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变二手车,消费者如何索赔

  2020-07-19   |   77人看过

新车变二手车,消费者如何索赔

【案情简介】

2014年5月7日,济宁市民刘-潇在位于济宁市高新区的一家汽车4S店购买了一辆家用轿车,双方签订《汽车买卖合同》,当天付款、当天交车。就在刘-潇提车40多天时,该车意外被一辆电动三轮车剐蹭。维修车辆时,刘-潇被告知这辆“新车”竟然“补过漆”。随后,刘-潇带着疑问找到4S店销售人员反复交涉,该店一名经理最终承认这辆车“的确经过二次喷漆处理”,但对于二次喷漆是在哪个环节发生的表示“不清楚”,并有意将责任推给汽车厂家,甚至质疑是刘-潇“补了漆”。由于双方始终没达成一致意见,同年7月,刘-潇将4S店告上法庭。案件还没审理,刘-潇又遇到了生气的事。按合同约定,新车售出6个月内可以享受免费首保。11月3日,她把车开到省城济南的同类型号汽车4S店进行“首保”,工作人员却说这辆车已过了“首保期”。明明是5月7日买的新车,可这家4S店的系统中却显示销售日期是1月28日,车主也另有他人,联系方式也不是自己的。刘-潇根据4S店记载车主王某的联系方式,拨通电话,对方答复,这车的确在1月28日卖给过他,后来因为小毛病太多给退了。这下刘-潇全明白了,自己买的“新车”居然是一辆二手车,4S店却一直隐瞒真相。

【法院判决】

山东省济宁市中级法院对备受关注的汽车4S店销售欺诈案作出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原告刘-潇(化名)将车退回,被告4S店将购车款12.8万元退还给刘-潇,同时赔偿38.4万元。

【法律解读】

汽车4S店在销售车辆时,隐瞒曾经销售的事实,构成销售欺诈,应对消费者承担欺诈赔偿义务。

经营者提供的机动车等耐用商品,消费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之日起6个月内发现瑕疵,发生争议的,由经营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

在汽车销售活动中,经销商并不存在恶意欺诈,很多时候其本身也不知情,但因举证不能而承担消费欺诈赔偿责任。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消费者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费用的3倍。

以上就是律聊网小编对于该问题答案的整理,如果还有疑问,欢迎来律聊网进行咨询。

声明:法否网站法律法规相关法规文件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信息,对本文的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原件和公开信息源。如有建议,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核对处理。意见反馈
法否小程序 微信扫码
法否法律咨询 随时在线咨询
法否律师号 扫码入驻律师
Copyright © 法否网法律咨询丨豫ICP备19038413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00484)河南律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法否网法律咨询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金水路30号二楼西229室 QQ:2706019507