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遗产继承 > 问一下非婚子女财产继承比例是多少

问一下非婚子女财产继承比例是多少

来源:法否网 2025-07-19 11:44:32 2 人看过
立即咨询 咨询助手 当前在线

建议继续咨询我并更详细描述自身情况,以获得更多律师解答,24小时在线。

问一下非婚子女财产继承比例是多少
问一下非婚子女财产继承比例是多少

一、非婚子女财产继承比例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非婚生子女财产的比例。被继承人可以通过订立有效的遗嘱分配非婚子女的继承比例。法定继承则按照法律的规定按顺序继承,一般可以顺序继承人继承比例均等。《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的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听律网引用法规
[1]《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2]《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1]《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1]《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四、非婚生子女如何分配财产

非婚生子女享有继承权,无论是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还是有抚养关系的养子女、继子女,在法律上都具有相同的地位,具有平等的继承权。
非婚生子女继承财产的比例与相同顺序的继承人继承的比例一般是均等的。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听律网引用法规
[1]《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五、"第三者离婚财产分配比例"

你好,夫妻共有所有的财产平均分配,但通常法院会裁判有犯错方不分或少分

六、无指定受益人婚内理财型保险继承人分配比例问题

配偶、父母、子女均分。

七、女性与已婚男性领养小孩该如何处理?抚养费比例如何确定?

因为你们所生小孩的做法是不能做法,但小孩是无辜的,法律限定非婚生婚产娃儿与婚产娃儿享有同等的权利。因你们的做法本身不受法律保护,所以不论你要小孩或不要小孩都得不到什么,如果小孩有你抚养,另一方应当每月支付其收入的20%-

30%。

八、"如何确定继承人所占有的份额"

按照亲密关系、劳动本领、紧密程度等进行分配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延伸阅读:
婚前财产继承对方的子女可以继承吗
放弃继承权后还能恢复继承权吗?
老人遗产继承需考虑个人赡养情况
吉林该如何区分转继承及代位继承
请问代书遗嘱部分打印是否有效

以上这些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问一下非婚子女财产继承比例是多少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

  • 婚前财产继承对方的子女可以继承吗

    2025-07-192 人看过

    遗产继承是指生前享有财产因死亡而转移给他人的死者为被继承人。遗产继承的方式有四种遗嘱继承、遗赠、遗赠抚养协议、法定继承。

  • 吉林该如何区分转继承及代位继承

    2025-07-192 人看过

    遗产继承是指生前享有财产因死亡而转移给他人的死者为被继承人。遗产继承的方式有四种遗嘱继承、遗赠、遗赠抚养协议、法定继承。

  • 老人遗产继承需考虑个人赡养情况

    2025-07-195 人看过

    遗产继承是指生前享有财产因死亡而转移给他人的死者为被继承人。遗产继承的方式有四种遗嘱继承、遗赠、遗赠抚养协议、法定继承。

  • 请问代书遗嘱部分打印是否有效

    2025-07-192 人看过

    遗产继承是指生前享有财产因死亡而转移给他人的死者为被继承人。遗产继承的方式有四种遗嘱继承、遗赠、遗赠抚养协议、法定继承。

  • 放弃继承权后还能恢复继承权吗?

    2025-07-195 人看过

    遗产继承是指生前享有财产因死亡而转移给他人的死者为被继承人。遗产继承的方式有四种遗嘱继承、遗赠、遗赠抚养协议、法定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