体的民事责任平等。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二条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第四条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五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第六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听律网引用法规
[1]《民法典》 第二条
[2]《民法典》 第四条
[3]《民法典》 第五条
[4]《民法典》 第六条

二、平等原则关于个体权利和基本权利的基本原则

所谓平等原则,指在一切民事活动中一切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任何一方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
《民法典》第 二 条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1、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平等

2、民事主体依法平等地享受权利和负担义务

3、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受法律平等保护

4、民事主体的民事责任平等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 二 条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三、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我国《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法律依据】
《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听律网引用法规
[1]《宪法》 第三十三条

四、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我国《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法律依据】
《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听律网引用法规
[1]《宪法》 第三十三条

五、行政法的平等原则

行政法基本原则是指导和规范行政法的立法、执法以及指导规范行政行为的实施和行政争议的处理的基础性法则,是贯穿于行政法具体规范之中,同时又高于行政法具体规范体现行政法基本价值观念的准则。行政法的实体性原则:

1.依法行政原则.

2.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3.越权无效原则. 行政法基本原则4.信赖保护原则.

5.比例原则.行政法的程序性原则:

1.正当法律程序原则.

2.行政公开原则.

3.行政公正原则.

4.行政公平原则.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四项1合法行政原则 2合理行政原则 3诚信原则 4高效原则

六、平等保护原则。

法律分析平等保护原则是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公民有获得平等保护,并可以通过控诉制度请求法院排除侵害,获得救济的权利。《民法典》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平等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二百零七条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平等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律师提示以上是“平等保护原则是怎样规定的?”问题的详细解答。不同律师有不同的看法,如果您不太确定,请继续咨询听律网专业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情况,我们会安排专人与您联系。相关补充1诉讼费收费标准是怎样规定的?一、财产案件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

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

5%交纳;

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

4、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

5%交纳;

5、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

6、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0.

9%交纳;

7、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0.

8%交纳;

8、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

7%交纳;

9、超过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

6%交纳;

10、超过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

5%交纳。二、诉讼费是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程序应当交纳的费用,可以不交纳或免予交纳诉讼费用的除外。诉讼费一般包括案件受理费、申请费以及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理算人员在指定日期出庭发生的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和误工补贴等。三、诉讼费用一般由败诉方负担,但胜诉方可以自愿承担。常见的诉讼费用分担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1、经人民法院调解达成协议的案件,诉讼费用的负担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再由法院决定;

2、离婚案件中,诉讼费用的负担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由法院决定;

3、法院裁定准许原告或上诉人撤诉的案件,受理费由原告或上诉人自行负担;

4、申请执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仲裁机构依法作出的裁决和调解书,公证机构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申请费由被执行人负担;

5、依照特别程序审理案件的公告费用,由起诉人或申请人负担。相关补充2噪音扰民法律法规是怎样规定的?国家对声音区域做了划分,疗养院等地属于0类声环境功能区,白天不能超过50分贝,夜晚不能超过40分贝;普通的居民住宅属于1类声环境功能区,白天不能超过55分贝,夜晚不能超过45分贝。所以如果疗养院周边白天的分贝超过50分贝就属于噪音,可以投诉其扰民,普通住宅白天的分贝超过55分贝就属于噪音,可以投诉。

听律网引用法规
[1]《民法典》 第二百零七条

七、平等保护原则是如何规定的?

法律分析平等保护原则是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公民有获得平等保护,并可以通过控诉制度请求法院排除侵害,获得救济的权利。《民法典》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平等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二百零七条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平等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律师提示以上是为大家整理的“平等保护原则是如何规定的?”相关。如果您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建议继续咨询听律网网专业律师,并更详细描述自身情况,以获得更加专业的律师解答。相关补充1诉讼费收费标准是如何规定的?一、财产案件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

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

5%交纳;

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

4、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

5%交纳;

5、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

6、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0.

9%交纳;

7、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0.

8%交纳;

8、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

7%交纳;

9、超过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

6%交纳;

10、超过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

5%交纳。二、诉讼费是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程序应当交纳的费用,可以不交纳或免予交纳诉讼费用的除外。诉讼费一般包括案件受理费、申请费以及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理算人员在指定日期出庭发生的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和误工补贴等。三、诉讼费用一般由败诉方负担,但胜诉方可以自愿承担。常见的诉讼费用分担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1、经人民法院调解达成协议的案件,诉讼费用的负担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再由法院决定;

2、离婚案件中,诉讼费用的负担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由法院决定;

3、法院裁定准许原告或上诉人撤诉的案件,受理费由原告或上诉人自行负担;

4、申请执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仲裁机构依法作出的裁决和调解书,公证机构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申请费由被执行人负担;

5、依照特别程序审理案件的公告费用,由起诉人或申请人负担。相关补充2买家秀肖像权是如何规定的买家秀肖像权的规定,如果有露脸等情况,可以投诉侵犯肖像权。肖像权,是指自然人以在自己的肖像上所体现的人格利益为,享有的制作、使用、公开以及许可他人使用自己肖像的具体人格权。肖像权的包括

1、制作权,权利人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愿,通过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制作自己的肖像,如自拍。

2、使用权,权利人对于自己的肖像,依照自己的意愿决定如何使用,如自我欣赏。

3、公开权,权利人有权依照自己的意愿决定自己的肖像是否可以公开,怎样进行公开。

4、许可他人使用权,权利人可以与他人协商,签订肖像许可使用合同,准许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

听律网引用法规
[1]《民法典》 第二百零七条

八、"民事总则规定平等原则的具体表现平等原则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的体现"

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平等及适用法律的平等和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法律平等地位,是指权利能力平等,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平等(相同),法人有与其自身活动相应的权利能力(不相同),法律地位也是平等的。适用法律平等是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保护是指法律对民事主体的保护规定是相同的,适用法律时不能区别对待,是由法律地位平等,适用法律平等决定的。民法总则规定了我国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是要遵循的原则有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绿色和公序良俗原则,其中平等原则是指我国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平等原则就是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九、平等原则一种社会,旨在确保每个人都得到同等的待遇和机会。

法律分析所谓平等原则,指在一切民事活动中一切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任何一方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表现

1、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平等;

2、民事主体依法平等地享受权利和负担义务;

3、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受法律平等保护;

4、民事主体的民事责任平等。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二条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律师提示以上是“平等原则的概念与表现是什么”问题的详细解答。如还有不清楚的或新情况,建议你直接来电免费咨询,以便于了解沟通案件情况,为你作出详细的有针对性的解答,以免因信息不全、沟通不畅,解答有误。相关补充1平等保护原则是如何规定的?平等保护原则是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公民有获得平等保护,并可以通过控诉制度请求法院排除侵害,获得救济的权利。《民法典》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平等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相关补充2损害赔偿责任的原则是什么损害赔偿责任遵循的原则是第一个原则,全部赔偿。行为人要对受害人赔偿其全部受到损害造成的过失,也就是全部赔偿。第二个原则,损益相抵。侵权的行为人只需要赔偿扣除利益部分的损失即可,也就是损失与利益相抵。第三个原则,过失相抵。损益相抵,又称之为损益同销。是指受害人基于损害发生的同一原因而获得利益时,应将所受利益从所受损害中扣除,以确定损害赔偿范围。即违约方仅就其差额部分进行赔偿。第四个原则,财产赔偿。行为人不管是导致了什么样的损害,财产赔偿是唯一可以进行的赔偿方法。

听律网引用法规
[1]《民法典》 第二条

十、平等原则合同法中对不同方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规定

《合同法》第5条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该条确立了公平原则,它是民事活动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这里讲的公平,既表现在订立合同时的公平,显失公平的合同可以撤销;也表现在发生合同纠纷时公平处理,既要切实保护守约方的合法利益,也不能使违约方因较小的过失承担过重的责任;还表现在极个别的情况下,因客观情势发生异常变化,履行合同使当事人之间的利益重大失衡,公平地调整当事人之间的利益。据《合同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有关司法解释,认定显失公平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1、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者利用对方没有经验2、由于前者而使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明显违反公平原则。

听律网引用法规
[1]《合同法》 第5条
[1]《合同法》 第五十四条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延伸阅读:
人身损害赔偿范围包括哪些具体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专利权商标权的差异
误工费一天多少钱
2023年保密协议的违约赔偿法律上的标准是什么
平等原则是什么

以上这些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平等原则是什么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

  • 误工费一天多少钱

    2025-09-0320 人看过

    人身权利是每个人最重要的权利之一,包括健康权、自由权等,这些权利都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人都不能侵犯他人的人身权利。

  • 2023年保密协议的违约赔偿法律上的标准是什么

    2025-09-032 人看过

    人身权利是每个人最重要的权利之一,包括健康权、自由权等,这些权利都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人都不能侵犯他人的人身权利。

  • 人身损害赔偿范围包括哪些具体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2025-09-033 人看过

    人身权利是每个人最重要的权利之一,包括健康权、自由权等,这些权利都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人都不能侵犯他人的人身权利。

  • 专利权商标权的差异

    2025-09-032 人看过

    人身权利是每个人最重要的权利之一,包括健康权、自由权等,这些权利都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人都不能侵犯他人的人身权利。

  • 平等原则是什么

    2025-09-035 人看过

    人身权利是每个人最重要的权利之一,包括健康权、自由权等,这些权利都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人都不能侵犯他人的人身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