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子女抚养 > 民法典规定监护人职责有哪些

民法典规定监护人职责有哪些

来源:法否网 2025-07-15 13:00:52 2 人看过
立即咨询 咨询助手 当前在线

建议继续咨询我并更详细描述自身情况,以获得更多律师解答,24小时在线。

民法典规定监护人职责有哪些
民法典规定监护人职责有哪些

一、"监护人的职责民法典规定"

监护人的职责有以下这些

1.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安全。

2.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权益以及其他合法权益。

3.保障和照顾被监护人的基本生活需要。

4.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5.如果被监护人是未成年人的,要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利。

二、重组家庭的法定监护人标准

【问题解析】
重组家庭的法定监护人一般是父母。
如果继父或继母对继子女尽到合理的抚养义务的,法定监护人可以是继父或继母。
一般而言,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
父母对未成年孩子的监护是基于父母子女关系而产生的,父母双方对子女的监护权是平等的,除因死亡或父子关系依法终止、或监护权被依法剥夺外,任何人不得剥夺和限制。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二条规定,继父母与继子女间,不得虐待或者歧视。
继父或者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本法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
【法律依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二条继父母与继子女间,不得虐待或者歧视。
继父或者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本法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二条继父母与继子女间,不得虐待或者歧视。
继父或者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本法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
【温馨提示】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

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点击快速获取专业回答】
如果有其他的法律问题烦恼,需要专业指导的话,可以直接在线咨询!

听律网引用法规
[1]《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二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二条
[1]《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二条

三、民法典中监护人的监护职责

监护人有以下这些监护职责

1、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2、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

3、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
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应当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保障并协助被监护人实施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监护人有能力独立处理的事务,监护人不得干涉。

四、监护人的法定监护职责监护人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监护人的法定监护职责是:

1、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

2、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

3、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

4、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诉讼

5、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

6、在被监护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人发生争议时,代理其进行诉讼。

五、监护人职责范围和法律职责

监护人的职责有哪些?以下列举的是法律规定的监护人要做些什么

1、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被监护人出于民事行为能力的限制,不具备全面充分的自我保护能力,相对容易遭受到来自外界的的侵扰和损害。对此,监护人有权利和职责予以保护。保护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人身。监护人担负有维护未成年人的人身健康和安全,保护他们的姓名权、荣誉权的责任,同时,还担负有排除来自于各方面的对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实施侵害的义务。监护人也负有对未成年人进行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培养和教育的职责。

2、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监护人可以依法合理利用和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监护人于监护职责范围内管理好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财产,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的财产权益。监护人应制止和排除他人侵犯未成年人财产权益的行为,并依法否定未成年人所为的与其行为能力不相适应的处分财产的民事行为,并对不当得利人进行追索,以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权益。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财产为处分行为时,必须遵循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否则,监护人不得为未成年人的财产处理行为。

3、代理进行民事活动和民事诉讼活动《民法通则》第14条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监护人所代理进行的活动领域不限,较多地表现为诸如买卖、租赁、借贷等财产性质的活动,也可涉及一些人身性质的民事活动。

4、教育和照顾被监护人监护人应当尽到教育和照顾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职责,使其获得身心健康和生活的安定。

5、对被监护人给他人造成的损害承担民事责任《民法通则》第133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的权利,受法律保护。监护人如果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利益应当承担责任;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听律网引用法规
[1]《民法通则》 第14条
[1]《民法通则》 第133条

六、法定监护人的职责和义务。

对于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监护职责,指监护人依法承担的监护义务。包括

1、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防止其受到不法人身侵害。

2、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以保证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或精神病人的康复及生活。

3、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除非是为了被监护人的利益,否则监护人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4、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对未成年人应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的培养,约束被监护人的行为,防止其实施不法行为。

5、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监护人作为被监护人的法定代理人,依法为被监护人取得民事权利,设定并履行民事义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被监护人可进行与其智力和精神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也应征得监护人同意或由监护人代为进行。

6、代理监护人进行诉讼。当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有争议时,由监护人代理被监护人进行诉讼活动,以维护其合法权益。

七、监护人职责如何理解法律的监护,监护人如何履行职责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监护职责,指监护人依法承担的监护义务。包括

1、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防止其受到不法人身侵害。

2、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以保证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或精神病人的康复及生活。

3、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除非是为了被监护人的利益,否则监护人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4、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对未成年人应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的培养,约束被监护人的行为,防止其实施不法行为。

5、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监护人作为被监护人的法定代理人,依法为被监护人取得民事权利,设定并履行民事义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被监护人可进行与其智力和精神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也应征得监护人同意或由监护人代为进行。

6、代理监护人进行诉讼。当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有争议时,由监护人代理被监护人进行诉讼活动,以维护其合法权益。

八、法定监护人的职责包括监护、保护、教育、照顾等

监护人的法定职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被监护人出于民事行为能力的限制,不具备全面充分的自我保护能力,相对容易遭受到来自外界的的侵扰和损害。对此,监护人有权利和职责予以保护。(二)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监护人可以依法合理利用和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三)代理进行民事活动和民事诉讼活动《民法通则》第14条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监护人所代理进行的活动领域不限,较多地表现为诸如买卖、租赁、借贷等财产性质的活动,也可涉及一些人身性质的民事活动。(四)教育和照顾被监护人监护人应当尽到教育和照顾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职责,使其获得身心健康和生活的安定。(五)对被监护人给他人造成的损害承担民事责任《民法通则》第133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的权利,受法律保护。监护人如果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利益应当承担责任;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作为孩子的法定监护人,应当给予孩子正确的教育理念和基本的生活常识,关于财产方面更是需要树立好自己正确的价值观,不得私自占为己有。因此,监护人不管是孩子父母还是孩子直系亲属,都是没有权利进行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问题的,有任何情况在遵守法律前提下进行。

听律网引用法规
[1]《民法通则》 第14条
[1]《民法通则》 第133条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延伸阅读:
一个月工资20000抚养费要看基本工资吗
民法典离婚争夺孩子抚养权不要抚养费可以吗?
离婚抚养权怎么确认离婚抚养纠纷如何解决?
离婚后孩子抚养权归谁?
非婚生子女抚养权归属问题非婚后子女抚养问题

以上这些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法典规定监护人职责有哪些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