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审判监督程序提起的条件是什么

  2020-07-19   |   69人看过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审判监督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是指有监督权的机关或组织,或者当事人认为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发动或申请再审,由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再审的程序。民法院对已经审结的案件发现确有错误的,依其审判监督职能,有权对案件提起再审,根据《行政诉讼法》与《最高法院解释》的规定,关于审判监督程序提起的条件是:

(1):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必须适格。

①:本法院提起再审。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决定是否再审。

②:最高人民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提起再审。最高人民法院是国家最高审判机关。依照《宪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③:人民检察院抗诉引起再审。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此外,当事人申请是再审案件的来源,虽然不能直接引起审判监督程序,但申请再审是当事人行使诉讼权的具体活动。不仅是当事人获得公正司法裁判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人民法院发现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错误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人民法院应当充分重视。根据《最高法院解释》的相关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2年内提出。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赔偿调解书,提出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在2年内申请再审。人民法院接到当事人的再审申请后,经审查,符合再审条件的,应当立案并及时通知各方当事人;不符合再审条件的,予以驳回。另外,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但不停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执行。

(2):提起审判监督程序必须具备法定理由。《行政诉讼法》规定,只有发现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才能引起审判监督程序。根据《最高法院解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违反法律、法规规定”:

①: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主要证据不定。

②: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

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裁判。

④: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形。

以上就是律聊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审判监督程序提起的条件是什么的相关情况,总结就是提起审判监督程序除了主体必须适格,提起审判监督程序还必须具备法定理由。人民法院是对已经审结的案件发现确有错误的,依其审判监督职能,并有权对案件提起再审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看了这篇介绍,您还有疑惑,也欢迎向我们的在线律师提问。

声明:法否网站法律法规相关法规文件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信息,对本文的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原件和公开信息源。如有建议,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核对处理。意见反馈
法否小程序 微信扫码
法否法律咨询 随时在线咨询
法否律师号 扫码入驻律师
Copyright © 法否网法律咨询丨豫ICP备19038413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00484)河南律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法否网法律咨询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金水路30号二楼西229室 QQ:2706019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