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劳动争议诉讼法律依据

  2020-07-18   |   106人看过

【核心提示】

涉外劳动争议诉讼是指中国公民与外国企业,或者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就业所产生的劳动劳动争议时,向人民法院提起的民事诉讼。

涉外劳动争议诉讼法律依据

在涉外劳动争议诉讼中,劳动者与企业是否存在劳动关系,提起涉外劳动争议诉讼的法定程序是什么,涉外劳动争议的法律适用问题,涉外劳动争议可能发生的法律风险及涉外劳动争议诉讼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是解决涉外劳动争议诉讼的精髓。

【法律风险】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涉劳动争议诉讼法律实务,涉外劳动争议诉讼可能发生以下法律风险:

(一)涉外涉外劳动合同的签订是否合法的法律风险;

(二)订立涉外劳动合同,是否遵循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的法律风险;

(三)用人单位聘用外国人是否为该外国人申请就业许可的法律风险;

(四)用人单位是否聘用外国人从事营业性艺术演出的法律风险;

(五)用人单位聘用外国人从事营业性艺术演出是否符合法定条件的法律风险;

(六)用人单位是否在法定时间内持有效证明材料到指定地点为就业外国人办理就业证明的法律风险;

(七)聘用外国人的是否是个体经济组织或公民个人的法律风险。

【法律后果】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涉外劳动争议诉讼法律实务,涉外劳动争议诉讼可能产生以下法律后果:

(一)涉外劳动合同的签订不合法,可能人民法院裁定劳动关系无效的法律后果;

(二)订立涉外劳动合同,未遵循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可能承担人民法院裁定涉外劳动关系被撤销或无效的法律后果;

(三)用人单位聘用外国人未为该外国人申请就业许可的,可能被人民法院判决涉外劳动关系无效的法律后果;

(四)用人单位聘用外国人从事营业性艺术演出的,可能承担诉讼请求被驳回的法律后果;

(五)用人单位聘用外国人从事营业性艺术演出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可能承担诉讼请求被驳回的法律后果;

(六)用人单位未在法定时间内持有效证明材料到指定地点为就业外国人办理就业证明的,可能承担诉讼请求被驳回的法律后果;

(七)聘用外国人的是个体经济组织或公民个人的,可能承担诉讼请求被驳回的法律后果。

【法律依据】

一、《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

第五条用人单位聘用外国人须为该外国人申请就业许可,经获准并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就业许可证书》(以下简称许可证书)后方可聘用。

第六条用人单位聘用外国人从事的岗位应是有特殊需要,国内暂缺适当人选,且不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岗位。

用人单位不得聘用外国人从事营业性文艺演出,但符合本规定第九条第三项规定的人员除外。

第十六条用人单位应在被聘用的外国人入境后十五日内,持许可书证书、与被聘用的外国人签订的劳动合同及其有效护照或能代替护照的证件到原发证机关为外国人办理就业证,并填写《外国人就业登记表》。

就业证只在发证机关规定的区域内有效。

第三十四条禁止个体经济组织和公民个人聘用外国人。

二、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声明:法否网站法律法规相关法规文件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信息,对本文的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原件和公开信息源。如有建议,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核对处理。意见反馈
法否小程序 微信扫码
法否法律咨询 随时在线咨询
法否律师号 扫码入驻律师
Copyright © 法否网法律咨询丨豫ICP备19038413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00484)河南律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法否网法律咨询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金水路30号二楼西229室 QQ:2706019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