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家事纠纷 > 民法典诉讼时效期间的相关规定

民法典诉讼时效期间的相关规定

来源:法否网 2025-09-03 20:47:12 7 人看过
立即咨询 咨询助手 当前在线

建议继续咨询我并更详细描述自身情况,以获得更多律师解答,24小时在线。

民法典诉讼时效期间的相关规定
民法典诉讼时效期间的相关规定

一、民法典中的诉讼时效中止规定如何中止诉讼?

一、民法典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形有哪些
《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四条【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形】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一)不可抗力;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三)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四)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五)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二、诉讼时效是中止跟中断的区别
主要在于发生是由、发生时间、法律效果等三个方面的不同
一发生的事由不同前者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后者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
二发生的时间不同前者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后者在整个诉讼时效过程中。
三法律效果不同前者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后者重新计算。
《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听律网引用法规
[1]《民法典》 第一百九十四条
[1]《民法典》 第一百九十五条

二、民法典中的诉讼时效规定有哪些?

《民法典》规定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当事人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不过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法院不予保护,对于有特殊情况的,法院可以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民事诉讼诉讼时效的规定民事诉讼中诉讼时的效期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二)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四)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四、民诉时效是多长时间?相关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专业分析

1、民事诉讼时效为三年,在其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来保护其合法权益。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以及义务人起开始计算。

2、2021年1月1日起生效的《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温馨提示】
以上的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想了解其他的法律问题,可以在线咨询相关的律师,我们会为您详细的解答。

听律网引用法规
[1]《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五、民诉法中的诉讼时效中止规定和法律规定

民诉法诉讼时效中止规定是在诉讼时效最后的6个月时间之内,如果因为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不能够行使请求权的情况之下,诉讼时效中止。这是我们国家《民法典》第194条所作出的规定。

听律网引用法规
[1]《民法典》 第194条

六、我国《民法通则》的普通民事诉讼时效期间为多长时间?

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第一百三十六条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出二十年的,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量,人民法院能够延长诉讼时效期间;寄存财物被遗失或者损毁的。有特殊情况的。但是,当事人自愿履行的、当事人一方提议要求或者认可履行义务而中断通常民事诉讼的时效为两年。从中止时效的原由消除之日起。《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第一百三十七条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量,诉讼时效中止。第一百三十九条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出售质量决裂格的商品未表明的,诉讼时效期间再次计量,法律另有限定的除外。第一百三十八条超出诉讼时效期间。第一百四十条诉讼时效因提诉讼讼。从中断时起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听律网引用法规
[1]《民法通则》 第一百三十五条
[2]《民法通则》 第一百三十七条
[3]《民法通则》 第一百三十九条
[4]《民法通则》 第一百三十八条
[5]《民法通则》 第一百四十条

七、民事法律规定民事诉讼的再审期限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民事诉讼法从三方面对之前的规定作出修改一是将二年的申请再审时间缩短为六个月;二是将后来才可能被发现的再审事由增列为四种;三是将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三个月的申请再审时间延长为六个月。需要明确的是,目前本条规定中,申请再审的六个月时间限制为不变期间,不存在中断或中止的情况。一般六个月的期限是从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时才开始起算的。《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内提出。对此没有规定例外情况。

2007年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在第一百八十四条中增加规定“二年后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以及发现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枉法裁判行为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

听律网引用法规
[1]《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八十二条
[1]《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八十四条

八、"时效中止"时效中断,中止诉讼阶段

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其他障碍”,诉讼时效中止(一)权利被侵害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代理权、丧失行为能力(二)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三)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无法主张权利(四)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主张权利的客观情形。

听律网引用法规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二十条

九、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再审时限

民事诉讼再审案件按照第一审流程或者第二审流程审理的,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五条、第一百五十九条限定的审限。审限自决定再审的次日起计量。  第一百三十五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流程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准许,能够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准许。  第一百五十九条、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判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准许。  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刑事诉讼第二百零七条、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流程再次审判的案件,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三个月以内审结,需要延长时限的,不得超出六个月。  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流程审判抗诉的案件,审理时限适用前款限定;对需要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的,应当自接受抗诉之日起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下级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时限适用前款限定。  行政诉讼第八十一条、再审案件按照第一审流程审理的,适用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七条限定的审理时限。  再审案件按照第二审流程审理的,适用行政诉讼法第六十条限定的审理时限。  第五十七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第一审裁判。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准许,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准许。  第六十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终审裁判。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准许,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准许。

十、"如何追索被拖欠的劳动报酬?"

看具体情况,先沟通,后仲裁,再商洽,对于,

2年时效《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限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2年。 仲裁时效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量。

听律网引用法规
[1]《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延伸阅读:
在我国法规中怎么样起诉离婚有没有法律依据
民法典诉讼时效期间的相关规定
结婚后女方户口迁入男方户口本需要哪些材料在入户这边需要什
2023年未婚孩子怎么上户口法律上如何认定
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找工作有区别吗?

以上这些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法典诉讼时效期间的相关规定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

  • 民法典诉讼时效期间的相关规定

    2025-11-159 人看过

    一、2023民法典诉讼时效期间有哪些规定?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

  • 2023年未婚孩子怎么上户口法律上如何认定

    2025-11-15139 人看过

    传统家事纠纷案件,一般是指涉及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案件。随着社会转型的凸显和深化,家事纠纷衍生的新类型案件呈现多元化。

  • 在我国法规中怎么样起诉离婚有没有法律依据

    2025-11-1520 人看过

    传统家事纠纷案件,一般是指涉及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案件。随着社会转型的凸显和深化,家事纠纷衍生的新类型案件呈现多元化。

  • 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找工作有区别吗?

    2025-11-1527 人看过

    传统家事纠纷案件,一般是指涉及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案件。随着社会转型的凸显和深化,家事纠纷衍生的新类型案件呈现多元化。

  • 结婚后女方户口迁入男方户口本需要哪些材料在入户这边需要什

    2025-11-1516 人看过

    传统家事纠纷案件,一般是指涉及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案件。随着社会转型的凸显和深化,家事纠纷衍生的新类型案件呈现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