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遗产继承 > 夫妻共同财产如何订立遗嘱有没有法律依据

夫妻共同财产如何订立遗嘱有没有法律依据

来源:法否网 2025-02-06 13:55:23 11 人看过
立即咨询 咨询助手 当前在线

建议继续咨询我并更详细描述自身情况,以获得更多律师解答,24小时在线。

夫妻共同财产如何订立遗嘱有没有法律依据
夫妻共同财产如何订立遗嘱有没有法律依据

一、夫妻共同财产遗嘱订立的法律依据

律师解答
如果夫妻二人都愿意通过订立遗嘱的方式将财产留给同一个或者几个后人,则夫妻可以共同订立一份遗嘱,将夫妻共同财产共同指定继承人。当然,夫妻也可以分别订立遗嘱,将自己在夫妻共同财产中应分得的份额指定特定继承人。
如果夫妻二人只有一人愿意订立遗嘱指定继承人的,订立人可以独自订立遗嘱,将自己在夫妻共同财产中应分得的份额指定特定继承人。而如果订立人没有分出配偶的份额,而直接处置了整个财产。对于遗嘱中处置了夫妻共同财产中属于配偶应分得的份额的,则不发生法律效力。

【温馨提示】并不是每种情况都是客观一致的,一个同类型的答案能够解决我们遇到的85%法律风险。但真正的解决方案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复杂的情况下,建议尽快咨询专业律师,获得针对性解答!

二、夫妻能订立共同遗嘱吗?

【问题解析】
夫妻可以订立共同遗嘱。
夫妻共同遗嘱的设立是基于夫妻双方的共同意思表示,遗嘱处分的对象是夫妻共同财产。
只要符合立遗嘱的法定形式,双方存在合法的夫妻关系,并具有共同的意思表示,则可以订立共同遗嘱。
《遗嘱公证细则》第十五条规定,两个以上的遗嘱人申请办理共同遗嘱公证的,公证处应当引导他们分别设立遗嘱。
遗嘱人坚持申请办理共同遗嘱公证的,共同遗嘱中应当明确遗嘱变更、撤销及生效的条件。
【法律依据】
法律依据
《遗嘱公证细则》第十五条两个以上的遗嘱人申请办理共同遗嘱公证的,公证处应当引导他们分别设立遗嘱。
遗嘱人坚持申请办理共同遗嘱公证的,共同遗嘱中应当明确遗嘱变更、撤销及生效的条件。
【温馨提示】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

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

3~15分钟获得解答!
【点击快速获取专业回答】
更多相关知识请咨询听律网网专业律师为您做进一步的解答和分析。

引用法规
[1]《遗嘱公证细则》 第十五条
[1]《遗嘱公证细则》 第十五条

三、"中国法律中订立遗嘱的方式三种方式"

立遗嘱有3种方式

1、口头遗嘱,此遗嘱效力比较低,一般是需要没有利害关系的人作为见证人,至少2人,才能保证此遗嘱的效力,而且可变性比较大,暂时不推荐。

2、书面遗嘱,此种方式是遗嘱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只要立遗嘱人的意思表示是真实的,不包括欺诈、威胁、恐吓等,就是有效的,如果要增强此遗嘱的效力,最好去有关公证部门公证下。

3、法律格式遗嘱,这种遗嘱,排除了立遗嘱人的一定的自主决定权,大体参照法律上关于继承的条款来确定遗嘱。

四、代书遗嘱和夫妻签名遗嘱无效

代书遗嘱如果没有见证人的签字是没有法律效力的。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延伸阅读:
内蒙古代位继承转继承应该怎么分别
母亲放弃房产继承子女可全部继承吗
配偶去世抚恤金的继承顺序
法定继承人是继承法中明确规定的继承人之一
承包人死亡其子女是否可以继承承包权?

以上这些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夫妻共同财产如何订立遗嘱有没有法律依据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继续查看更多相关专题知识

  • 母亲放弃房产继承子女可全部继承吗

    2025-11-035 人看过

    遗产继承是指生前享有财产因死亡而转移给他人的死者为被继承人。遗产继承的方式有四种遗嘱继承、遗赠、遗赠抚养协议、法定继承。

  • 内蒙古代位继承转继承应该怎么分别

    2025-11-0310 人看过

    遗产继承是指生前享有财产因死亡而转移给他人的死者为被继承人。遗产继承的方式有四种遗嘱继承、遗赠、遗赠抚养协议、法定继承。

  • 配偶去世抚恤金的继承顺序

    2025-11-0312 人看过

    遗产继承是指生前享有财产因死亡而转移给他人的死者为被继承人。遗产继承的方式有四种遗嘱继承、遗赠、遗赠抚养协议、法定继承。

  • 法定继承人是继承法中明确规定的继承人之一

    2025-11-037 人看过

    遗产继承是指生前享有财产因死亡而转移给他人的死者为被继承人。遗产继承的方式有四种遗嘱继承、遗赠、遗赠抚养协议、法定继承。

  • 承包人死亡其子女是否可以继承承包权?

    2025-11-0333 人看过

    遗产继承是指生前享有财产因死亡而转移给他人的死者为被继承人。遗产继承的方式有四种遗嘱继承、遗赠、遗赠抚养协议、法定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